文 | 棠棠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广州市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田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极少发展为重症的情况,已得到广泛的知晓和认同。但依然有不少市民担心,一旦感染,康复后会不会留下较为严重的后遗症?

而对于新冠感染者来说,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有的病人的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 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但崇雨田认为,尚不能将其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专家金冬雁曾指出,“人们所能获取的新冠后遗症信息全部都来自感染者的自述,这使得结果缺乏客观衡量标准。” 

但了解感染者的治愈过程和愈后生活却有足够的必要。蓝鲸财经找到了几位不同年龄层、在不同地区和时期感染新冠的感染者,和他们聊了聊感染的经历以及新冠带来的影响。或许只有全社会层面充分了解病毒相关信息,才能最大程度消除人们对于疾病的恐惧。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土老板的爷奶 70岁和73岁 香港 

“家里人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网友土老板告诉蓝鲸记者,他的爸爸51岁、奶奶73岁、爷爷70岁,他们在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差不多今年5-6月的时候感染。当时并不知道怎么感染上的,感染以后就开始居家,政府也会发连花清瘟。

土老板的爸爸前几天很难受,全身无力,身上有时还会阵痛;爷爷奶奶的症状类似,不过要更严重一些。土老板直言“虽然香港对新冠信息的普及程度很高,但那时候说实话做了不太好的打算。感受也说不清了,老人家那个岁数。”

伴随吃药、休息和多喝水,土老板的爸爸在感染后一周左右症状减退,爷爷奶奶恢复则花了更多时间,差不多超过两周。土老板补充道,两位老人之前都接种过2次疫苗,奶奶有风湿,爷爷以前有肺癌,不过做手术后好了。所以后来两人平安无事,家里人也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目前土老板的爸爸偶尔仍有一些干咳、有痰,爷爷奶奶也有干咳和气短,但因为影响不大,并没有就医或者咨询过。愈后半年,老人的饮食、日常和从前并没有什么变化,就是在家看看电视、做一点家务。

“相比年轻人,新冠对老年人的伤害比较大是事实,爷爷奶奶好像比以前睡得早了一些。毕竟是家人看到生病都会很难受,平时家里也会注意防护,能不感染就不感染。”

呀呀的婆婆 81岁 重庆

“我希望她开心,和老姐妹一起遛弯”

老人生病小辈的确揪心,尤其异地的时候。在外省工作的呀呀是在电话里得知81岁的婆婆阳了的,11月中上旬,在重庆。因为成了自己外孙女的密接,婆婆被集中隔离,确诊后直接送去了对点医院,条件相对比较好

呀呀的婆婆有高血压、脑袋眩晕等慢性病,也打过两针疫苗。一开始表现出来是一些感冒症状,主要是喉咙痛,“她说像刀割一样,吃饭吞口水都很难受”。这样的症状维持了三四天,确诊后吃了医生给的药,后来做了彩超,肺部也没有问题。在医院期间饮食睡眠都比较正常,就是吃不了辣。10号确诊,23号晚上出院,整个过程用了14天。

和婆婆一期感染的还有呀呀的姑姑和八十多岁的舅公舅婆。老人自己没有表现出害怕,儿女和小辈们也告诉她这是小事,老人就放宽了心。“在此之前,婆婆并不了解新冠,也只做过一两次核酸。” 婆婆和舅公舅婆目前都出院回家了,没有什么后遗症,饮食睡眠如常,精神也挺好。

到今天,老人刚结束7天居家隔离,还没有出去过。呀呀说,婆婆自从老伴走后就一个人住,很希望她能够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没有了瘫痪老伴的束缚,想去哪就去哪玩。“种种菜遛遛弯,见见很久没见的老姐妹,我希望她开心。”

Sylvie 31岁 悉尼

“终于还是轮到我了”,愈后容易困和累

在悉尼工作的Sylvie可能对所谓的“后遗症”有一些发言权,在新冠愈后的半个月里,她也感觉到了一些影响。比如容易累、总是很困,喉咙不疼但是一直会有痰,不过两个月后就没有痰了

Sylvie是在7月和朋友周末开车去雪山时被同伴感染的,她的同伴只有一些初期感冒症状,那时候以为是花粉过敏,“后来一行8个人,6个都中了。” 

周二开始Sylvie觉得喉咙痛,到晚上睡觉时症状变得明显,喉咙疼痛加剧,说话也有了鼻音。周三白天她去监测点做了pcr,当晚得到结果确认感染新冠。虽是轻症感觉可以上班,Sylvie选择了请假,在家里休息、点外卖、刷TVB的老剧。在药剂师朋友的强推下,她每天喝维C水,然后“吃增强免疫力的药,跟连花清瘟差不多,每天一颗,只能连续吃7天。” 这期间她每天使用自测盒,伴随自测盒颜色逐日变淡,前后一共七天,Sylvie顺利转阴。

感染初期,Sylvie其实产生了一种“终于还是轮到我了”的心态,出门不带口罩了,也不用免洗手液了,因为朋友说“中了有3个月金刚不坏之身”。而那个时候,她身边很多朋友都已经在去年12月、今年1月感染过一波,但也有人一起吃饭相处却一直没有“阳”。

对于感染病毒的反应和后遗症,Sylvie坦言:其实每个人的影响都不一样,我觉得最辛苦、反应最大的是德尔塔。她有朋友感染的是德尔塔病毒,“一到晚上就烧,反复发烧,床都下不了。出汗后发冷,没嗅觉没味觉,肌肉酸痛。这种状态维持了一周,但味觉和嗅觉是2-3周以后才好的,医生的建议是每天闻柠檬咖啡等刺激气味。” Sylvie甚至有朋友感染了三次,分别是去年9月、今年年初和8月的时候,只是症状会越来越少,后两次就是轻症了。

恢复后,Sylvie走出家门的第一件事是和朋友吃饭聚餐。“其实我们大家都对阳没有什么恐惧了,如果朋友得了,先不管他有没有出门,反正我们是不会见的,然后隔离他一周又可以愉快地耍了。” Sylvie直言,她觉得新冠只是一个感冒,隔几天就好了,“对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就是回去以后工作都堆起来了……” 

强哥 39岁 上海

“对我跑马拉松一点不影响”

强哥是一名街道基层工作人员,在今年春天上海疫情爆发期间感染了奥密克戎。3月底,他在喊楼做核酸、核对名单、发菜包,工作强度非常大。4月3日,他的核酸检测阳了,一起阳的还有小组里其他四位同事。强哥坦言,得知阳了之后他觉察出一种“解脱”,次日他被转运到方舱。

到了方舱的日子有些无聊,但落得清闲。他每天测三次体温和血氧饱和度,以及一次核酸。“医生发的连花清瘟胶囊我只吃了一顿,不过在方舱里,我恢复了晨跑的习惯。” 从4月4日进舱到4月19日解除隔离,强哥累计绕着方舱跑了170公里,日均11公里,最长的一次跑了21.16公里

2016年强哥开始跑马拉松,自那以后他每顿饭都要讲究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配比但他当初带去方舱的牛奶和燕麦片等只够支撑五天,第六天他吃了第一口盒饭,感觉“真香啊”。

他坦言:我那时候心态特别好,因为大多数朋友封控在家一起发胖,我在方舱的活动空间还比他们要大很多。而且强哥没有任何症状,只有一些肌肉酸痛,但因为他长期训练又每天坚持晨跑,所以无法区分是感染还是运动导致的酸痛。

强哥达到出舱标准花了13天,比同期来的60岁阿姨还晚了几天,当时上海市卫健委通报的方舱住院时间平均为1周。他还阳着的时候确实有些着急,但本身又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后来再回想起这段经历,强哥直言很特殊,不痛苦不愉悦,但值得回忆。

他记得当时很像是一种难得的集体生活,有开会敲电脑的打工人,有练小提琴准备考试的小姑娘,也有安安静静看旧书刊的老爷叔。甚至还有朋友约定出去之后要在苏州河边跑真正的步,虽然后来并没有履约,强叔还是和自己的团队保持着训练

11月27日,强哥参加了2022上海马拉松,净成绩是2小时48分38秒。赛后他写了622字的马训练赛季总结,他认为这次跑的不是很好,但绝对不是新冠的原因,而是能力和训练强度的不匹配。“感染新冠对我跑马拉松一点都不影响,心肺功能也没任何问题。”

强哥告诉蓝鲸记者,“2022年我觉得不亏,活着和其他任何一年都不一样。” 原来不是特别乐意社交的他在新冠愈后,报复性地聚餐、聊天、分享、参加各种局,“就想和朋友们在一起”。此外,强哥对他目前做的工作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困扰,不过他坦言:“先把自己活痛快了才是正经事,谁还不是只活一辈子对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