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道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11月30日發表題爲《技術推動中國海灣戰略向前發展》,文章編譯如下:

中國車企小鵬公司製造的一臺飛行汽車10月在阿聯酋進行了公開展示。此前,一家有中資背景的車企宣佈將在阿布扎比建立電動汽車工廠。這些技術進步表明,美國勸說其海灣盟友限制中國影響力的努力沒有成功。

今年早些時候,華爲與沙特數字學院簽署合作文件,共同推進當地人工智能、雲計算、網絡安全和5G技術人才的培養,促進數字轉型——這也是沙特在其2030年發展願景中提出的設想。儘管美國總統拜登今年7月表示,改善美國與沙特的關係對於在競爭中勝過中國至關重要,但隨着海灣地區與中國合作的加強,這將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過去20年來,科技已日益成爲推動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六國深化合作的強大催化劑。據報道,雙方貿易額從1990年的約15億美元增至2019年的約1800億美元,相當於該組織對外貿易總額的11%,中國已成爲海合會最大的貿易伙伴。

海合會國家正在推行經濟多樣化戰略,此舉將有助於到2030年讓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再增加2550億美元,並創造60萬個技術就業崗位。而在利用技術、人工智能和數據這些“新石油”方面,中國是它們在亞洲最主要的合作伙伴。

海灣地區的青年勞動力大軍爲發展技術型企業提供了巨大潛力。而在疫情影響下,數字經濟空間呈指數式增長,也帶來了金融科技機遇。

大國對抗和伊朗問題等因素也促進了海灣地區與中國的合作。中國提供基礎設施和技術的做法符合該地區領導人的願景。中方所提出的“數字絲綢之路”也成爲實現這一地區願景的強大推動力。

自2019年以來,很多該地區國家的電信公司都與華爲簽署了5G合同。隨着阿聯酋的人工智能公司G42在今年宣佈將設立旨在投資新技術公司的百億美元基金項目,預計它與中國的接觸將繼續加快。

中國的技術角色成爲海灣地區與美國當局間地緣政治緊張的根源之一,華盛頓曾就華爲參與該地區5G項目發出警告。但海合會各國政府拒絕讓政治影響其由技術推動的經濟發展。

從海合會的角度來看,尤其是對其創新未來經濟願景而言,與中國的關係是一種戰略合作,而不是機會主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