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徐倩宜 北京报道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下,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愈发猖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作为一部专门立法,该法明确提出金融治理相关条例,并对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提出了反诈责任及要求。

这将对金融行业产生哪些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将面临哪些挑战,又能如何有效应对?

金融机构反诈挑战不断加剧

作为电信网络诈骗的最后一环,账户开立及资金转移的环节难免涉及金融机构。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的重要执行者。

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涉赌涉诈收款银行卡达609388张。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对金融机构提出了加强开户核验、企业信息共享、交易异常监测等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各项工作中将能规范权责、“有法可依”,从而在防控非法资金转移中更好地起到“过滤器”和“安全阀”的作用,去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更是明确了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其实也是对银行的反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际上,银行业开展反诈工作由来已久。

业内相关人士表示,目前,银行金融机构已综合客户、账户等多维度风险特征,构建了风险账户分级分类管理体系,从资金出口角度主动防御,按分级进行限额管控。

与此同时,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相关要求,持续健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

当下,监管要求与数字欺诈风险双双加速的压力下,银行的反诈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多挑战:

第一,数据体系治理有待提升。银行卡账客相关信息庞大且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中,数据信息的共享及复用存在壁垒,缺少统一的风险知识库以及针对反诈主体的客户画像数据。

第二,技术手段有待提升。针对电诈行为,单纯基于专家规则、设备指纹等传统风控方式,难以将欺诈风险做到有效、实时的高精准识别。

与此同时,由于风险识别预警多、工作量巨大,欺诈案件标签数量不足以支撑模型训练;模型生命周期也较短,欺诈手段层出不穷,攻防对抗存在于整个业务链路,欺诈客户群分布、数据分布的变化对模型本身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波动和偏移。

第三,缺乏反诈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面对涉诈风险的动态变化、持续迭代的高科技欺诈手段,银行需全面落实监管规定,建立健全、可持续运营的反诈风控长效机制。

金融机构可通过“双视角”构建电信诈骗体系防御体系

全民反诈的背后,是数字时代风险对当下的法治安全与公民利益的挑战。

同盾科技智能业务安全与风控部总监阅微表示,面对欺诈形式与技术的不断更新,金融机构要从受害者和欺诈者双视角来构建电信诈骗的防御体系。通过打造全行级多场景的反诈智能决策平台,快速稳定实现毫秒级欺诈风险决策,并通过界面化、图形化快速实现策略及模型的部署,第一时间感知风险态势、及时预警。该平台也可对决策效果进行量化分析,进而实现策略运营智能化。

此外,阅微还指出,银行在打造反诈防御体系的同时也要平衡好客户体验。

他表示,银行需要根据不同渠道特点、业务和风险类型对涉及电诈的异常交易事件采取实时预警、无感认证、实时增强认证等分级干预处置措施,全面优化客户体验。

随着《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不断落实,银行业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一是建立跨机构开户数量核验机制和风险信息共享机制。二是借助外部共享数据,进一步完善异常账户、可疑交易等大数据风控模型。三是警银联动,配合公安部门建立完善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即时查询、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及时解冻和资金返还制度、程序和救济措施。

面对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新型作案手段和持续性的账户合规管控及资金链路治理压力,科技企业也需持续发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作用,与金融机构共同提升全行业反诈技术能力,更好防范与治理传统及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

(作者:徐倩宜 编辑:李玉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