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凌晨  西安報道  隨着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賦能作用進一步增強,知識產權保護也在近些年變得愈發重要。

近日,西安市印發《西安市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指明瞭西安市知識產權工作的發展方向,提出15項主要發展指標,從創造質量、運用效益、管理效能、服務保障、保護水平五大方面進一步深化知識產權發展體系。

對於具體指標發展目標,《工作方案》也明確力爭到2025年,知識產權綜合競爭力位居副省級城市前列。其中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2000億元、知識產權年質押融資金額達30億元、知識產權優勢和示範企業數量達180家。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西安城市產業發展創新驅動步伐正在加快。以科創產業爲例,西安正着力攻克兩鏈融合、產學研融合及科研成果轉化等相關產業難點及堵點,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後備企業IPO等方面初見成效。

有受訪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西安的城市經濟發展爲科創企業提供了優質的孵化環境。校企聯繫逐漸緊密,更有利於科研成果轉化及科創型市場主體增加;政策多方面支持,有利於科創主體的發育與成長。

上述專家認爲,作爲科創企業的核心要素保障,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營、管理、增效等工作需要政策進一步引導,同時也需要政策與企業協同發揮其最大效益。

培育高價值專利

近日,陝西省統計局發佈了《2021年陝西省研發經費投入情況概覽》,西安市全社會研發投入553.67億元、同比增長9.41%,投入強度5.18%,同比增長0.13個百分點,居副省級城市第2。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雙提升正是西安市積極培育高價值專利的鮮活縮影。

針對高價值專利技術攻關方面,《工作方案》劃分爲基礎、支柱、新興三大梯度進行培育,首先加快推進“科技創新 2030—重大項目”,實現一批基礎核心專利零突破,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其次,結合西安特色現代產業佈局,加強關鍵領域專利技術創造和儲備,攻克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同時,圍繞國家硬科技創新示範區建設,開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前沿技術創新和專利佈局,催生“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一批硬科技產業新業態。

結合本次特色地理產業,《工作方案》提出爭創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示範區,構建具有西安特色的地理標誌運用體系,重點依託涉農區縣農業特色產業挖潛增效,提高地理標誌總量。

具體來看,《工作方案》提出拓展“標誌—產品—品牌—產業”發展模式,進一步促進地理標誌與生態旅遊、休閒農業、文化創意等關聯產業融合,輻射帶動鄉村振興。

催化科創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陝西省最大的科創孵化器秦創原創新孵化平臺建設正逐步深入。在此背景下,如何以知識產權開發利用爲科創企業、秦創原賦能成爲亟需解決的問題。

對此,《工作方案》提出支持秦創原“一總兩帶”引入雙創服務機構,強化知識產權服務,完善創新創業服務功能,構建國家和省級雙創示範基地,爭創國家級創新街區試點。

具體來看,依託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西部科技創新港、絲路科學城、翱翔小鎮、西部雲谷等科研產業聚集區域,建立完善“科技研發+技術轉移+產業創新”雙鏈融合發展新機制,構建未來高品質知識產權運營生態圈。

此外,《工作方案》還提出,探索構建秦創原創新技術“產業化+產權化”雙維驅動新模式,謀劃實施重大科技創新項目,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

而針對兩鏈進一步融合,《工作方案》也給出具體措施。比如,實施秦創原知識產權轉移轉化示範工程,依託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以西安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爲重點,構建涵蓋主要高校院所的專利轉移服務體系,構建以知識產權爲核心的成果轉化新機制,推進專利技術成果高效對接和就地轉移轉化。

此外,對於技術轉移對接項目,依然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搭臺、多方參與的模式,爲高校院所與企業、服務機構暢通溝通渠道,促進就地轉化與產業化發展,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的最大增益。

金融服務供給

金融供給是激發知識產權增效添益的“強心劑”。《工作方案》提到,發揮西安創新投資基金、秦創原春種基金以及科創領域各類市場化子基金的引導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支持科技創業投資和知識產權運營,積極推進西安知識產權運營子基金投資發展。

知識產權金融創新方面,《工作方案》強調重點支持陝西自貿試驗區西安片區,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建立完善信用擔保、價值評估工作機制,推動知識產權流轉。

此外,爲了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上述方案要求發揮西安市中小微科技企業融資擔保風險補償基金作用,綜合運用擔保、風險補償等方式降低知識產權信貸風險。

同時,推廣“技術交易信用貸”“無形資產質押貸”等金融信貸產品,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幫扶企業紓困解難。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知識產權賦能企業端,《工作方案》還提及支持中小微科創企業專利挖掘和佈局,培育一批“四科”標準科技型企業。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知識產權預警、專利創造、佈局導航等服務,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