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有基本面和政策面兩大支撐,基礎堅實。應繼續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綜合施策,穩定預期,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堅決平抑匯率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人民幣匯率近日走出強勁上漲勢頭。11月30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雙升破7.10元關口。12月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調升544個基點。12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繼續調升683個基點,報7.0542。

人民幣匯率走強背後的原因,短期來看,受到市場情緒等因素的影響。近期,美元指數高位回落是推升人民幣對美元走強的直接因素。目前,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在加強,在通脹數據降溫回落、美聯儲“暗示”放緩加息的背景下,美元指數11月累計跌幅超5%。而國內經濟回穩向上的預期在加強,近期國內圍繞疫情優化、房地產等領域利好政策頻出,提升了市場對中國經濟復甦的信心。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運行有兩個特點。一是從雙邊匯率看,人民幣對美元有所貶值、對其他主要貨幣有所升值。受美聯儲加快加碼收緊貨幣政策、市場避險情緒上升等因素影響,前三季度美元大幅走強,美元指數上漲約17%,歐元、英鎊、日元等主要貨幣超歷史行情顯著走弱,比價效應帶動同期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約10%,但人民幣仍對歐元、英鎊、日元升值3.3%、8.3%、12.5%。二是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繼續保持基本穩定。匯率指數作爲一種加權平均匯率,主要用來綜合計算一國貨幣對一籃子外國貨幣加權平均匯率的變動,相比雙邊匯率而言,能夠更加全面客觀地反映一國貨幣的價值變化。運行特點體現出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外匯市場供求總體平衡。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仍有堅實基礎,有基本面和政策面兩大支撐。

國內經濟大盤穩定、穩中向好,是匯率穩定最大的基本面。5月份以來,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落地見效,有力穩定了市場預期和信心,經濟回升向好。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有力、有度、有效,我國在全球高通脹背景下保持了物價形勢穩定。儘管經濟短期面臨下行壓力,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仍是世界經濟增長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國際收支大盤基礎堅實,是外匯市場平穩運行的基本盤。前三季度我國經常項目順差3104億美元,同比增長56%;1月至9月貨物貿易順差6452億美元,同比增長52%。貿易渠道充沛的資金淨流入充分滿足企業和居民用匯需要,這是外匯供求得以平衡、外匯市場得以平穩運行的基本盤。

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從政策面看,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爲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匯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宏觀審慎管理不斷完善,可以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兩隻手”的作用。同時,監管部門已退出常態化干預,人民幣匯率由市場供求決定,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不斷完善,規則性、透明度和市場化水平提高,匯率彈性明顯增強,較好發揮了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

看過往,我國匯率形成機制經受住了多輪外部衝擊的考驗,人民幣匯率均能靈活調整,並在較短時間內恢復均衡,有效發揮了抵禦外部衝擊的“緩衝墊”作用。面對多輪匯率超調,監管部門積累了豐富的應對經驗,能夠有效管理市場預期,爲匯率穩定提供堅實保障。向前看,應繼續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綜合施策,穩定預期,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堅決平抑匯率大起大落,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