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魏偉 肖東風】美國當地時間12月2日,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美國新一代B-21“突襲者”轟炸機將首次對外公開,這是時隔30多年亮相的全新隱形轟炸機。俄羅斯正在研製的PAK-DA隱形轟炸機原型機有望在明年建成,外媒則猜測中國也在研製性能類似的轟-20轟炸機。爲何隱形轟炸機引起大國爭相研發?

美國B-21號稱首款“第六代飛機”

美國空軍對於B-21的首次亮相給予很高評價,將其稱爲“30年來,美國乃至全球問世的第一種全新的轟炸機”。它究竟有什麼優勢?在未來可能的衝突中,又會發揮怎樣的作用?

製造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和美國空軍都將B-21稱爲“飛機技術和發展的代際跨越”。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航空系統部門總監湯姆·瓊斯表示,B-21在隱形能力、開放系統架構的使用以及納入“全域聯合指揮和控制”(JADC2)技術以跨平臺共享數據方面的進步,將使其成爲“第六代系統中的第一個”。據稱,JADC2是美國國防部將傳感器跨越多個作戰域連接到武器發射平臺的系統。


資料圖

對於B-21是第六代飛機的說法,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峯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之前關於轟炸機的劃代,並沒有權威或者得到廣泛承認的觀點。這次美國將B-21稱爲第六代飛機,而非第六代轟炸機,一方面有意和第六代戰鬥機等系統融合爲一體,另一方面,稱B-21是跨代、屬於第六代飛機,美軍也有宣傳的意圖。

張學峯表示,B-21是繼承與創新的結合體。它採用的飛翼佈局與美國空軍現役的B-2隱形轟炸機非常相似,俯視圖與B-2的最初方案几乎完全相同,表明其主要針對高空隱形進行優化。只是美國空軍後來要求B-2適合低空突防,所以它的尾部才改爲現在熟悉的“鋸齒”形狀。

張學峯認爲,B-21的一大特點在於進一步提升隱形能力,除了繼續降低正向雷達散射截面積(RCS)外,還會降低多頻段、全向的RCS。因爲只有進一步提升隱形能力,纔可能在高強度衝突中面對大量反隱形系統時生存下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空軍將B-21描述爲“極低可探測性”設計,而不是描述F-22和F-35隱形戰鬥機的“非常低可探測性”,也證明了這點。美國《突發防務》網站稱,“B-2已經能在幾乎沒有預警的情況下摧毀敵方領土深處的高價值目標,而B-21採用了先進的表面材料、機身和發動機進氣口的優化設計,意味着它幾乎能實現‘完全隱形’,具備進一步在高風險地區執行打擊任務的能力。”

美國空軍表示,B-21的尺寸比B-2略小,有效載荷也相應減少,但仍具備搭載GBU-57巨型鑽地彈的能力。同時B-21還可以執行核打擊任務,將獲得正在開發的B61核航彈和搭載核彈頭的“遠程防區外導彈”的認證。

此外,B-21的先進性還體現在它的智能化。《突發防務》網站稱,美國空軍乃至整個美軍一直致力於建立強大的分佈式遠程傳感器網絡和打擊平臺,它們可以傳輸和共享有關對手的大量數據。而B-21可以完美地融入這個新的戰略網絡,收集打擊對象的信息並傳遞給友軍的飛機、衛星、雷達等,同時還具備強大的攻擊能力,可摧毀受到嚴密保護的高價值目標。“簡而言之,B-21的智能化大腦纔是它最寶貴的資產,它使用開源軟件確保未來易於升級,能長期保持靈活和技術領先。”此外,B-21從一開始就被描述爲“可選有人駕駛”飛機,這意味着它也能在沒有機組人員的情況下飛行。

美國空軍計劃購買至少100架B-21,將於21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裝備,全面取代現役的B-1B超音速轟炸機和B-2隱形轟炸機。《美國空軍》雜誌表示,現役的B-2轟炸機以維護複雜和昂貴而著稱,而B-21的另一大優勢就是無論採購還是維護成本都要比它的前輩便宜得多。預計B-21將於明年首飛,第一個B-21中隊的“首選地點”是南達科他州拉皮德城的埃爾斯沃思空軍基地。

張學峯表示,從目前美俄轟炸機的使用經驗來看,在高強度衝突中,不具備隱形能力的常規轟炸機,主要採取防區外打擊的方式;具有強突防能力的轟炸機,或者在低威脅環境下,則主要採取臨空轟炸的方式,這樣可以更經濟地投送更大規模的火力。B-2轟炸機近年來參加實戰,都是以臨空投放“傑達姆”制導炸彈爲主。

按照這種設想,B-21在高強度衝突中的主要應用場景可能並非掛載遠程巡航導彈或者高超音速導彈進行防區外打擊,而是使用相對低成本的彈藥,進行臨空轟炸。因爲如果使用遠程巡航導彈或高超音速導彈,那麼就可以在對方戰鬥機的攔截範圍外進行發射,這種任務完全可以由B-52轟炸機,甚至攜帶托盤彈藥的運輸機進行,昂貴的B-21並沒有優勢。而且遠航巡航導彈、高超音速導彈價格昂貴,大量、持續使用有困難。而進行臨空轟炸或者使用相對低成本的滑翔彈藥,更有利於轟炸機火力輸出。

不過在面對擁有相對完善的反隱形傳感器網絡和防空體系的大國時,即便提升了隱形能力,B-21也很難在不被發現和攔截的情況下深入對方領空進行轟炸。同時B-21的起飛重量較小,航程也相對較短,對加油、預警等保障體系依賴更大。一旦保障體系遭攻擊,B-21作戰效能也會大大削弱。所以在和大國對手作戰時,B-21不會像美國空軍想象的那麼容易。


資料圖

飛翼佈局成爲隱形轟炸機首選

由於戰略轟炸機的研製難度大、生產維護成本高,從二戰結束至今,英國、法國等傳統歐洲航空強國相繼放棄了戰略轟炸機,如今只有美國和俄羅斯保留有傳統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中國近年裝備的轟-6K因爲航程略嫌不足,被稱爲“準戰略轟炸機”。但無論如何,戰略轟炸機的任何舉動仍能引起外界關注。11月30日,中國空軍轟-6K和俄空天軍圖-95MS轟炸機在日本海、東海、西太平洋海域上空,實施例行性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並首次在對方機場降落。這次行動引起美國及日本、韓國方面的高度關注。美國近年也多次出動B-1B和B-52戰略轟炸機前往朝鮮半島和南海展示“戰略威懾”。

據介紹,美俄戰略轟炸機的共同特徵是具備洲際飛行能力,在不進行空中加油的情況下最大航程達到至少1萬公里,最大起飛重量均超過150噸(B-2起飛重量最小,也達到168噸),通常超過200噸,最大載彈量大於20噸。但從技術發展而言,無論是美國的B-52、B-1B還是俄羅斯的圖-95MS、圖-160,都已經落後於時代。就在B-21公開亮相的同時,俄羅斯的新一代轟炸機——未來遠程航空系統(PAK-DA)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發。俄塔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俄羅斯遠程轟炸機PAK-DA的演示原型機預計將於2023年建成,有望在未來十年內服役。外界普遍猜測該機將採用飛翼設計。印度《亞歐時報》網站稱,PAK-DA轟炸機採用的飛翼設計沒有尾翼,機身和機翼融合在一起,以滿足動力裝置的經濟性和增加攜帶大量作戰載荷的巡邏時間要求。據稱,PAK-DA可以以亞音速飛行30小時,發動機推力約爲23噸。由於俄軍可以執行空中加油的加油機較少,因此PAK-DA的航程將比B-2更大。根據俄羅斯國防工業和國防部官員的說法,下一代轟炸機將包含全新技術和材料,以降低雷達信號,它的發動機由庫茲涅佐夫公司在圖-160配裝的NK-32發動機的改進型基礎上研製。


資料圖

張學峯表示,新一代轟炸機的特點是通過高隱形實現強突防能力,進而能在對方目標上空大量投送火力,發揮轟炸機的特有優勢。如果在衝突中發射1000枚巡航導彈或彈道導彈,以每枚導彈攜帶500公斤戰鬥部計算,只能投放大約500噸彈藥。而如果用載彈量25噸的轟炸機,只需要20個架次,相當於一個轟炸機團的出動架次,而且後者打擊距離更遠。如果不具備強突防能力和強穿透能力,單靠導彈載機在對方防區外發射導彈,那麼轟炸機的意義就要大打折扣。此外,新一代轟炸機即便不需要在衝突爆發的第一時間就深入對方領空,但在對方防空體系遭到一定壓制後,仍必須具備在高強度衝突中大量投送彈藥的能力。俄烏衝突中,俄軍圖-160和圖-95突防能力相對較弱,爲確保安全,主要以在烏克蘭境外發射巡航導彈,限制了轟炸機大載彈量的優勢。

從美俄公開的信息來看,新一代轟炸機主要採用亞音速高隱形方案,目前最爲流行的佈局便是飛翼佈局。該佈局由B-2首次運用,起到非常好的隱形效果。美國B-21也採用了與B-2類似的飛翼佈局,俄羅斯的PAK-DA轟炸機同樣採用亞音速飛翼佈局。實際上,很多隱形無人機也都採用了飛翼佈局。

張學峯認爲,飛翼佈局之所以如此受寵,是因爲它是當前實現隱形和氣動一體化設計的最佳選擇之一。一般而言,飛翼佈局符合全升力體飛行器的設計思想,在氣動方面優勢明顯:飛翼沒有常規的機身和尾翼,溼面積小,大大減小了機身的摩擦阻力和尾翼帶來的阻力,提高了升阻比,經濟性較高;較大的機翼面積使得單位面積翼載荷大大降低。另外,飛翼佈局也非常有利於雷達隱形。飛翼佈局的上下翼面與機身融合度高,再加上採用揹負式進氣道,外形光滑,幾乎沒有較大的雷達散射源。如果採用先進的複合材料和吸波塗層,配合S形揹負進氣道、進氣道格柵等技術可進一步提高隱形能力。但飛翼佈局沒有垂尾、沒有平尾,研製難點在於控制。由於取消了機身和尾翼,飛翼佈局飛機的穩定性和操縱性都與常規佈局飛機有顯著不同,它的橫向和縱向控制均由水平控制面進行控制,很容易相互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它必須採用計算機化的電傳飛控系統,而且對控制律的要求很高。這也是此前只有B-2這一種載人飛翼佈局轟炸機服役的主要原因。但隨着技術的突破,飛翼佈局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掌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