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大河財立方

12月3日,任澤平在其官方微信發佈《關於放開經濟活動的建議(姚洋、黃益平、張軍、梁建章、管清友、任澤平)》。

姚洋 黃益平 張軍 梁建章 管清友 任澤平/文

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由於重症率高,我國採取果斷措施,及時控制住了疫情傳播,保護了人民羣衆的生命安全,在全球率先實現產業鏈恢復,經濟增長領先全球,成績有目共睹。

隨着疫情進入奧密克戎階段,科學界的共識是致病性減弱、傳染性提升,加上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爲優化疫情防控提供了契機,近期各部門各地方正在積極調整,社會各界備受鼓舞。

值得重視的是,近年由於疫情反覆,對我國經濟造成了較大沖擊,尤其小微企業和普通民衆面臨較大困境,大量線下業務爲主的小微企業面臨生存困境,裁員潮席捲各個行業。

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速3%,遠低於疫情之前的正常水平。四季度經濟增速比三季度可能大幅下降,10月數據顯示,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全面下滑,基建和製造業投資雖有韌性但也增長放緩,跌幅較大的是地產、出口和消費。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0.5%,比上月下降3個百分點;房地產銷售金額同比-23.7%,比上月下降9.5個百分點;出口(以美元計)同比-0.3%,比上月下降6個百分點。

解決就業主力的小微企業尤爲困難。11月,我國大、中、小型企業製造業PMI分別爲49.1%、48.1%和45.6%,比上月下滑1.0、0.8和2.6個百分點,小企業降幅更大。10月,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高達17.9%,實際情況可能更嚴峻。根據各高校反應,受經濟不景氣和企業裁員影響,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爲此,建議:

1、近期把放開經濟活動放在優先位置,放開公共交通、寫字樓、餐館、酒店、物流、商場等場所的經濟活動。統一全國防疫標準,消除全國範圍內出差和旅行的過嚴限制。做好放開經濟活動的輿論宣傳。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是應對美國戰略遏制、推動國內經濟結構轉型、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化解各類風險的根本。

2、請醫學界科學家研究優化方案的可行性,比如,減少封控範圍,不再進行全區、全市統一大規模核酸檢測等。加強老年人的疫苗接種普及工作,做好脆弱人羣的醫療保障。做好奧密克戎致病性減弱的科學宣傳普及。

3、建議將2023年GDP增速目標設定爲5%以上,向各界傳遞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放開經濟活動的明確信號,以穩定預期、提振各方信心。建議提高2023年赤字率,通過推出以新基建爲核心的新一輪擴大內需活動,帶動各行各業復產復工。

4、通過有力措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提振民營企業信心,以幫助恢復市場經濟的活力和經濟增長的動能。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發揮了“56789”的重大作用。平臺經濟完成專項整改,進入常態化監管,發揮平臺經濟在拉動就業和推動創新中的積極作用。

5、加大對製造業轉型升級和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鋰電、儲能、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行業的信貸、債券和股權融資的支持力度,培育我國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

6、優化地產調控政策,促進地產市場軟着陸。因城施策,鬆綁之前偏緊的房地產限購限貸,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打通穩樓市的最後一米,支持民營房企三好生的合理融資需求,降低房企的信用風險,促使地產市場迴歸常態。

7、用好降息、降準、再貸款等金融工具,支持企業加快恢復經濟活動。通過減稅、現金補貼、房貸補貼等,給予生育家庭支持,扭轉生育率長期低迷的局面,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我國經濟潛力大,韌性強;科學防疫,讓社會經濟生活迴歸正軌,將極大的提振各方信心。信心比黃金重要,如果措施得力,我國經濟將重新步入復甦軌道、引領全球經濟增長。

【來源:澤平宏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