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返型年金+萬能賬戶”仍是主流產品,消費者須對相關宣傳話術進行甄別

□ 大型險企推出高保額醫療險附加險、次標體(健康異常人羣)重疾險、養老服務等,以差異化爲賣點

□ 部分中小險企炒作“增額終身壽險停售”,以期支撐2023年‘首季戰’業績

◎記者 韓宋輝

保險業2023年“首季戰”,聲勢不如以往。

所謂“首季戰”,是指每年10月到次年2月,保險公司會重點推出一批新產品,並匹配大力度銷售激勵政策,爲新一年業績打好頭仗。

如今的平靜,是應監管要求淡化的結果。近期發佈的《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關於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下稱“通報”)提到,部分人身保險公司結合市場形勢制定並提前佈局2023年業務發展計劃,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將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對於少數公司的銷售誤導、實際費用與精算假設嚴重偏差等違法違規行爲,採取監管措施或行政處罰。

對於奠定新一年銷售業績基礎的“首季戰”,險企無法完全迴避。於是,一場別樣的“首季戰”上演了:大型險企用“首季峯”“春天行動”等稱謂模糊處理這場營銷活動,約束保險代理人在朋友圈等網絡平臺的宣傳活動。

“快返型年金+萬能賬戶”仍是主流

險企2023年“首季戰”的主流產品仍是此前流行的儲蓄型產品,產品形態與此前一致,多爲“快返型年金+萬能賬戶”。

對於“快返型年金+萬能賬戶”產品,保險代理人多宣稱“產品流動性高、收益率高”,在其他各類投資產品收益率下滑之際,以附加險(萬能險)5%的收益率爲賣點。“10月產品開售後,僅靠微信朋友圈自行展業就賣出7單,總計保費62萬元。”有保險代理人表示。

但一些精算、財務人士卻對這類產品持懷疑態度。有財務人士分析稱,“快返型年金+萬能賬戶”產品包括主險和附加險,消費者的資金最先進入主險賬戶,要在裏面放三五年甚至更久,此後資金才進入萬能險賬戶。

然而,代理人總是拿附加險(萬能險)的收益率爲噱頭向消費者宣傳,實際上在資金進入萬能險賬戶之前,消費者拿不到萬能險收益。在投保這類產品前,務必關注主險賬戶收益率。

一位財務人士表示,業界以內部收益率(IRR)測算這類產品的主險收益率。據業內測算,目前市面上這類“首季戰”產品,主險IRR普遍在2%以下。

“主險收益率低一點沒關係,等資金進入萬能險賬戶後便能享受5%的高收益。”保險代理人往往用這樣的話術來打消消費者的顧慮。但有產品分析師提醒,受投資大環境影響,萬能險的結算利率也在走低,等消費者資金數年後進入萬能險賬戶,彼時的實際結算利率無法保證。

以差異化賣點提升競爭力

大型險企是2023年“首季戰”的主力。繼中國人壽10月推出2023年“首季戰”產品後,平安人壽、泰康人壽、新華保險、人保壽險等公司也陸續啓動,友邦人壽等外資險企開始活躍。

除了繼續採用“快返型年金+萬能賬戶”產品獲取大額保單外,大型險企爲了加大獲客力度,也推出了一些2023年“首季戰”新產品。有公司推出了高保額醫療險附加險,也有公司推出次標體(健康異常人羣)重疾險。業內人士表示,往常大公司很少推出這些產品,“首季戰”期間,這是一種很好的獲客手段。

此外,大型險企對養老服務的提前佈局,也提升了其2023年“首季戰”產品的吸引力。“現在中高端客戶對養老問題十分關注,這是我們打好‘首季戰’一個很好的契機。我打算以居家養老爲切入點開拓客戶,目標是個人收入達到50萬元。”某頭部險企保險代理人表示。

中小險企借增額終身壽險“炒停售”

“3.5%不刺激,但很安全;3.5%不算高,但終身複利!複利3.5%的增額終身壽很快下架,趕緊上車!”——近期,此類文案不斷在一些保險代理人朋友圈刷屏,這是部分中小公司2023年“首季戰”衝業績的一種方式。有保險經紀人稱,其最近簽單情況最好的是增額終身壽險。

增額終身壽險將停售,原因是監管部門的整頓。通報顯示,弘康人壽、中華聯合人壽和小康人壽的多款增額終身壽險存在問題,要求立即停止銷售;各人身險公司應立即開展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專項風險排查工作。

基於此,一些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存在問題的公司陸續停售自家產品。據天風證券統計,各險企已先後下架30餘款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天風證券預計,未來一個月多家中小險企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將下架。

作爲一款暢銷產品,增額終身壽險是這兩年中小險企的主力產品,甚至已形成“銀保+增額終身壽”的中小險企典型業務模式。“隨着監管趨嚴,個別中小公司停售這類產品後,可能出現沒有好產品可賣的情況,所以趁着自家公司產品還沒有被明令要求停售前多賣一點,支撐2023年‘首季戰’業績。”業內人士表示。

在業內人士看來,2023年“首季戰”銷售環境明顯有所改善,預計新單保費有望實現正增長,同比有所改善,但不會像往年一樣高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