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上又有基金重倉股遭遇“黑天鵝”,股價突然大跌,引發相關的基金持有人焦慮,有的持有人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紛紛質疑基金經理存在“利益輸送”“高位接盤””“做老鼠倉”等動作。

實際上,近年來遭遇業績大幅不及預期、財務造假、實控人涉嫌違法違規等“黑天鵝”事件的基金重倉股不乏少數。這些“爆雷股”“問題公司”,甚至也會出現在以風控嚴格著稱的大型公募基金的重倉股名單中,不少明星基金經理也難免“踩雷”。

公募基金“踩雷”了怎麼辦?應該如何避雷?基金持有人有無必要贖回“踩雷”的基金?

“黑天鵝”突襲基金重倉股

近期,永興材料國聯股份等基金重倉股接連遭受負面輿情干擾,股價從高位跳水。在這些閃崩個股的背後,也浮現出一些管理規模已突破百億的明星基金經理的身影。

定位於B2B電商和產業互聯網平臺的國聯股份,近期深陷財務造假風波,隨即被上交所問詢,即便公司對質疑做出積極回應,公司股價仍放量跌停,6個交易日裏有3次跌停。

國聯股份2019年在A股上市,憑藉高速穩定的業績增長,獲得了大量公募基金青睞。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合計有61家公募基金的199只基金產品重倉持有國聯股份,合計持有約1.15億股,佔公司流通股比例爲23.01%,其中有5只基金產品出現在國聯股份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伴隨公募基金一路加倉,國聯股份股價也在上市後一路攀升,於今年11月刷新歷史最高紀錄,3年時間增長逾20倍。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5日,即國聯股份跌停首日,多隻持倉基金的淨值在大盤指數收漲的情況下仍重挫近3%,讓持有人心有鬱結。而國聯股份連日的股價大跌,已讓重倉該股票的公募基金損失慘重。

無獨有偶。近期公募基金重倉股遭遇“黑天鵝”襲擊的典型還有永興材料。11月29日,因水源水質異常,永興材料子公司不得不對碳酸鋰冶煉生產線予以臨時停產。受此消息影響,永興材料股價迅速跳水跌停。

近年來,永興材料自佈局鋰電業務以來,業績和股價雙雙高歌猛進,股價4年漲超16倍。憑藉鋰電新能源業務,永興材料近年來獲得了大量新能源主題基金重倉持有。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合計有52家公募基金的136只基金產品重倉持有永興材料,合計持有約6857萬股,佔公司流通股比例爲24.91%,其中有7只基金產品出現在永興材料的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與此同時,永興材料還是多隻公募基金產品的第一大重倉股。

除了國聯股份、永興材料,恩捷股份健帆生物國際醫學等基金重倉股今年均出現過負面輿情,導致股價閃崩,重倉的公募基金同樣負傷難逃。

基金經理如何應對?

“一些上市公司遭遇突發的‘黑天鵝’事件,基金經理是無法提前預判的,比如永興材料產能因環境問題實施臨時停產。”一位投研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當投資組合中的重倉股面臨對股價波動影響較大的事件發生時,該公司會引起管理人的重視,並對事件本身以及公司股價受影響的程度進行分析。不過,不同公司的風控規則以及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不同,決定了處理方式不同。”

永興材料首日跌停的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有兩家機構席位分別買入2287萬元、843萬元,四家機構席位分別賣出7515萬元、7260萬元、6959萬元、5970萬元,在機構資金賣出的同時,仍有另外的機構資金選擇抄底,分歧顯現。

從過往案例看,導致機構出現分歧的公司質地普遍較好,“黑天鵝”事件的發生對公司長期股價的表現影響較小,最具典型代表的就是國際醫學。國際醫學作爲A股爲數不多的以醫院爲主業且擁有優質醫療資源的上市公司,獲得不少“百億”明星基金經理的青睞和持有。今年年初,國際醫學旗下醫院因拒診事件而被停診整頓,公司股票被ST。期間,大多數公募基金產品因爲合規約定不能買入ST股票而不得不大幅拋售國際醫學。截至一季度末,國際醫學並未出現在任何一隻基金的十大重倉股名單中;二季度,國際醫學成功摘帽後,大量公募基金再次湧入;截至三季度末,有12家公募基金的33只基金產品合計持有國際醫學1.19億股,其中不乏張坤、劉暢暢等百億級基金經理。

而“有問題”的公司如果股票流動性比較差,股價是靠着基金抱團推上去的話,在出現“黑天鵝”事件後,往往無人接盤,很容易出現股價持續暴跌的現象。

此外,在一些“黑天鵝”事件產生的負面影響不可逆轉的情況下,涉事公司的股票往往會被基金公司直接拉入黑名單,遭到基金經理拋棄。

完全“避雷”有點難

一位基金經理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黑天鵝”事件往往難以預測,對於投研人員而言,是無法做到完全不“踩雷”的,只能說盡量去避免一些“雷”。

比如,一些治理混亂的公司,基金投研可以通過前期的調研及分析去了解公司,提早發現隱藏的問題;一些財務造假的公司,也是可以通過深度調查、交叉驗證來發現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高回報與“踩雷”的概率似乎存在着必然的聯繫。近年來,A股市場的科技股投資愈演愈烈,爲追求高回報,不少基金經理押注科技股的未來成長空間,給予較高的估值溢價,科技板塊因此成爲牛股集中營,爲押注該板塊的基金經理貢獻了不少收益。不過,科技股一般具有投資門檻高、技術迭代快、波動性大、不確定性高等因素,基金經理若過於追求高回報而忽視了潛在風險,“踩雷”的概率就會顯著增大。

滬上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大多數基金“踩雷”,主要是受“爆雷”公司內部因素的影響,一些外部因素如政策、產業、國際變動等也會讓一些被忽視的問題逐漸暴露,導致一些公司遭遇“黑天鵝”事件,而這類事件則很難完全規避。

基金“踩雷”後,基金經理只能通過減倉或清倉的方式,去減少黑天鵝事件對持有人利益的衝擊。

持有人無需過度焦慮

“基金持有人應該理性客觀地看待基金重倉股‘踩雷’事件。”一位基金投顧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投資者可以查看“踩雷”股票的倉位以及基金經理過往的應對風險能力,如果倉位較低,則無需過度悲觀和焦慮。

相對於個股,基金最大的優勢就是通過組合投資分散風險,基金的組合投資可以減輕單隻個股下跌對組合造成的影響。

實際上,基金持有人所關注的所謂基金重倉股,其實是上一季度的重倉股,不排除基金經理在個股黑天鵝事件爆發前後,對其進行了減倉或者清倉處理。比如,“爆雷”個股股價連續跌停,而重倉該股的基金淨值卻未隨之波動,很大程度上說明該基金已經不持有相關的“爆雷”個股了。

一些基金即便意外“踩雷”,但因爲介入時期較早,持有成本較低,總的來說仍爲基金持有人貢獻了一定的投資收益。

此外,一些公司短期遇到困難,遭遇黑天鵝事件,經過專業投研團隊的研判,短期波動並不妨礙公司的未來成長空間。這種情況下,短期的“踩雷”並不影響長期持有。

上述基金投顧人士還表示,基金持有人也可通過一些選基技巧去規避基金“踩雷”對投資收益造成的侵蝕,比如不要持有太高比例主題基金,主題基金標的較爲集中,相關度極高,對投資組合的業績影響較大;通過重倉股穿透,不要把資金侷限在一個行業或主題基金中,一個行業受到衝擊,對投資組合的衝擊就會很大;考察不同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以及風險應對能力,儘量選擇投資理念差異化明顯的基金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