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自拜登接替特朗普上臺執政以來,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跨大西洋關係變得“更爲順暢”。然而,美國國會今年8月通過的一紙《通脹削減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卻成爲雙方關係中的“絆腳石”。

該法案通過提供高額補貼吸引全球企業流向美國,引起世界多國警惕,特別是在歐洲,對此批評甚多。當地時間12月3日,德國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也發出警告,“歐盟與美國的貿易爭端有升級的態勢”。

但與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不久前“準備打貿易戰”的強硬放話不同,林德納在批評美國政策的同時,態度更爲保守。他認爲,由於德國經濟與美國市場關係緊密,因此德國不應該熱衷於與美國打貿易戰,而是應當通過“經濟外交”來解決爭端。

在當天接受德國《星期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採訪時,林德納針對《通脹削減法案》,明確指出歐洲對美國的經濟政策提出了批評,並警告歐盟與美國的貿易爭端有升級的態勢。

然而,這位同時也是德國自民黨主席的財長還發出了另一個警告,即:縱使有這種可能性,但德國最好不要和美國發生貿易戰。

“美國是我們的‘價值觀夥伴’,但同時也存在着一種極度保護主義的經濟政策。”林德納表示,德國聯邦政府必須代表德國在美國的利益,但此舉也會對德國產生負面影響。

他指出,與法國經濟不同,德國經濟與美國市場緊密相連(比如汽車工業),因此德國對貿易戰沒有任何興趣,必須依靠外交手段解決(與美國的)經濟爭端。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林德納發表上述言論的前幾天(11月29日),來自綠黨的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剛剛針對《通脹削減法案》強硬放話稱,歐盟將對美國不合理的補貼做出“強有力的回應”,將爲與美國的貿易衝突做好準備。

今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總價值達7500億美元的《通脹削減法案》,部分條款涉及美國政府爲本土電動車產業提供高額補貼,並將進口電動汽車排除在補貼名單之外,試圖大幅提高美國對新能源和電動汽車產業的吸引力,這導致不少歐洲企業有意擴大在美投資。

該法案出臺後不久,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貿易專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於9月10日接受採訪時警告稱,美方法案中的保護主義內容有可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

作爲歐盟的兩大主要經濟體,法國和德國先後對美國法案表現出不快。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20日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呼籲要“喚醒歐洲”意識到這個問題,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則批評美方政策等同於“從歐洲搜刮投資”,德國總理朔爾茨更是警告,美方做法可能引發“巨大的關稅戰”。

當地時間11月3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開啓對美國的國事訪問,訪問首日行程剛剛開始,馬克龍就對拜登政府的《通脹削減法案》提出了嚴厲批評。他當天受邀同美國國會議員和商界領袖共進午餐,在隨後的講話中指責美國的工業補貼對法國商界而言過於“咄咄逼人”,可能在歐洲“扼殺”大量的工作崗位。

除了《通脹削減法案》的問題,針對當前俄烏衝突,以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Charles Michel)爲代表的歐盟人士近期還抱怨稱,歐盟所受到的影響遠比美國更嚴重,“華盛頓總是優先考慮自己的經濟利益”。可以說,近期歐盟與美國的關係難稱“和諧”。

對此,俄羅斯前總統、現任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則在社交媒體上諷刺稱,這一聯盟關係正走向“難堪的離婚”。他於11月28日表示,隨着美國“阿爾法男”明顯犯下“經濟出軌”行爲,美國和歐盟之間的“婚姻”很可能以離婚告終。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