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

全球經濟增長正在減速,衰退的風險與日俱增,當前國際金融體系正面臨變局。12月4日晚,國際金融論壇2022年全球年會舉行特別對話——F20峯會,探索“國際金融體系的分裂與重構”。

佈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副主席、IMF前第一副總裁約翰·利普斯基表示,貿易保護主義和金融制裁的泛濫,有可能威脅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逆轉過去來之不易的成果,最終動搖全球增長的根基。當下,在協調經濟、政策方面,我們需要有一個更加行之有效的機制,在多邊主義的框架之內拓展全球貿易,以幫助全球市場提高效率並逃離衰退的風險。

國際清算銀行(BIS)前總裁吉耶爾莫·奧特茲指出,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一個非常危險的場景正在發生——類似美聯儲這樣的機構成爲國際借款方。在他看來,央行相當於“最後一道防線”,它本該是應急的,但美聯儲卻在成爲影響到國際政治進程的借貸者。

IFF學術委員、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張禮卿則提醒人們,注意新國際形勢下儲備貨幣的“暗流湧動”。他說,美元作爲一種主要的儲備貨幣,在過去十年當中的地位在不斷下降,美國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採取了大量的量化寬鬆政策,造成了此前的高通脹和今年四月以來美元大幅度的升值,如果這樣的趨勢持續下去,美國的雙赤字將會造成美元掉頭走軟,最終會損害美元的可信度。

張禮卿表示,歐元和人民幣將會是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的主要競爭者,未來在全球儲備貨幣當中的佔比和份額將會進一步上升。歐盟和中國應當努力保持生機勃勃的經濟增長,而且要讓各自的經濟和金融體制和環境具有更高的可信度,爲本國貨幣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持。

張禮卿特別提到:“對於中國而言,非常有必要進一步深化以市場導向的經濟改革,加快金融開放,並且打造一個更友好的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

另外,加密貨幣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掀起的浪花,以及目前遭遇的寒冬也備受關注。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波動研究所主任理查德·伯納提醒,應該加強對於數字資產的監管,以保護消費者和投資者,促進公平有效的市場穩定性。

巴西前財長若阿金·列維呼籲,全球合作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更加重要,要開展政策對話,特別是金融領域的政策對話,這樣的對話能夠碎片化的問題。

與會專家一致認爲,要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國際金融機構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張禮卿建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需要機構改革,對於配額(投票權)的重新分配即便是象徵性的,也應該着手推進。

他還指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亟待提高動員資源的能力,來應對可能會發生的金融危機,特別是低收入國家的債務危機,因爲在接下來幾年當中這樣一個風險是確實存在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