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經濟週刊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謝瑋丨北京報道

在36個試點,個人養老金開閘了。

11月25日,人社部、財政部、國稅總局等相關部委宣佈個人養老金啓動實施,同時公佈了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名單。 

各大金融機構隨即開始“同臺競技”。11月28日,多家銀行App已顯示個人養老金開戶操作入口。當日,首批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產品也正式開賣。

“開始我還糾結了一下,到底是在建行開戶還是在工行開戶。但我忽然意識到,這錢存進去要30年以後才能拿出來,我又猶豫了。”家住北京朝陽的李女士向記者表示,“不過,後來轉念一想,以我35歲的‘高齡’,其實只能買20年了!最後還是開了個戶。”

李女士的“糾結”反映出了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關鍵特點——“強制儲蓄”,在未來提供穩定的現金流。養老時才能用,持續投入、稅收遞延和優惠、複利效應“加持”,個人養老金似乎能讓人更體面的養老。

“那麼問題來了,一年投入1.2萬元個人養老金,20年後我退休時能拿到多少錢?”李女士向記者詢問道。

事實上,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收益水平取決於個人選擇。目前,個人養老金賬戶可以購買的產品主要有四大類,包括符合規定的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

隨着產品不斷豐富,養老保險、養老理財、養老基金和養老儲蓄哪種競爭力更強?對個人而言,能買什麼,買什麼好呢?

各大金融機構開始“搶人大戰”

“有好禮!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火熱開立中”“開戶送現金紅包”“開戶微信立減金”“開戶可參加抽取500元紅包,還有機會抽取手機”“非試點城市客戶預約也可參與抽獎”……終於可以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各大銀行也開始了許久未見的“花式營銷”,紛紛祭出 “真金白銀”,開始“搶人大戰”。

參加個人養老金,需要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

公衆只能選擇一家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經人社部信息平臺覈驗通過後,開立名下唯一一個個人養老金賬戶,通過自行繳存、自由投資、自享收益、自擔風險,並享受國家給予的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福利。

11月18日,銀保監會正式發佈《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確定首批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機構名單,其中包括23家商業銀行和11家理財公司。同日,證監會官網公佈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共37家代銷機構入選,其中銀行16家,券商14家,獨立基金銷售機構7家。

從賬戶制角度而言,銀行是非常重要的載體,是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開立和管理方,同時也是養老儲蓄產品的提供方,專屬養老保險、養老理財和養老基金等產品的代銷方。銀行的“迫切”可想而知。此前就有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直言,“每個人的工資都由銀行代發,很自然就可以順便轉入養老保險賬戶,還可以設置定投功能。”

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各大銀行都使出了“渾身解數”,“花式搶人”。

開通後能買點啥?基金產品收益率更高?

那麼,往賬戶裏轉了錢,能買啥呢?

個人養老金賬戶裏的資金將以活期存款的形式留存,享受活期利息。公衆可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個人養老儲蓄、理財產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自主決定投資計劃。

人社部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顯示,目前暫無儲蓄類產品和理財類產品數據。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選擇某銀行APP開通了個人養老金賬戶並轉入資金。但目前賬戶內僅展示了養老目標基金產品,養老儲蓄、理財、保險等產品都暫未上架。

事實上,這四類產品目前進展不一。公募基金個人養老金產品較多,而受限於試點地區和產品推出進度,更多養老儲蓄、養老理財和養老保險產品還在路上。

而從收益、風險和流動性等不同維度來看,四大類產品各具特色,各有優劣。

——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

根據銀保監會和人民銀行今年7月發佈的通知,由工、農、中、建四家大型銀行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五個城市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單家銀行試點規模不超過100億元,試點期限爲一年。

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種類型,產品期限分爲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產品利率略高於大型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儲戶在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存款本金上限爲50萬元。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獲悉,農業銀行已於11月29日在五個試點城市開展特定養老儲蓄試點,年滿35週歲的試點城市居民即可購買,每人購買的上限爲50萬元。

農業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屬於儲蓄存款,保本保息,受存款保險制度保障。特定養老儲蓄產品起存金額低,零存整取起存金額爲5元人民幣、整存整取起存金額爲50元人民幣、整存零取起存金額爲1000元人民幣。

——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

2021年9月,銀保監會選擇“四地四機構”正式啓動養老理財產品試點。自2022年3月1日起,養老理財產品試點範圍由“四地四機構”擴展爲“十地十機構”。試點地區擴大至“北京、瀋陽、長春、上海、武漢、廣州、重慶、成都、青島、深圳”十地。

中信證券一份研報顯示,截至2022年11月25日,存續的養老理財產品共50只,規模合計995億。產品具有長期性、穩健性、普惠性的特徵。整體業績表現較爲穩健,截至今年11月25日年化收益約3.1%。

——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

另據中國銀保信官網消息,共有6家險企的7款產品入選第一批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包括國壽壽險、泰康人壽、人保壽險、太平人壽、太平養老及國民養老保險公司。根據銀保監會相關規定,後續符合條件的產品通過保險條款和費率審批或備案的,可納入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

記者從國壽壽險公司獲悉,截至11月26日17時,該公司已實現36家省級分公司個人養老金產品出單,覆蓋所有先行地區。

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收益如何?作爲參照,去年開始試點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收益情況已由6家試點壽險公司披露。根據相關披露信息,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爲“保底+浮動”的收益模式。其中,穩健型賬戶2021年年化結算利率在4%~6%之間,進取型賬戶結算利率在5%~6.1%之間。

事實上,相較於基金、銀行理財等其他產品,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其實“別有優勢”。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一方面,在“打破剛兌”的大背景下,保險產品能“保本保收益”,可以滿足低風險偏好人羣的需求。另一方面,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還可抵禦長壽風險,普遍保障至終身,也就是所謂的“往後餘生,活着有錢拿。”

——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

根據相關規定,在個人養老金制度試行階段,優先納入符合條件的養老目標基金;後續及時總結經驗,適時逐步納入適合個人養老金長期投資需求的其他基金。

11月18日,證監會公佈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產品和銷售機構名錄,共有包含40家基金管理人的共129只公募基金產品入圍,37家基金銷售機構入選。11月28日開賣的首批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產品均在上述名單內,並增設了Y份額。

所謂Y份額是針對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業務單獨設立的份額,單獨計算並公佈單位淨值。

國泰君安一份研報顯示,在產品收益率方面,基金產品收益率相比儲蓄、保險等產品更高。截至11月25日,列入首批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產品的129支養老FOF基金中,共有56支有近3年業績數據。近3年平均年化收益率6.06%,近3年年化收益率區間爲2.22%-13.37%。業績排名前十的基金近3年年化收益率均在9%以上。

綜合而言,基金類產品預期收益率相對最高,但收益率波動性也較大,收益和風險並存。

所以,對於李女士關心的“20年後退休能拿到多少錢”,最終還得取決於李女士對投資產品的選擇。

在不考慮稅收、收益提取等因素的前提下,若每年繳納1.2萬元個人養老金用於投資相應產品,連續繳納30年,累計投入本金36萬元,可大致判斷其到期收益。若平均年化收益率爲3%,則到期稅前本息總收益約爲58.80萬元;若平均年化收益率爲5%,則到期稅前本息總收益約爲83.71萬元;若平均年化收益率爲8%,則到期稅前本息總收益約爲146.82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