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覽青 上海報道

12月2日,銀保監會官網發佈《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風險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

《辦法》按照全覆蓋原則,將所有表外業務統一納入監管。同時,以是否存在信用風險及承擔信用風險的主體爲依據,結合表外業務特徵和法律關係,將表外業務劃分爲擔保承諾類(如銀行承兌匯票、保函、貸款承諾等)、代理投融資服務類(如委託貸款、代客理財、承銷債券等)、中介服務類(如財務顧問、資產託管等)、其他類等四大類,對不同類型的表外業務提出了差異化的監管和管理要求。在業務合作機構、衍生產品風險控制、代銷和資管業務管理等方面做了細化要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瞭解到,目前銀行等金融機構依據相關規定,對衍生品業務已實施了全面風險管理,但在資管新規正式落地一週年之際,資產管理業務作爲表外業務的風險管理依然存在數據標準不統一、壓力測試不足等情況,如近期受債市衝擊波影響,理財產品遭遇贖回潮,多家代銷銀行也遇到消保投訴等問題。在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風險管理進一步細化後,銀行亟待建立起統一的風險管理中臺

表外業務遇“緊箍咒”

2016年11月,銀保監會對《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風險管理指引》作出全面修訂,形成《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風險管理指引(徵求意見稿)》,《辦法》的出臺,是6年後對徵求意見稿的進一步補充完善。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與徵求意見稿相比,《辦法》優化了表外業務風險管理相關規則,在審慎經營、壓力測試、合作機構等方面提出相應要求,增強風險識別和緩釋能力,提升業務彈性;進一步優化表外業務治理架構,明確董事會、風險管理部門等相關主體職責,完善外部審計規定,增加會計部門職責要求;同時,還根據各類表外業務的具體規定,更新同步了相關要求,對各類業務提出更爲細化和有針對性的規定。

中信證券研究撰文指出,2016版徵求意見稿發佈時,正值銀行理財業務高速發展期,資金池、影子銀行、多層嵌套等風險日趨暴露。2016版徵求意見稿與後續的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監管條例,有效地實現了去通道、去槓桿、去剛兌,防範了金融風險。而本次《辦法》的出臺,接續和進一步完善銀行表外融資的風險管理,有利於規範表外業務增長、防範風險的蔓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家銀行風險管理部門人士處瞭解到,目前針對衍生品業務的相關法律法規已逐步完善。2011年銀監會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衍生產品業務風險管理提出要求與規範;今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期貨和衍生品法》獲表決通過,進一步爲期貨衍生品市場風險防控提供上位法基礎。多家頭部銀行風險管理部人士表示,在巴塞爾三協議要求下,公司已將全資產類別的金融工具模型納入風險管理系統,以增強對市場形勢的研判能力

某上市銀行風險管理部門領導告訴記者,本次《辦法》對於表外屬性很強的資管理財類、代銷中介類業務等方面作出了明確的風險管理要求,特別是針對代銷產品與合作機構的准入、底層資產風險管理、壓力測試等方面提出更爲細化要求

例如近期受債市衝擊波影響,理財產品遭遇贖回潮,有銀行財富管理部門領導指出,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恐慌情緒引發的機構“踩踏”,導致機構被迫贖回理財產品。對此,有券商風險管理部門人士告訴記者:“從數理上來說,可能是出現突破VaR閾值的情況,導致產品的贖回,這是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後必然會出現的情況。”

風險價值VaR指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給定的置信水平下,利率、匯率等市場風險要素髮生變化時可能對某項資金頭寸、資產組合或機構造成的潛在最大損失。

對此,也有頭部股份制銀行風險管理部門領導指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資管新規落地不久,導致銀行風險管理在VaR閾值設定不精確,壓力測試體系不完善,“單個VaR和法人VaR多久跑一次,有沒有模型驗證,有沒有支持體系認證,都是考量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的標準。”

統一風控中臺亟待建立

在風險管理能力細化提升的背後,機構同樣存在數據標準不統一、“煙囪式”業務系統難打通等數字化風險管控能力不足問題

《辦法》要求,商業銀行應當建立表外業務相關信息管理系統,具備統計、計量、監控、報告等功能,能夠全面準確反映單個和各類表外業務規模、結構、風險情況,爲風險評估、計量、績效考覈、統計分析、監管報告等提供基礎數據支持。

前述頭部股份制銀行風險管理部門領導向記者表示,在實踐層面,部分風險管理系統存在計量方法和系統的管理混亂情況,例如同類產品不同名稱,會被納入到不同系統用不同的計量方法計算

某東部銀行理財子公司科技部門人士提到,近年來現金管理新規與流動性管理新規等新規頻發,在過去“煙囪式”的風險管理系統中,難以對相關模塊進行快速響應升級,在不同業務系統中的數據標準不統一、系統間接口複雜混亂、投前投中投後涉及到的相同風控邏輯在不同系統中重複開發。

在這一背景下,多家銀行、理財子着力於佈局一體化的風控中臺,對風險數據計量結果進行抽取與標準化加工處理,在日間實時風控場景下完成多種場景覆蓋,並進行實時風控指標計算,爲業務側推送風控結果,在數據、風控邏輯、系統架構上達到一致。

“對於尚不成熟的銀行理財子公司客戶而言,既要收益、又畏懼風險,因此對於理財子公司信用風險管理的挑戰很大。”某理財產品管理規模上萬億的理財子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需要機構一方面投前把控好准入關,另一方面在投後對違約進行實時預警。前者可以通過機器學習算法能力的提升搭建量化多因子模型,進一步提高內部評級的效率與評級分佈的合理性,後者則需要增強對風險的實時監測,加強估值管理和風險計量能力。

(作者:李覽青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