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從製造業或者從硬科技的角度來看,廣東製造業升級有三大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機械裝備、汽車,此外能源化工也有一定的優勢。

新舊動能轉換之際,粵港澳大灣區如何實現產業升級?在國家戰略和《南沙方案》的背景下,大灣區如何重振經濟增長?

近日,以“世界大變局:共生與重構”爲主題的國際金融論壇(IFF)2022全球年會在廣州南沙舉行。廣發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產業研究院院長沈明高在4日下午的圓桌論壇上表示:“在目前的階段,國家已經進入了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換句話說,我們認爲後房地產經濟時期已經到來,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未來可能會持續低於GDP的增長速度。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新的動能主要還是來自兩個方面:消費和製造業升級。”

2021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2.6萬億元。當前,大灣區正在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製造業升級是一個重要方向,將對大灣區實現經濟增長提供重要動力。

製造業如何升級

“從提高增長質量的角度來看,製造業升級是大方向,廣東有產業鏈規模優勢的產業。”沈明高說,從製造業或者從硬科技的角度來看,基本上是三大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機械裝備、汽車,此外能源化工也有一定的優勢。

小馬智行2016年年底成立於美國硅谷,在2017年就把中國總部落在廣州南沙。小馬智行副總裁、廣深研發中心負責人莫璐怡表示,2018年12月,小馬智行在南沙部署了全中國第一個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服務,從去年開始在北京、廣州的自動駕駛車輛陸續拿到了無人化測試的許可。在商業化上,今年4月份,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車輛拿到了廣州南沙出租車運營許可。

“過去的五年,是整個技術發展重要的階段,隨着政策的逐步開放,讓我們有機會把技術帶到公開道路上做驗證,而接下來的五年,是非常重要的產業化轉型期。”莫璐怡期待,在國家戰略以及《南沙方案》的支持之下,可以針對整個產業化和商業化的進程進一步發力。

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是粵港澳合作發展的三個重大平臺。6月14日,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郭蘭峯在6月24日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南沙區位條件優越,發展空間廣闊,產業基礎堅實,粵港澳三地合作開發意願比較強烈,具有推動粵港澳全面合作的獨特優勢。

廣州南沙開發區管委會祕書長歐陽劉兵在圓桌論壇上介紹,南沙區全域面積803平方公里,可開發建設面積超過240平方公里,目前開發強度23%,預計到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將實現重大跨越,經濟總量將達3000億元,面積約23平方公里的三個先行啓動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爭取形成一個5000億級、三個千億級、若干個百億級的產業集羣,大灣區產業新高地加速形成,發展引擎作用日益增強。

第一財經從圓桌論壇上獲悉,普華永道正準備在廣州南沙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諮詢業務總部,歐盟科技創新加速與投資平臺BIC EURONOVA(比愛西)也準備在大灣區開展業務及運營。

比愛西大中華區總裁聯合國項目署高級顧問甘露表示,目前最先關注的是未來產業,比如元宇宙、再生能源、再生醫學、空天技術和海洋產業,依託BIC在歐洲和全球範圍內的資源,能夠以未來產業發展重點牽引國際國內的資源,助力南沙打造科創平臺,發展高技術的產業、產能平臺,推進國際化高端人才的聚集。

具體而言,產業升級如何落地?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委員會委員、廣東市場主管合夥人王斌提出了三點建議,首先是構建適合市場主體發展的營商環境,包括最基本的商事登記便利性、商務辦公場所供給度、產業政策配套的落地性,以及該產業創新發展所需要的生態環境。比如,南沙在智能交通、自動駕駛和新能源汽車製造方面聚集了大量企業,可以考慮打造一個智慧交通、車路協同的完整產業生態試驗區,從而形成產業發展的優勢。

其次,打造與國際規則對接的營商環境,這並非簡單地引進海外的商事規則,而是在充分運用成熟經濟體市場規則的基礎上打造適合南沙產業發展、有利於產業國際化的開放型營商環境。最後便是人才吸引,不少產業升級都是以國際化爲基礎的,具有產業人才國際化程度高和產業市場國際化佈局廣兩大特點。

沈明高則認爲,科創是一個重要的方向,風投創投機構在不同區域的相對集中度比較高,比如深圳91.4%的創投機構集中在南山區和福田區,廣州則集中在黃埔和南沙。從這個角度來講,南沙有可能通過“科技+資本”的形式來提升區域的競爭力,特別吸引創投機構的入駐。

共建全球超級航運樞紐

改革開放以來,粵港澳大灣區製造業高速發展,產業鏈供應鏈配套生產性服務業高度聚集,爲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羣的崛起提供了基礎。

國際金融論壇執行委員、國新國際常務副總經理餘利明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作爲全球製造業中心、中國內外經濟循環的戰略支撐區域,規劃上強化國際航運功能,不僅是大灣區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提升國家全球資源調配能力的關鍵所在。

當前,大灣區港口羣中,廣州、深圳、香港、珠海、東莞、惠州6個港口已邁入億噸世界大港行列,深圳、廣州、香港集裝箱吞吐量在全球前十中佔據三席。餘利明認爲,以香港、廣州、深圳爲核心的國際航運網絡不斷完善,大灣區港口羣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迎接機遇的同時,挑戰也不少,大灣區港口羣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持續增大。

餘利明說,製造產業轉移給大灣區港口羣帶來了市場基礎和未來增長的不確定性。大灣區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空間日益變窄,低端產業引發的環境問題難再承受,所有這些問題客觀上促使珠三角地區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推進。

在製造業產業轉移的背景下,餘利明說:“大灣區不管是深圳、廣州還是香港,目前缺乏水深20米以上的深水港,難以全天候無條件接納超大型集裝箱船舶,與製造業產業轉移產出的國際中轉貨源失之交臂。”

另一方面,大灣區各個城市從各自發展角度出發,早已形成一城一港的局面,隨着產業升級轉型的需要,港城功能衝突難以避免。

餘利明認爲:“面對大灣區體量巨大的港口羣,如何進行結構調整,必然成爲戰略性議題和長期性任務。規劃大灣區共建輻射全球的超級航運樞紐勢在必行。”

餘利明建議,超級航運樞紐由大灣區港口城市共同擁有,行政上以香港自由港模式管制,業務上依託大灣區港口運營商市場化運營。

具體來說,大灣區港口城市共同擁有,避免了地權上劃分給單一城市管轄的衝突,在各城市達成利益與權利共識的基礎上,能夠以股份公司制方式共享超級航運樞紐。行政上以香港自由港模式管制,香港的競爭優勢可以得到充分發揮,比如成熟的市場制度與法商環境,低成本的離岸金融產品與服務,全球頂級城市品牌和影響力等。而業務上依託大灣區港口運營商市場化運營,目的是促使大灣區在港口羣存量業務與超級航運樞紐增量業務之間有序進行過渡、轉化和調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