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謝卓維

新能源景氣度持續,普利特(002324.SZ)繼續加碼儲能。

12月4日晚間,普利特發佈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海四達擬投資2.18億元,建設年產1.3GWh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數字化工廠項目,以提升產能,滿足日益增長的訂單以及多元化市場需求。

今年8月,普利特完成對海四達的戰略重組,擴大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並助力業績增長。

同時,普利特持續加碼研發,逐步向高端市場滲透。據Choice數據顯示,2020—2022年前三季度,普利特已累計投入研發費用6.84億元。

擬投2.18億元加碼高端鋰電池

爲加快新能源產業平臺的建設,普利特繼續擴產。

近日,普利特發佈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海四達將使用自籌資金及銀行貸款投建年產1.3GWh鈉離子及鋰離子電池數字化工廠項目,項目投資總額達2.18億元,佔最近一期淨資產比例爲8.37%。

對此,普利特表示,隨着新能源配儲趨勢的發展,鈉離子電池憑藉在安全性、快充性、放電性等方面的特點具備一定優勢,高度貼合儲能場景需求。本次項目將建成兼容鈉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的智能自動化生產線,新增產能將滿足日益增長的訂單以及多元化市場需求,增強公司競爭力。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普利特持續完善新能源佈局,擴大業務規模。

2022年8月,普利特完成了對海四達的戰略重組,正式完成了在新能源產業領域的戰略部署。當前,普利特擁有海四達79.79%股權。

完成股權轉讓後,普利特還將向海四達增資不超8億元,用於海四達電源年產2GWh高比能高安全動力鋰離子電池、年產12GWh方型鋰離子電池兩個項目投入。

截至目前,海四達擁有三元、磷酸鐵鋰等電池產能共3.03GWh/年,伴隨着上述項目落地,普利特將通過海四達進一步擴大新能源產能規模。

前三季淨利潤增81.06%

成功重組海四達,推進新能源產業佈局,普利特業績也實現增長。

資料顯示,普利特前身是成立於1993年的同濟大學普利特化學研究所,公司成立於1999年10月,並於2009年12月上市。其主營業務主要包括改性材料產業、ICT材料產業和特殊化學品產業三大板塊。

上市以來,普利特營收規模持續擴大,盈利能力存在一定波動。據Choice數據顯示,2013—2018年,普利特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由17.10億元增至36.66億元,增幅達1.14倍;淨利潤則由1.97億元降至7232萬元,在波動中下滑。

此後兩年,普利特盈利能力回暖,淨利潤實現兩連增。數據顯示,2019—2020年,普利特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6億元、44.48億元;實現淨利潤1.65億元、3.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8%、139.99%。

2021年,上游主要大宗原料及輔料價格的大規模上漲,致使公司成本大幅增加,普利特淨利潤出現大幅下滑,扣非淨利潤更是盈轉虧。當期,公司實現營收48.71億元,同比增長9.52%;實現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爲2375萬元、-3939萬元,同比分別下滑94%、111.53%。

基於此,普利特通過收購重組海四達,推進新能源產業佈局,實現業績增長。據三季報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普利特實現營收、淨利潤分別爲42.81億元、1.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13%、81.06%。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在業績增長的同時,普利特還持續加碼研發,以研究開發功能化、高性能化產品爲抓手,逐步向高端市場滲透。

據Choice數據顯示,2020—2022年前三季度,普利特研發費用分別爲2.13億元、2.49億元、2.22億元,累計投入6.84億元。截至2022年6月末,普利特擁有中國授權專利173項,授權發明專利164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在申請專利169項。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