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12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政府網站了解到,爲了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推動經濟回穩向上,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助企紓困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新12條”)。

“新12條”共分爲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加力穩就業保民生等4個方面12條措施,銜接拓展原有助企紓困措施的同時推出創新性措施,有專家表示,“新12條”對於穩步推進復工復產、支持重點企業中小企業發展、穩定就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能達到爲相關企業和就業羣體“雪中送炭”的作用。

穩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爲了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新12條”提出完善企業“白名單”制度,落實“即封即解”要求,保障企業重要生產經營活動。將城市運行保障企業等納入“白名單”管理,並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建立企業關鍵崗位核心人員“白名單”,予以核發全市統一電子通行證,保障其及時到崗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研究員王鵬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白名單”制度針對保障企業給予通行證,能夠讓維持城市運行的保障企業喫一顆定心丸。

王鵬認爲,雖然目前疫情防控政策正在不斷優化、改善,但當下仍處於疫情多發期,短期內還有可能出現城市服務保障供應的供需失衡,但有了“白名單”之後,一來有利於保障企業快速復工復產,二來保證城市供應,保障基本民生。

同時,完善交通物流保通保暢政策。按照企業實際需要和訴求,加快辦理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做到應辦盡辦;對於沒有歸口行業的企業由交通部門予以辦理。對於來自高風險區的企業急需物資可通過應急中轉站進京,切實保障供應鏈暢通。

“儘管隨着防疫的精準化,物流受阻程度有所減輕,但也確實受到了影響。”在武漢大學財稅與法律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唐大傑看來,這一政策的提出存在着疫情之下物流受阻的現實基礎。

唐大傑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北京優先着手於打通重點物資物流通道,就能在精準防疫的同時,推動北京在本輪疫情過後的經濟復甦當中搶得先機。

在疫情中,中小企業受到的影響較大,爲了保護中小企業的利益,“新12條”提出持續開展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加強中小企業投訴線索的核實辦理,建立欠款臺賬,加快欠款清償。嚴格落實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公示制度,落實逾期未支付中小企業賬款強制披露制度,將拖欠信息列入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範圍。

“伴隨着北京營商環境改善進入5.0的階段,嚴格落實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公示制度,落實逾期未支付中小企業賬款強制披露制度,有助於保護中小企業利益,促進其在“後疫情期”穩定發展。”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此外,“新12條”還提到要切實做好接訴即辦服務,充分發揮首都聯防聯控各項機制作用,建立企業涉疫直報協調機制,加強協調調度,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務求實效的原則,及時解決重點企業應急問題。

引導資金投入重點領域

而對於中小微企業來說,“融資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對此,“新12條”提出對小微企業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對於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因疫情影響暫時遇困的小微企業貸款(含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與借款人按市場化原則共同協商延期還本付息,延期貸款正常計息,免收罰息。還本付息日期原則上最長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

洪濤表示,當前國家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2022年,我國連續兩次降低銀行準備金率,增加了市場上的貨幣流動性。對於小微企業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會使我國穩健的貨幣政策真正落到實處,真正促進中小微型市場主體的發展。

對於一些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北京市也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如研究制定本市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貼息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2.5個百分點的貼息、期限2年,引導銀行發放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300億元。重點支持市場化的社會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項目,引導資金要素投向科技創新、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對於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信託貸款等存量融資,在保證債權安全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與房地產企業基於商業性原則自主協商,積極通過存量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促進項目完工交付。2023年5月10日前到期的,可允許超出原規定多展期1年。

“爲支持房地產的發展,促進其連帶就業,促進其轉型升級,促進商品房和二手房市場消費的活躍,上述房地產信貸支持政策對於房地產市場迅速恢復具有重要意義。”洪濤說。

免繳緩繳期限繼續延長

在稅收方面,“新12條”提出自2022年9月1日起,對於已享受延緩繳納稅費50%的製造業中型企業和延緩繳納稅費100%的製造業小微企業,其已緩繳稅費的緩繳期限屆滿後繼續延長4個月。

唐大傑認爲,實體經濟是經濟的基礎,而製造業又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因此,要在當下進一步幫助疫情復甦就是要從製造業開始,同時,製造業在疫情當中受到的損失和影響,要比第三產業更大更直接,因爲軟件業、互聯網產業等都可以居家辦公,但是製造業是無法居家辦公的,所以此次又特別提及了製造業。

“現在企業面臨的困難集中表現在現金流的短缺,不管企業是經營活動不好還是經濟效益不好,所面臨的最困難的問題都在於現金流,所以稅費再延期,便能使其現金流不至於過於緊張,這也是政府目前能實施的較爲直接的幾個扶助手段之一。”唐大傑表示。

緩繳政策還適用於部分涉企保證金。“新12條”提出,本市房屋建築、市政、交通、水利等在建項目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應繳納的各類工程質量保證金,自應繳之日起可緩繳一個季度。

階段性緩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在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符合條件的施工企業可緩繳農民工工資保證金。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研究員王鵬認爲,保證金是建築行業很有特色的制度性設計,主要爲了避免建築完成後質量不合格、也不去維護的問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同理。

“目前對很多建築業企業來說,資金缺口比較大。爲了給企業紓困,讓企業把錢用在刀刃上,可以緩繳保證金,將這部分資金用到自身建設、投放到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上去,讓企業的項目運轉起來,更好的開工興建。”王鵬表示。

“新12條”還提到,將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內並列入《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

免稅政策對促進汽車市場回暖企穩,刺激國內消費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今年累計免徵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686.2億元,同比增長101.2%;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448萬輛,同比增長78.1%。

擴崗補助擴圍+社保補繳延期

而在穩就業保民生方面,“新12條”提出拓寬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範圍。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招用2022年畢業或離校兩年內未就業的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以及招用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可享受每人1500元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執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申請有效期延長至2023年3月31日。

“一次性擴崗補助,幫扶的是大量的還未就業羣體,在就業壓力大的情況下,這種政策對這類羣體可以說是‘雪中送炭’,另一方面,用人單位也可以利用這筆資金去進行相關的運轉和提升。”王鵬說。

在社會保障方面,“新12條”延長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的補繳期限。階段性緩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政策到期後,參保單位可申請在2023年12月31日前採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對緩繳的社會保險費予以補繳,補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同時,延長住房公積金緩繳期限。受疫情影響的用人單位,可通過住房公積金單位網上業務平臺申請緩繳住房公積金,緩繳期限延長至2023年6月30日,到期後按規定予以補繳。緩繳期間繳存職工正常申請和提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不受緩繳影響。

“緩繳可以精準紓困、降低企業成本,讓中小企業活起來、重拾信心,能夠爲城市的運行提供保障,爲基本民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另外,疫情期間本身員工收入也有所下降,保險斷了後對員工損失較大,免繳、分期等方式能保證員工和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王鵬說。

住房公積金是保障基本民生非常重要的一環,王鵬認爲,緩繳的時間拖到明年給相關的用人企業留出來比較充足的緩解時間。對企業而言,可以利用省下的錢在馬上到來的復工復產階段進行進貨等相關經營。對員工而言, 也是對員工福利的有效保障。

“總之,後疫情時代,應統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消費政策、疫情政策協同,真正在疫情精準防控、減少社會成本的前提下做到經濟要穩住、消費要升級、投資要發展,發展要安全。”洪濤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袁澤睿 陸珊珊 冉黎黎 張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