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刘怡鹤 邓贞 记者 宋薇萍)12月7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区域重大国家战略协同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发展格局”为主题,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区域重大国家战略协同发展的路径与举措。本次会议分别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强鹏程,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李增泉主持。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教授对“上海与全国主要城市区域联动指数研究成果”进行了解读。

张学良在解读中表示,上海大都市圈整体形成了较强的城市联动效应,形成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发展模式。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都市圈已成为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和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2022年9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发布,对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空间作了进一步明确。从指数来看,上海大都市圈整体也形成了较强联动效应,苏州、无锡、宁波等在上海与全国主要城市区域联动指数位于前十位。

张学良认为,上海与全国主要城市区域联动中沪苏同城化趋势显著。沪苏同城作为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支撑。指数显示,在产业关联方面,2021年上海对苏州投资以及苏州来沪投资金额在所有样本城市中排在第4位;上市公司总部分支异地分布和供应链关联等指标则排在第3位,仅次于北京和深圳;另外在创新合作、商贸联系、社会文化方面,苏州在所有样本城市中都排名第2,仅次于北京;在交通人口方面,沪苏两地之间每天有200多班高铁往返,“打高铁”上班在沪苏两地成为可能,苏州也是与上海人口日常流动最为频繁的城市,占比超过20%,远超其他城市;在政府合作方面,苏州排名居首,政府层面交流较为密切。

张学良建议,要以“沪苏特别合作”唱好“新双城记”。从历史维度来看,沪苏两地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通,积淀了一体化发展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下,沪苏两地需强强联合、进一步聚力区域协作。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沪苏特别合作的核心理念,引导区域发展从追求生产价值转向生活价值、从经济导向转向人本导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以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四高发展”为目标,护好生态底色、聚力科技协同、传承文化文明、共享公共服务、创新合作机制,以更大力度谋划改革、鼓励创新,将沪苏两地一同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路径的先行者、长江经济带联结“双循环”主动脉的关键节点、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富美高”新图景的“最美窗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