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農業服務保供穩價能力和應急保障能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陳紅霞 實習生馮晶琳 武漢報道  

12月7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武漢市人民政府獲悉,爲推進供銷合作事業高質量發展,武漢市正式發佈《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推進供銷合作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計劃到2025年,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達到200萬畝次,再生資源銷售額達到212億元,在全國同類城市供銷合作社系統綜合業績考覈中繼續保持第一方陣。

《意見》提出,武漢將開展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試點。打造供銷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金融機構融合發展的綜合平臺,拓展綜合合作功能,形成以生產爲基礎、流通爲主導、金融爲支撐的綜合協同服務新機制。每個新城區供銷合作社結合實際開展1—2家試點,根據試點情況逐步擴大“三位一體”綜合合作覆蓋面。

爲拓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武漢還將發展統一供種、育苗、供肥、機插、機防、收儲等基本業務,向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資供應、耕種管理、農產品收儲、加工銷售等全過程服務。健全市、區、街(鄉鎮)、村四級惠農服務網絡,支持供銷合作社牽頭組建農機、植保、農資採購、農產品銷售等農業社會化服務聯盟,開展土地託管、代耕代種、撂荒地整治等爲農服務。

同時,開展“綠色農資”行動,支持供銷合作社推廣運用測土配方肥、生物有機肥等,助力農業綠色生產。深化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支持供銷合作社建設再生資源分揀加工中心、中轉站等項目,參與農藥、農膜等農資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和綜合利用,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意見》要求,武漢將按照“田頭市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模式,支持供銷合作社整合社會資源佈局建設農產品產地預冷、倉儲保鮮、冷藏運輸和流通型冷庫、中央廚房等設施,加快建設武漢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推動構建從產地到銷地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網絡體系。

武漢還將發揮供銷合作社在農產品銷售中的體系優勢,支持供銷合作社建設區域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對接整合農產品生產基地,發展訂單農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初、深加工和農產品集採集配、直供直銷。支持供銷合作社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促進農產品流通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搭建鄉村振興消費幫促平臺,持續推進愛心消費助農,支持財政預算單位通過“武漢供銷社”等供銷網絡採購農產品。

《意見》提出,按照國家和地方應急儲備標準,武漢將支持供銷合作社利用現有設施和資源,建設化肥、農藥等重要農業生產資料應急儲備中心,提高農業服務保供穩價能力和應急保障能力。到2025年,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建成1個市級和蔡甸、江夏、黃陂、新洲等4個區級應急儲備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