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慄玉晨

    “新10條”措施的推出,既源於病毒變異的新特點,也得益於我國疫苗接種、藥物研發的積極進展和公衆健康素養的不斷提升。針對老年人疫苗接種短板,不僅需要做艱苦細緻、入腦入心的思想工作,也需要提供就近就便、保質保量的服務保障。對市場急需的重點藥物,要加快生產、儲備和價格監測,同時還要引導公衆強化對病毒的認知,讓大家明瞭繼續做好日常健康防護的重要性、緊迫性。

    12月7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10條優化措施,包括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覈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不得采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非高風險區不得限制人員流動,不得停工、停產、停業,等等。這是有關方面密切跟蹤各地“優化防疫20條”實施效果,結合近期各地疫情應對過程中積累的有益經驗,聚焦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提出的針對性舉措。(相關報道見A4版)

    “新10條”進一步優化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隔離、核酸檢測等措施,進一步強化高風險區“快封快解”、疫苗接種、學校防控、涉疫安全保障、羣衆就醫、用藥和基本生活保障、社會正常運轉維持等要求,持續提高防控的科學精準水平,旨在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羣衆生產生活秩序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疫情防控方案從第一版到第九版,優化調整措施從“20條”到“新10條”,近三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根據病毒變異特徵和疫情發展形勢,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堅持防控戰略的穩定性、防控措施的靈活性,就能夠有效應對疫情形勢的不確定性。

    “新10條”是在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減弱、疫苗接種普及、防控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結合各地的有益探索做出的最新抗疫舉措優化調整。在政策優化方面,“新10條”基於當前病毒特點和防控形勢,結合實際對第九版防控方案、“20條”部分措施做出進一步調整。在防控進一步精準化方面,“新10條”針對當前防控面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公衆反映強烈的對“第九版”“20條”執行不到位、不準確等問題予以糾正。可以說,“新10條”不是完全放開、“躺平”,而是積極應變、主動求變的務實之舉,既是對現行防控舉措的完善,也爲進一步優化防控措施積累了有益的經驗。

    疫情防控是一項系統工程,推動防控措施持續優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堅持小步走、不停步,依然是未來一段時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理性選擇。在這一進程中,我們要以更加可行的硬招實招,爲下一步優化完善政策創造良好條件,做好充分的準備。

    “新10條”的目的之一,就是爲了降低疫情對公衆正常生產生活的影響,通過有效的資源配置重點保障重症和高危人羣救治,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正常醫療服務。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完善分級診療救治體系,加強醫療救治資源準備,擴容發熱門診,未雨綢繆增加定點醫院重症病牀、ICU以及相關救治設備和物資的儲備,爲“新10條”落地實施提供強有力支撐。從長遠看,還需要不斷彌補我國每千人口醫生數、牀位數的不足,進一步提升我國醫療資源均等化水平,打造平戰結合的立體防控網。

    “新10條”措施的推出,既源於病毒變異的新特點,也得益於我國疫苗接種、藥物研發的積極進展和公衆健康素養的不斷提升,推進防控措施持續優化,仍需在這兩個方面下功夫。針對老年人疫苗接種短板,不僅需要做艱苦細緻、入腦入心的思想工作,也需要提供就近就便、保質保量的服務保障。對市場急需的重點藥物,要加快生產、儲備和價格監測,同時還要引導公衆強化對病毒的認知,讓大家明瞭繼續做好日常健康防護的重要性、緊迫性,知曉什麼情況可以自行服藥,什麼時候必須就醫。

    “備豫不虞,爲國常道”。新冠大流行尚未結束,疫情風險沒有完全消除,落實好“新10條”,爲今後防控政策持續優化做好充分準備,是當前最緊要的任務之一。只要我們不斷提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就一定能夠取得應對新冠疫情的全面勝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