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經濟日報

觀衆在2022中國(南京)軟博會上參觀互動可編程機器人。 方東旭攝(中經視覺)

編者按 又到一年歲末時。回首即將過去的2022年,我們走過了一段極不尋常的歷程。本版從這期開始推出年終產業回顧系列報道,梳理年度熱點,直擊發展焦點,記錄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成長足跡,敬請關注。

工信部日前公佈數據顯示,2022年1至10月份,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下簡稱軟件業)業務收入84214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較前三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軟件業利潤總額10047億元,同比增長4.5%,增速較前三季度提高1.8個百分點,呈現出平穩向好的運行態勢。從細分數據看,我國工業軟件產品和信息技術服務收入保持較快增長,中部地區增勢領先。

專家認爲,2022年我國軟件業經受住了疫情反覆和複雜國際環境考驗,依然保持發展韌性與潛力,預計全年仍將保持兩位數增速,成爲我國經濟增長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從前10月軟件業數據來看,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工業軟件產品收入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2022年1至10月份數據顯示,我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1861億元,同比增長12.8%,高出全行業水平2.8個百分點。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信軟所軟件產業研究室主任楊婉雲表示,隨着我國製造業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工業軟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工業軟件行業規模佔軟件業的比重總體呈上升趨勢,2022年1至10月份,工業軟件產品佔軟件產品收入的9%,高於2020年同期的8.5%。

同時,工業軟件領域也實現了較大創新突破。隨着我國工業軟件發展政策開啓發力模式,工業軟件核心產品供給、行業迭代應用和市場滿足率成爲着力點,生產控制軟件在特定行業和特定細分軟件產業中逐步脫穎而出,工業嵌入式軟件依託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融合發展勢頭強勁,研發設計類軟件核心技術正逐步突破並商業化。

近年來,通過紮實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推動工業軟件應用,加快培育工業軟件領軍企業,構建良好產業生態,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穩步壯大,供給能力有效提升,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國工業軟件產品收入由2019年的1720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41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8.5%。

工業軟件一直是軟件業發展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推動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過去,我國工業軟件中高端市場長期被國外廠商壟斷。近年來,國家出臺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政策,工業軟件賽道投融資也日益活躍,在工業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等領域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工業軟件新產品,推動了工業軟件產品收入增長。”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說。

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王建偉表示,將在應用推廣、產品攻關、生態構建等方面協同發力,推動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緊緊抓住軟件應用這個“牛鼻子”,創新體制機制,加大應用推廣力度。同時,堅持構建良好生態,充分發揮開源基金會作用,孵化一批工業軟件開源項目。並依託特色化示範性軟件學院建設,強化工業軟件人才培養。

培育開源生態是推動工業軟件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當前,開源通過集衆智、採衆長,加速軟件迭代升級,促進產用協同創新,推動產業生態完善,逐步成爲軟件技術創新和協同發展的重要模式。尤其在數字經濟時代,開源呈現出向信息技術各領域全面拓展的蓬勃之勢,爲軟件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重要機遇。

2021年11月30日,工信部發布的《“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要繁榮國內開源生態,推進重點開源項目,打造優秀開源社區。在國內首家開源基金會——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的推動下,鴻蒙、歐拉等一批開源項目加速孵化開放,推動開源代碼託管平臺發展,優化壯大開源社區,如歐拉開源社區用戶數量已超60萬人,合作單位超380家。

“我們將繼續支持開源基金會加快提升運營水平,面向關鍵軟件領域佈局開源項目,優化開源社區,普及開源文化,匯聚優秀開源人才,完善開源相關治理規則,加快繁榮國內開源生態。”王建偉說。

服務化模式持續升級

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我國信息技術服務收入保持較快增長,表明我國軟件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反映出信息技術服務業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成效。

2022年1至10月份,信息技術服務收入54583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與前三季度持平,在全行業收入中佔比64.8%。其中,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共實現收入8234億元,同比增長7.7%,佔信息技術服務收入比重爲15.1%;集成電路設計收入2286億元,同比增長13%;電子商務平臺技術服務收入8386億元,同比增長16.5%。

“當前,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具有資源共享、規模經濟、服務成本低等優勢,同時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雲計算、大數據服務也被在線辦公、在線教育、視頻會議等用戶廣泛採用,日漸成爲數字經濟時代的主流計算模式。2022年,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前10個月的收入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的收入。”趙剛說。

楊婉雲認爲,我國軟件服務化演進持續深入,具體反映在兩方面。一是數據成爲重要服務資源。數據的爆發式增長推動數據服務快速發展,圍繞數據生成、採集、加工、評估等各環節的數據服務產品不斷湧現,科學、合理、有效地利用數據成爲信息技術服務進一步深化發展的關鍵。二是軟件雲化成爲確定性趨勢。隨着數字化轉型的深度推進和信息基礎設施的大力發展,軟件從基於產品的服務向基於雲平臺的服務轉變,疫情進一步激發了線上活動的活躍度,一方面雲計算改變了軟件架構和運行的方式,提升軟件開發和服務效率;另一方面雲平臺推動形成了資源集聚、多方參與、高效協同的軟件創新模式。

軟件服務化模式對於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有着重要意義。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表示,我國有不少中小微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面臨沒錢、沒人、沒技術、沒效果、沒保障的五重困境。傳統大企業開發使用傳統企業級IT系統,不僅耗資巨大,還需要專業的培訓、員工維護,以及企業內部相應流程的改造,這種模式對中小微企業而言“用不起、玩不起、養不起”。

“相比企業級IT系統以及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和PaaS(平臺即服務)雲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是中小微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最佳選擇。SaaS的本質是業務託管,有交付門檻低、配置要求低、技術難度低、操作難度低、使用成本低五大優勢,能夠完美適配中小微企業的需求,爲中小微企業提供‘拎包入住’式的數字化服務。尤其是SaaS的收費模式靈活,基礎功能普遍免費,並採用按需付費或訂閱的模式,可以解決中小微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周鴻禕說。

據介紹,2022年年中,360試水SaaS戰略,推出了數字安全SaaS服務“360企業安全雲”,把設備安全、數據安全等各類安全基礎功能免費開放給中小微企業,半年就積累了近百萬中小微企業用戶。11月份,360又上線了SaaS商店,從服務提供商轉型爲SaaS生態的建設者,爲中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的數字化轉型服務。

軟件定義已成發展主脈絡

軟件定義已成爲軟件產業的成長主脈絡。軟件逐步融入產品和業務流程,融合到各行業,並基於硬件資源的虛擬化和池化,在產品演進、業務創新、行業轉型中發揮主導作用。當前,軟件正在“定義”和豐富手機、汽車、工廠、家居等硬件終端的新功能。

2022年,軟件定義的創新成果主要來自我國生活和生產數字化轉型的關鍵領域。“比如,國產智能駕駛操作系統軟件正成爲驅動各種自動駕駛汽車的新引擎,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工業數字孿生等在重新定義工廠,智能物聯網操作系統軟件等定義了全屋智能家居,創造出全新消費體驗和生活方式。”趙剛說。

搭建自己的軟件生態平臺已成爲主流終端廠商的標配。比如,OPPO不斷優化以自研操作系統ColorOS爲核心的軟件生態平臺,構建泛在服務生態。截至2022年年初,ColorOS在全球已擁有超過5億月活用戶。其中,作爲ColorOS的“軟芯片”,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是OPPO實現萬物互融的軟件基座,通過端雲協同的融合計算與泛在服務能力,實現以人爲中心的跨設備、跨系統的連貫服務,爲用戶創造設備無界、服務直達的全新體驗,並幫助開發者降低開發門檻和成本,助力數字化產業生態的繁榮發展。

手機廠商搭建自己的軟件生態平臺不僅是爲了更好定義手機,也是爲了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隨着手機硬件產業鏈走向高度成熟,打造基於操作系統的軟件生態成爲手機廠商的佈局重點。”楊婉雲分析,操作系統作爲基礎軟件,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用戶使用黏性極大、生態構建成本較高、先發者壟斷優勢極大。多年來,我國移動操作系統大多由國外品牌所壟斷。而隨着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新賽道即將打開,硬件與軟件、內容與終端、應用與服務的一體化整合速度不斷加快,市場競爭從單一產品的競爭發展爲基於平臺體系的產業鏈競爭,圍繞主流軟件平臺體系形成的產業生態系統將主導市場競爭。

不僅是移動操作系統,2022年以來,我國基礎軟件產品整體都在向業界領先水平穩步邁進,產品“好用性”“易用性”明顯提升,重點操作系統的生態適配數量、裝機量均創新高,嵌入式操作系統、分佈式雲數據庫等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基礎軟件產品性能與市場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展望2023年,楊婉雲認爲,軟件業有望隨着數字經濟的深層次調整與數字化需求的不斷釋放,以穩增長爲總基調加快推動數字產業發展步伐,重新定義實體經濟核心競爭力和價值來源,在複雜的外部形勢下進一步構築起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堅強支撐。

“2023年,軟件業發展將呈現雲服務化、智能化、軟件自動化等趨勢。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在信息技術服務中的比重將進一步擴大,公有云的比重也將進一步提升;軟件定義萬物,將實現萬物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推進全社會的數智化轉型;AI軟件算法將不斷提升學習能力,並自動生成數字內容、自動構建元宇宙場景,從而改進軟件算法的效率,提升軟件自動化生產能力和服務效率。”趙剛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