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VOX网站12月5日文章,原题:美国为何总是将药品消耗殆尽?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和最重要的药品开发国之一,按说不该将处方药消耗殆尽。然而,美国总是如此。据报道,就在过去几周,随着呼吸道感染疾病激增,阿莫西林和奥司他韦都出现短缺。短缺现象还发生在整个医疗系统内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中。

近年来,生理盐水、吗啡和抗癌药物都出现过短缺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2022年发布报告称,“持续短缺的药物数量一直在增加且持续时间更长。”按照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报告,该问题的根源与药品市场本身的经济因素有关。

无论是哪种药品,短缺的原因通常并无二致:要么是原材料短缺,要么是药厂出现问题。药店药物出现短缺更容易引发媒体报道,但大多数短缺的药品实际上都是在医院使用的通用注射药,这些药品通常仅有一两家供应商。而且,它们往往很便宜,这意味着制造它们的公司没有任何超额生产的强烈动机。其中一些药品的短缺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美联社2011年的一篇报道至少将在那之前15个月的15起死亡案例与药品短缺联系起来。即使没有导致死亡,药品短缺也会严重影响患者获得的医疗护理,例如,如果缺乏引产药物,孕妇就有可能需要接受恢复时间更长的剖腹产手术。

大多数药物短缺可追溯至原材料短缺,或者药厂出现问题,如机器出现故障、药物成分被污染等。与婴儿配方奶粉一样,当生产停止时,该行业很难弥补缺口。出现短缺的药物大多为非专利药,往往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公司生产某种仿制药。如果其中一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将意味着超过一半的预期供应突然消失。一旦供应中断,很难迅速补上缺口。这些公司依赖极其微薄的利润和庞大的制药规模维持运转,由于生产和存储多余的药品对制造商没有实际经济意义,所以并不存在应急库存。

配送问题或需求增加导致的短缺不太常见,但确实也会发生。例如铁路工人罢工会使药物无法及时送达患者,疫情暴发初期对相关药品的需求激增也引发暂时短缺现象。

无论原因何在,短缺都会产生严重后果。但这并不足以迫使制药商改变流程或开始生产冗余药品。除非决策者彻底改变有关规则,否则该状况就不会发生变化。

然而,在现有体系下,政府超额购买每一种药品是不切实际的,制药商无限期维持储备亦无经济意义。这些解决方案都是权宜之计,只有出现短缺后才被派上用场。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更加意识到供应链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药品短缺问题的犹他大学药剂师艾琳·福克斯表示,“如果说疫情有什么‘亮点’,那就是它照亮了这些供应链问题。”在官员采取行动前,肯定还会出现更多短缺问题,并且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作者迪伦·斯科特,丁玎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