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上評丨出售行蹤助人殺妻:最高檢明示“情節特別嚴重”

個人信息保護一直是公衆關注的熱點話題,也是法律實施的難點、重點所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個人信息保護”。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佈5件依法懲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以案說法”,亮明瞭嚴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政策導向,統一了司法實踐標準,積極回應民間的訴求,既有亮劍的雷霆風暴,也有保護個人信息的貼心建議。

作爲5起案例之一的“陳某甲、於某、陳某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裏,陳某甲等人開展所謂“私家偵探”,通過手機定位出售公民行蹤軌跡信息。2021年閔某通過陳某甲出售的定位信息,蹲守到了離家出走的妻子,並將其殺害。出售行蹤軌跡信息“鬧出了人命”,陳某甲等人成爲殺人的“幫兇”,被出售的公民的個人信息直接被用於暴力犯罪,可見這種犯罪的嚴重的社會危害性,侵信犯罪絕不只是騷擾電話的小打小鬧,而是以個人信息爲突破口,對包括公民生命權在內的各項人身權利的全面侵害。

雖然,陳某甲不是殺人罪的直接共犯,但是檢察機關認爲,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被他人用於犯罪的,應當認定爲侵信犯罪中的“情節嚴重”;而造成被害人死亡的,應當認定爲“情節特別嚴重”。陳某甲即屬於“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依法應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雖然認罪認罰,可以依法從寬處理,但仍應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不符合適用緩刑的條件。最高檢通過典型案例釋明法律,也向那些“商務調查”“私人偵探”豎起法律高壓線,提供行蹤軌跡信息可能觸發“情節特別嚴重”的法定要件,必然大刑伺候。

另一起公佈的案例,則涉及朋友圈、聊天羣裏時不時出現“顏值測試騙局”,看似哈哈一笑的顏值打分,卻是一個驚天的陷阱。李某製作了一款可以竊取安裝者手機內的照片的軟件,並將之僞裝成“顏值檢測”軟件,供網友免費下載安裝,還真有網友上鉤,以這種方式竊取了安裝者手機相冊照片1751張,其中就含身份證號碼、聯繫方式、家庭住址等100餘條公民個人信息。最高檢通過發佈典型案例,提醒廣大人民羣衆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謹防個人信息泄露,特別是僞裝成“顏值檢測”軟件,迷惑性極強,千萬別上當。

此外,李某還在暗網的論壇購買“社工庫資料”,其中竟然包括公民個人信息8100餘萬條!8100餘萬條個人信息被出賣,讓人憤怒,但是“天文數字”的證據量也給司法機關取證、認定帶來困擾,該如何認定涉案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最高檢這次統一了處理方式:對於海量數據,實踐中允許適用“推定規則”,即根據查獲的數量直接認定,但這不意味着舉證責任倒置,對通過技術手段可以去重的,應當作去重處理,排除重複的信息。這既體現了檢察機關實事求是的態度,對事實、對證據負責,也避免在細枝末節問題上浪費辦案精力。

針對醫院產科醫護人員對外出賣產婦信息的“內鬼”犯罪,最高檢也在公佈的案例中明確,檢察機關將強化“訴源治理”,通過制發檢察建議,督促相關單位履行監管職責,實現全鏈條懲處。

“私家偵探”要查,“行業內鬼”要源頭治理,各種企圖“偷”走我們臉的網絡騙局也必須被制裁。最高檢這次通過典型案例,亮明瞭司法政策標準,讓既有刑法中的“侵信犯罪”條款像手術刀一樣鋒利,還明確要充分發揮檢察監督職能,促進網絡平臺、行業完善內部管控,推動建立健全個人信息保護常態化機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