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需要中國供應鏈

任何排擠中國商品的做法都是對中國產品的誤解,是不明智的。

周家兵

全球消費者需要中國產品,商家則需要中國供應鏈,無論認可與否,這些已成既定事實,彰顯中國供應鏈的多元化、國際化,也體現了中國供應鏈在全球範圍內具備獨特的競爭力與吸引力。

前不久,讀賣新聞社對日本AGC公司社長平井良典進行採訪,報道了他對今後中日經濟關係的期待和希望。針對現在有些企業開始從地緣政治風險角度重新審視供應鏈這一現象,平井良典認爲,排除中國的供應鏈是不現實的。他說:“我們公司在日本啓動了最尖端業務,並在海外開展泛用型產品業務。哪部分在國內進行,哪部分在中國開展,選擇很重要。”筆者對此深有同感,日本的科技全球領先,這是不容置疑的,作爲亞洲國家,日本很多企業家都非常重視同中國企業的合作,無論是產品設計、生產製造、工藝改良、銷售市場,還是售後服務等,每個環節幾乎都不可避免跟中國企業進行直接或間接的鏈接。無論是人力物力財力,抑或信息資源的共享,或深或淺地都會在很多領域進行廣泛合作。

中國的企業“多且雜”,有巨無霸,有小而美,也有中不溜。各行各業五花八門的企業遍地開花,形成中國企業的多樣化、多維度、多鏈條。完備的工業生態勢必造就更多選擇的系統供應鏈。在中國,很多產品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找不到。有人開玩笑說,上淘寶、京東、抖音等電商平臺,去長三角珠三角走一走,要什麼有什麼。“即使暫時沒有,只要你搜索過,一星期後,網上可能就會有了。”這或許是個段子,可調侃中印證了中國供應鏈的強大。

說兩件筆者客戶企業裏發生的具體事。中國一家大型礦產提煉企業,其進口生產設備核心零配件,受西方惡意貿易制裁,導致原廠配件無法供應,幸好倉庫有個備品。這種情情況,倒逼國產替代配件硬是在三年內生產出來了。起初,在耐磨性和精準度上,國產替代配件跟原廠直供配件確實存在一定差距,但在第一個產品上機試用過程中,技術人員密切關注其運行狀況,收集數據,邊試用、邊摸索、邊改良,在第二個核心配件安裝運行後,得到很大的改善。經過四五輪運行實踐和不斷技改,國產替代品和原廠配件相差無幾,價格上卻有很大優勢。經過幾年的打磨和精進,不僅國內同行企業,就連他國同行企業,也紛紛直接向中國企業採購這款核心部件。後來的態勢是,不少設備廠家直接委託中國企業生產原廠配件,作爲亞洲客戶的供應商。

第二個案例:中國臺灣一家企業,2011年前後陸續從廣東珠三角搬遷到東南亞,經過幾年在越南的運營,於2019年把公司的研發、銷售、採購三大核心部門再次設回廣東東莞。經過深入詳談得知,在東莞的這三大部門承擔着全球生產供應鏈和業務拓展。越南工廠側重批量生產和輔助性配套採購。該企業負責人感嘆,中國大陸的供應鏈實在強大又完備,產品質量可靠,交期有保證。物資供應週期短,資金週轉利用率就高,這是我國供應鏈的優勢。此外,中國供應鏈上優秀企業服務意識好、物流速度快,就憑這兩點,直接“秒殺”很多海外供應商。

中國供應鏈爲全球買家服務,全球需要中國供應鏈,任何排擠中國商品的做法都是對中國產品的誤解,是不明智的。中國不僅有強大消費能力,還有完備供應鏈體系。需要強調的是,中國不僅有中國製造,也有中國研發和中國設計,需要國際買家更新原有認知,看清趨勢,越早加強跟中國企業合作,越早收穫中國供應鏈的紅利。

(作者系深圳東方華策企業管理諮詢公司總經理)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