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日本不斷將防務觸角延伸至太空,日本航空自衛隊也將改名。

據朝日新聞7日報道,日本政府已決定,將航空自衛隊的名稱改爲“航空宇宙自衛隊”,這將是1954年航空自衛隊成立以來首次改名。

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太空領域在安保方面的重要性越來越高,此番改名意在向國內外表明日本政府加強應對的意願。預計新名稱將寫入本月中旬修訂完成的三大安保戰略文件。

報道稱,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已向自民黨籍國會議員說明了改名的相關事宜。今年4月,自民黨就向政府提出建議,應考慮把航空自衛隊的名稱改爲“航空宇宙自衛隊”。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早在2年多前,就有日媒透露了航空自衛隊準備改名的消息。

2020年1月,《讀賣新聞》發表題爲《航空自衛隊改名爲“航空宇宙自衛隊”》的報道稱,日本政府朝着將航空自衛隊改名爲“航空宇宙自衛隊”的方向啓動調整工作,此舉旨在明確太空也是防衛領域,強化防衛力和遏制力。

報道稱,修訂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在航空自衛隊任務中添加“太空”概念。一般而言,太空是指高度在(距離地面)100公里以上的宇宙空間。現有人員的70%足以應對傳統的航空自衛隊任務,其餘30%的人員負責太空等新任務。


11月5日,日本九州,航空自衛隊戰鬥機和美軍轟炸機等在周邊海域上空進行了聯合訓練。圖源:視覺中國

事實上,日本近年來不斷加強太空軍事化步伐,其野心顯露無遺。

2018年12月,日本政府出臺新版《防衛計劃大綱》,正式提出“跨域作戰”理念和“多域聯合防衛力量”建設目標。以此爲指導,日本將太空、網絡、電磁等領域新質作戰力量建設列爲國防發展的優先事項。

2020年5月,日本防衛省在府中基地成立了由防衛大臣直轄的“宇宙作戰隊”,但其編制規模只有20人,隊長也只是二等佐官。

僅兩年後,2022年3月,日本防衛省新成立的“宇宙作戰羣”,編制規模擴大到120人,司令爲一等佐官。

據介紹,“宇宙作戰羣”的任務包括“監視太空垃圾、隕石、日本及他國衛星的運行情況”“防止他國衛星對日本衛星造成干擾”等,將於2023年度正式運行。

但有分析指出,“太空作戰羣”意圖以監控所謂外國衛星和跟蹤空間垃圾等藉口爲幌子,快速發展其太空作戰能力。尤其是日本大力發展的太空態勢感知體系,可與中遠程導彈相結合,實現天地察打一體作戰能力。

與此同時,日本正在推動太空、網絡等作戰力量融合發展,整合新質作戰力量。

今年9月,日本防衛大臣浜田靖一表示,日本防衛省計劃將太空和網絡作戰部隊合併爲宇宙網絡防衛集團。


浜田靖一 資料圖

有報道稱,日本宇宙網絡防衛集團將在宇宙作戰羣和網絡防衛隊基礎上擴建,總人數逾千人,隸屬航空自衛隊,將以軍級建制編入日本自衛隊序列。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日美正全面加強太空及網絡安全合作,以強化日美軍事同盟。

在今年6月舉行的“環太平洋-2022”聯合軍演中,日本自衛隊抽調兩支部隊和10餘名專家,參加“空天防禦”和“網絡安全防禦”等桌面推演和論壇,旨在提升新型領域聯合作戰能力。

11月,日本宣佈正式加入北約網絡防禦中心,也成爲韓國之後第二個加入該機構的亞洲國家。

另據美日同盟相關協定,未來宇宙網絡防衛集團將頻繁參加以美國爲首北約主導的“太空旗”等專業演習。

有分析稱,在和平憲法尚存的背景下,日本可能以網絡安全防禦和太空安全保護爲由,發展天基偵察監視系統,通過與美國合作開發類似“星鏈”的低軌衛星互聯網系統,增強自衛隊態勢感知和通信能力。

當前,日本正大力推進強軍擴武,在防衛預算連續10年增長後,2023財年軍費計劃首次突破6萬億日元,在GDP中佔比超1%,並將在5年內提高至2%。

此舉不斷衝擊亞洲鄰國與日本的互信基礎,嚴重威脅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不得不讓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對日本能否保持專守防衛、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產生強烈質疑,值得各方警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