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柳寧馨,實習生呂思齊  廣州報道

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並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這爲明年各地的招商引資帶來了積極的信號。

事實上,四季度以來,各地已加快赴海外招商引資的節奏,政企合力開展經貿活動。日前,浙江省商務廳帶領着由省級部門負責人和企業家組成的經貿代表團開啓6天的德國、法國之行,這是浙江“千團萬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的首站。

前三季度,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到10037.6億元,同比增長15.6%,第三季度增速明顯加快。四季度以來,包括浙江、廣東、海南、江蘇在內的不少省份都組織了赴海外招商的經貿代表團,直接奔向意向國開展招商推介活動,提前爲明年的招商引資做準備。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了近期的招商情況發現,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歐洲、東亞國家是主要的招商目的地,這與今年前三季度外資主要來源地契合。同時,各省份招商引資根據各自資源稟賦各有偏重,但都注重高技術的引進,帶動本地產業鏈的強鏈、補鏈,增加就業和稅收。

在受訪專家看來,歐洲正在經歷的能源危機會帶來化工、能源等行業新一輪的對外投資和產業轉移,而中國有能力也有意願承接產業鏈更高端環節,實現了雙方供需匹配;同時,隨着RCEP經貿協定的生效,中日韓以及周邊國家可能強化亞洲生產網絡的優勢,未來會有更緊密的產業鏈合作。

四季度各地加快“招商引資”

疫情以來,企業出國參展、接訂單、談合作變得艱難。與此同時,各地的招商引資也難以直接面對面溝通,招商團隊出不去,意向企業難進來。隨着今年下半年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優化,穩外貿穩外資成爲各地商務部門大力推進的工作之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卓賢認爲,從招商活動到落地實體投資再到產生稅收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今年四季度的招商活動更多是面向明年,也體現出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下比較好的跡象。

“四季度以來,很多省市的招商團隊直接去到國外市場,這是一個新的形式,招商和投資需要建立在企業和企業、官員和企業家之間充分信任、接觸的基礎上,赴海外線下招商是一個很好的跡象,更多的是面向明年以及未來更長一段時間,也和重點地區的經濟發展佈局相關。”卓賢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說。

今年6月底開始,浙江率先在全國探索創新,推進“包機/包艙+參展+商務洽談”模式,幫助企業“走出去”搶訂單拓市場。四季度以來,浙江從省、市層面加快赴海外招商引資的步伐。

12月4日,浙江組織了疫情以來省級商務部門帶隊出國的第一團,由政府帶頭聯動企業赴境外參展、開展商務洽談,開展爲期6天的德國、法國之行。

廣東自11月8日開啓了2022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海外分會場,在3個月內組織22場海外系列招商活動,包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捷克、波蘭、塞爾維亞、俄羅斯、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柬埔寨、阿聯酋、新西蘭、阿根廷、加拿大17個國家。

廣東針對新加坡的招商活動與產業園區合作相結合,截至目前,僅新加坡在廣州投資企業累計超過800家,涵蓋科技金融等領域,而廣州的中新廣州知識城是新加坡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支點,將爲國內外企業提供巨大機遇。

12月6日,海南自貿港赴日招商團在日本東京舉辦“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和投資機遇說明會”,這是疫情以來海南首個出國招商團組在日本開展的深度招商推介活動之一。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瞭解到,該出國招商團組由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牽頭會同海口市、三亞市相關單位組成,計劃於11月27日至12月11日在日本東京、大阪和福岡舉辦3場百人規模的海南自貿港招商推介會。

除了省級層面組織的海外商事活動,無錫、蘇州、南京、寧波、嘉興、深圳、合肥等城市也組織經貿代表團奔赴海外,直接洽談招商經貿事務。例如,寧波開展了“百團千企萬人”拓市場促招引行動,支持更多企業“出海”參展參會,截至今年11月底,寧波市外貿企業派出850多人分別赴美國、德國和中東歐等地開展商務活動。12月9日,蘇州還將組織包機赴歐洲開展招商工作,代表團成員包括各市、區的30個招商小分隊和外貿企業高管。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我國的製造業轉型升級很多是日韓跨國企業帶過來的,新加坡也參與了中國很多的園區建設,例如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中新天津生態城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各省份對很多國家都有招商引資的需求,但是側重點不一樣。我們最需要的是高技術,更看重招商引資帶來的技術含量和產業鏈關鍵環節,這可以直接帶動就業,也和當地相關產業發生關聯。”白明說。

強化亞洲生產網絡優勢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發現,四季度以來各省市赴海外招商的目的地主要集中於歐洲和亞洲,其中德國、日本、韓國是重要目的國。而從前三季度外資來源地看,德國、韓國、日本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14.3%、90.7%和39.5%。

德國已經是我國重要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截至2021年底,在中國的德國企業約5000家,其中,汽車、電子零配件、化工、工業設備、製藥及生物技術領域的投資佔德國對中國直接投資的近70%。

在卓賢看來,德國向中國投資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化工,一個是汽車,“德國的化工行業有很大一部分在國內本土生產,這是一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產業,但隨着歐洲整體面臨能源危機,未來1-2年間,德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大概率繼續抬升,所以對生產進行重新佈局十分緊迫。”

而德國化工企業在中國佈局的速度非常迅速,例如巴斯夫在廣東、江蘇均有佈局,已經有長期的合作基礎。“中國的工廠建設能力、電力等能源穩定供給的能力,德國企業非常清楚,他們在中國佈局生產鏈出於自身的轉型需要,也剛好滿足中國招商引資的需求。”卓賢說。

汽車行業的招商引資還伴隨着產業創新的需要,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汽車行業的創新速度迅速提升。同時,投資目的國的消費市場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目前,中國是全球新增汽車消費和汽車生產規模最大的市場,在需求最大、供給規模最大的市場,產業創新的活力和動力更足。德國企業在中國投資汽車行業,不僅是落地生產配件、整車組裝環節,還會落地研發中心,配合本地化需求進行改造。中國這個巨大市場所形成的規模經濟效應,使得在這裏生產才能夠把成本降下來,從而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進行創新。”卓賢表示。

此外,從各省市招商引資關注的行業領域來看,呈現明顯的高技術特徵。廣東針對日本的招商活動關注化工、機械、機器人等高端製造業,RCEP生效後中日之間首次有了經貿協定,但日本國內市場較小,未來大灣區有好的政策和廣闊市場,引入外資會帶來跨國產業鏈的重新組合。

11月30日-12月2日,海南自貿港赴日招商團組已拜訪了三菱商事、丸紅株式會社、三井物產等三大日本知名大型商事企業。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宮起君表示,日本在節能環保、高端製造、醫療康養領域有着許多先進經驗和技術,正是海南發展所需要的,未來與海南有着非常廣闊的合作空間。

11月17日,蘇州在疫情發生3年來首次組織赴海外經貿包機前往日本,經貿代表團前往中國貿促會駐日本代表處、日中經貿中心、日本瑞穗銀行等機構,宣傳推介本地招商政策和營商環境;拜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商業綜合體等在談項目的日本總部,推動項目洽談進度。

在卓賢看來,招商引資目前更看重的其實不是資金,而是資源、技術、人才、品牌,“各地招商引資會關注意向國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不是簡單的投資建廠,而是要通過引進目標國具有技術優勢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來完善我們國家的供應鏈和產業鏈,是基於完善整個區域佈局的供應鏈產業鏈的角度,去取長補短。”

全球供應鏈在各種因素影響下,目前很重要的特徵是區域化,包括以美國爲核心的北美生產區,以德國爲核心的歐洲生產區,和以中日韓特別是以中國爲核心的亞洲生產區。

“隨着RCEP協議生效,亞洲以中日韓三國爲核心的亞洲生產網絡的能級會進一步提升。日本、韓國的國內供給和市場需求相對較小,能夠和中國形成一種三角樞紐,再以此爲核心把東盟納起來,形成更大規模的亞洲生產網絡,這非常重要。未來日韓可以和中國有更多技術和產業的聯動,推動整個亞洲生產網絡的發展。”卓賢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