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房企開啓新一波組織架構調整。

融創中國(01918.HK)近日新成立了三個中心:地產經營運營中心、資產運營管理中心、資本與融資中心。三個中心又根據職能下設“部”和“組”。與此同時,部分執行總裁、副總裁被降職。

新城控股(601155.SH)總部近期也發文稱,取消城市公司編制,整體實施大區+片區管控體系。也就是說,城市總變成多項目總,直接管控地區所有項目統籌,管理授權沒有變化。編制人數也有一定比例的精簡。

這不是孤例。當下,地產行業深度調整,大量房企收縮業務,精簡架構。

“前幾年,房企城市總的職位很多,現在基本上都沒有了。以前房企普遍是三級架構,現在變成兩級架構,甚至由總部直管項目了。而且很多民營房企現在基本不拿地,這意味着就是項目做一個少一個。很多地產人才就向社會輸出了。”另一名華東地產圈獵頭老張對時代財經表示。

2022年中報顯示,有28家港股上市房企披露了員工數量。今年上半年,有5家房企員工數量合計增加1萬人,其餘房企員工數量合計減少5萬人,合計淨流失4萬人,其中禹洲集團(01628.HK)、建發國際(01908.HK)、中梁控股(02772.HK)年中員工人數較年初減少65.13%,58.84%,41.63%。

另外還有中國恒大(03333.HK)、融創中國、新力控股集團(02103.HK)等十餘家出險房企未發佈2022年中報。

於城鎮化高速發展期,地產行業不斷湧現造富神話,成爲吸納人才的高地。隨着地產行業深度調整,房企收縮減員,無論是“天之驕子”管培生,還是打拼一二十年的職業經理人,當被迫離開這個行業時,都需要拾起重新開始的勇氣。

曾以爲五年後年薪百萬,結果三年後薪資腰斬

“以前每年能通過全員營銷賺個四五十萬。”

回望在房企的三年經歷,小艾對時代財經坦言,除了擁有相對同齡人不錯的薪資外,其還通過全員營銷攢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工作半年後,小艾就憑藉個人收入和家人資助,在廣州核心地段買下了第一套房子。

“當時房企爲員工提供了很多內部的優惠房源。我把這些優惠房源賣給朋友和校友,自己也收穫了豐厚佣金和獎金。全員營銷大概每年三四場。入職第一個月,我就拿了全員營銷的銷冠,賣出了六七套房子,佣金大約1至3個點,賺了二三十萬。”

2018年,小艾本科畢業於某985高校。畢業時,小艾斬獲了好幾個offer,包括大型互聯網公司。因爲家人通過炒房起家,所以小艾對地產行業更感興趣,最終入職A房企的管培生,業務方向爲品牌公關。

“A房企的工作強度很大,不管是晚上12點,還是週末,隨時都可能有工作。但收穫也很大,兩年後我就升到了總經理助理。”小艾對時代財經表示。

好景不長。2021年,A房企出險。小艾只能另謀出路,進入某創投公司做品牌宣傳工作。“以前我在房企經手的廣告投放一年能有十幾億,現在可能就十幾萬,能不花錢的就不花錢。”小艾稱,以前在A房企積累了大大小小的媒體資源,不少還能用上。現在主要靠主動找媒體輸出有價值的內容,提高公司知名度。

並非所有的地產人轉型都很順利。

小魚爲土木工程碩士畢業,2020年初入職北京某房企,不料一年後地產行業危機爆發。目前小魚還在房企熬着。於低谷期,小魚看書、考證,並運營着個人公衆號。

“就我接觸到的管培生而言,財務、招採、人力等通用型崗位比較容易轉行,工程、運營等和地產強相關的崗位轉行較難。被裁員的管培生,大部分人去了施工單位、事業單位、保險公司和銀行,還有部分人選擇繼續提升學歷,此外,開店和做自媒體的都有。”小魚對時代財經表示。

起薪高,培養體系完善······房企曾大量招收名校背景的管培生,作爲建立人才梯隊的手段。

“新睿的首年薪酬水平處於行業80分位值,本科15-20萬,碩士20-25萬,博士40萬,還不含福利和其他激勵。未來,新睿將在3-6-9計劃(3年當一線經理,6年做副總經理,9年做總經理)的助力下快速晉升,個人的收入也將大幅提升。”新城的管培生招聘資料顯示。

旭輝控股集團(00884.HK)的“旭日生”精英招聘計劃也顯示,將培養充滿熱情且具有潛質的畢業生,在4-7年時間內快速成長爲公司的中高層管理人員。

“房企爲管培生描繪了美好的藍圖,不少人也相信,工作五年後就能年薪百萬。而現實是,工作三年後薪資腰斬,甚至面臨裁員。”小魚對時代財經表示,以前房企的裁員比例可能是5%、10%,現在裁員比例動輒50%,有個別公司將一屆管培生幾乎裁完。其認識的還在職的管培生,超過一半的人面臨降薪,有些人三四個月沒領到工資了。

不少管培生的職業發展觀由此發生轉變,“人生不一定是向上的,也有可能是曲折前行”。

“人追財追不住,財追人擋不住。”經過了地產行業的“毒打”,小魚無意再追風口。他謀劃着進入一些“存在長期機會的行業”,比如環保行業,穩打穩紮,沉澱下來。

區域總年終獎過億,已成爲追憶

“很早我就意識到有行業危機,給老闆諫言了。去年下半年,我給下屬說要趕緊轉行,他們基本春節後都找到合適的工作走了。”某區域龍頭房企高管老劉對時代財經表示。

提起前下屬,老劉的言辭間不乏驕傲。“一名去了券商做地產分析師,主要是自身優秀,我也有推薦”,另外兩人進入了新能源和化妝品行業,“我是強烈推薦去新能源,下一波他們就可以跳槽當領導了”。

老劉戲言,自己之所以還在地產行業熬着,一方面是年紀大了,另一方面是因爲其身處某二線城市,基本沒有同等量級的工作機會。

老王也身處長三角某二線城市,原本爲某“示範民營房企”區域中層。2021年10月,因爲公司組織合併,老王選擇離職創業。近期,老王接到了當地一家小房企的offer,準備入職。

“做了十年職業經理人,很感謝過往的經歷帶給我的寶貴財富,好壞交替纔是完整的人生。”老王對時代財經表示。

老劉和老王都算趕上了時代紅利。過往近二十年間,房企中高層收入不菲。

2016年,碧桂園誕生了6位年終獎過億的區域總經理。時任總裁莫斌頗爲“凡爾賽”地說:“因爲經營和銷售回款超預期,集團年底要發放的獎金實在太多了。”

四年後,看齊“碧桂園模式”的金科股份(000656.SZ)銷售額邁過兩千億門檻。當年,其掌舵人蔣思海的年薪高達2593.45萬元,位於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第一位。

“不光區域總,當時有些項目總年收入都能上千萬。前兩年,我看了一份簡歷。候選人在前一家公司薪資本來才幾十萬,後來將近1000萬,因爲跟投的收益就有幾百萬。”前述華東地產圈獵頭老張對時代財經表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5年,房地產投資年複合增速11.9%。2016年至2018年,房地產投資年複合增速7.8%。房企跑馬圈地,人才供不應求。老張稱,身處高速擴張期的ST泰禾(000732.SZ)和華夏幸福(600340.SH),敢於開出幾倍的高薪挖獵市場上的人才。

往事種種,已成爲只能追憶的時代舊影。隨着大量民營房企出險,不少高管賺到的錢,還陷在公司跟投和員工理財裏。

“有些房企,以前招人要強制跟投。應聘一個城市總,可能要拿出5000萬跟投。後來樓市轉冷,很多人的跟投都虧了,工資填補不了虧損。”老張稱。

“30歲以下的地產人容易轉型,船小好調頭。50歲以上的地產人,已經享受了20多年的行業紅利,功成名就了。最尷尬的是35歲至45歲的地產人,他們剛剛冒出頭,但是又沒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同時,他們的資源和經驗,又難以形成跨行業的遷移。所以不少人還在地產行業掙扎,或者賦閒在家。”某房企前區域人力總老郭對時代財經表示。

老郭已進入某知名汽車品牌,分管品牌與公關工作。老郭稱,之所以能夠有一些不同行業的工作機會,是因爲有一些相識十幾年、二十年的朋友,“在退潮的時候,有一些認可你、願意替你背書的人。”

“可能有些人還在回味往昔的財富與榮光。人要順應時代的潮流,這個行業在落,另外的行業在起。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另外一方面,跨行可能會有落差,地產人也要放下身段,調整好心態,重新再出發。”老郭稱,任何時候,都不要向命運低頭。

“地產高管成功轉行的例子比較少,一般是和新東家‘有淵源’,人家才肯請你。還有一些口碑比較好的房企老闆,比如融創孫宏斌和旭輝林中,會把老部下介紹到相熟的公司。”獵頭老張稱。

老張表示,房企高管較爲常見的“出路”是內部轉崗,比如原陽光城集團華濟建設副總裁譚立新進入陽光學院任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原融創西南區域總裁商羽履新四川壹號坊商貿有限公司總裁,幫融創賣酒。

其次是,不少高管進入新能源行業和互聯網大廠的基建部門。“有些高管進入新能源行業是作爲股東投資去的,如果是純打工就有點划不來了。”還有不少人回到施工單位等乙方。

“除了一些比較火熱的行業,地產行業的薪資還是處於相對高位的。高管轉行,薪資普遍要大打折扣,有些人連以前一半的薪資都拿不到。不少人轉行以後還在關注地產行業的工作機會,看看能不能回來。”

老張稱,11月多項地產融資利好政策發佈後,有部分房企開啓塵封已久的招聘崗位,謀劃着來年的發展。

(文中受訪者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