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海網

3542海里!16天8小時34分!北京時間11月26日凌晨5:49,“獨臂船長”徐京坤駕駛“海口號”順利抵達2022年朗姆路單人跨大西洋帆船賽終點加勒比海的瓜德羅普島。他是首位入選賽事且完賽的中國船長。12月2日晚,徐京坤通過視頻連線向記者講述16天航行的驚險故事,看“海口號”如何在大西洋乘風破浪,如何化險爲夷......

徐京坤與“海口號”合影。海口市旅文局供圖

總航程3542海里 “海口號”是首支參賽中國船隊

4年一屆的“朗姆路”單人跨大西洋帆船賽創辦於1978年,比賽從法國聖馬洛港出發,單人不間斷跨越大西洋,到達加勒比海的瓜德羅普島,總航程3542海里。

今年的“朗姆路”帆船賽風暴頻繁、信風不穩定。比賽原計劃11月6日起航,由於天氣原因推遲至9日,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的138名選手入選。徐京坤是自朗姆路創辦以來首個入選的中國船長,“海口號”是首支參賽的中國船隊。

據瞭解,“海口號”屬於IMOCA單體賽船,目前全世界僅有19條,船體長18.28米,寬5.92米,排水量達8.5噸,配有超級水翼、全碳纖維船體,能在世界上最惡劣的海域和海況下暢行無阻,航速可達40節。

“爲了參加朗姆路帆船賽,我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準備。”徐京坤說,“海口號”是頂級的賽船,船上有很多先進科技和材料,人和船要達到默契,需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習和訓練,所以參賽前他在歐洲備賽。

11月9日21:15,四年一屆的朗姆路單人跨大西洋帆船賽從法國布列塔尼聖馬洛港正式起航。由於受主帆連接件故障影響,中國夢之隊“海口號”起航延遲,於北京時間9日23:45正式通過航線,開啓跨大西洋征程。

“海口號”在大西洋上航行。海口市旅文局供圖

起航遭遇小挫折 航行56個小時才喫第一頓飯

萬事開頭難,起航後不久,徐京坤駕駛“海口號”便遭遇漁網和浮標,一度纏在龍骨上無法掙脫,經過多次轉向後才恢復自由。“我們遇到了一些小問題,這就像是生活,我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遇見各種各樣的意外狀況,但是這不能阻擋我們的腳步。”徐京坤說。

第二天,“海口號”以11.5節的航速在大西洋中平穩航行,船長徐京坤和“海口號”迎來兩輪冷鋒的挑戰。

起航延遲的“海口號”,一路加速追上了大部隊,尋找良機追上第一集團。在比斯開灣,這個被稱爲全世界唯一比合恩角更難航行的海域,徐京坤克服困難,在午夜找準時機回到西南航路,讓“海口號”處在無風區外延邊緣。

徐京坤船長攜“海口號”乘風破浪。海口市旅文局供圖

比賽開頭的兩天裏,徐京坤幾乎沒人擁有過完整的睡眠,他一度連續24小時一刻不停地升帆、縮帆、調帆,汗水把他貼身的衣物打溼了一遍又一遍。徐京坤在海上航行了56個小時後,他終於喫上了起航以來的第一頓飯,還小睡了一會兒。

從法國布列塔尼聖馬洛港起航以來,“海口號”遭遇了不少困難,J2前腳纜繩斷裂、右舷液壓發電機不工作、J2破損,徐京坤不斷在修復。

5天經歷3場風暴畫面恐怖 不敢睡覺衣服一直是溼的

兩輪冷鋒接踵而至,如推土機般碾壓過大西洋的洋麪。海面上的冷鋒帶來的暴烈風浪,不是親身經歷過的人很難想象,風力可達到50節。

“三天以來,一直保持着這樣高強度的運動量,真的是筋疲力盡。連續的強風讓‘海口號’變得很難控制,像一匹野馬。”徐京坤說,“我不敢睡覺,儘管食物包就固定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但是我實在沒有興趣和氣力打開它。每天換太多次帆了,每次換完,我都不得不坐下來歇一會兒讓我的手腳恢復知覺。”

徐京坤告訴記者,“海口號”5天經歷3場風暴,那個畫面就像是恐怖片一樣,海面非常可怕,狂風巨浪,讓人感到恐懼。面對惡劣的天氣,堅定的信念很重要。“想到背後有那麼多人默默支持着我參賽,堅定的信念讓我變得勇敢,支撐我完成賽事。”

“出發第一週對我來說是十分殘酷,這像是一場艱難戰鬥。” 徐京坤說,因惡劣天氣讓部分船隊放棄了比賽,惡劣的海況也讓他的航行帶來困難。這一週,他身上的衣服都是溼的,沒有幹過,海上非常顛簸和危險,他僅靠兩個乾麪包撐過這一週,連泡一碗泡麪時間都沒有。

他稱,在航行上睡覺是一個最大問題,每天睡眠的時間累積是2.3個小時,如果天氣好的話,可以增加到4個小時,2.3個小時睡眠時間被拆封成碎片化,只能睡20分鐘,就要起來工作,對體力消耗很大。“船在海上是高速航行,作爲船長是沒有辦法長時間睡眠,而且海上是沒有任何規律,需隨機應變。”

“海口號”在大西洋上航行。 海口市旅文局供圖

用時16天8小時34分 “海口號”以第29名成績完成航程

經歷連日的逆風逆浪、三次穿過風暴,徐京坤終於做了一件讓自己很幸福的事情,就是決定換身乾燥的衣服。換上新衣服後,徐京坤將駕駛“海口號”繼續南下去亞速爾尋找信風。

航行第八天,“海口號”徹底擺脫了北大西洋的一輪又一輪的低壓風暴,正式跟信風匯合。徐京坤從船艙裏拿出久未露面的大三角帆,讓自己的賽船在大西洋的高速路上飛翔起來。而在此之前,他不得不爬上舷外撐臂去解決一個斷裂索具的問題,在高速行駛的賽船上保持平衡單手完成操作,這並非易事。

賽程已過半,久違的信風卻仍然很不穩定,從5節到25節的遊弋,並非陣風,而是風本身就是這般撲朔迷離。不過,這已是開賽以來難得平靜的一天。

趁着難得的平靜,徐京坤不但給自己洗了澡,颳了鬍子,換上了夏裝,還順便把“海口號”整個船艙都清理了一遍,一路積攢的小問題全部修好。

“海口號”在船長徐京坤的操控下,找回了自己的航行節奏,船速在15節到20節之間徘徊,“海口號”在海面上演奏一曲流暢的樂章。

比賽進入第17天后,當地時間11月25日下午5點49分,位於瓜德羅普島的終點線出現了一抹中國紅:33歲的中國船長徐京坤駕駛着IMOCA級別賽船“海口號”衝過了終點線,以第29名的成績完成了3542海里的單人跨大西洋航程,用時16天8小時34分。

徐京坤在“海口號”駕駛艙。海口市旅文局供圖

通過賽事宣傳展示海口形象 目標劍指2024年旺代環球帆船賽

“他們通過本次比賽向全球遊客展示了國際化新海口的獨特魅力,向世界展示海口這座開放融合國際風尚、開放擁抱世界的新都市。”徐京坤說,參賽前,很多國際友人和遊客都不瞭解海口,他向大家展示海口的視頻和照片,大家通過這些可以瞭解海口是一個怎麼樣美麗的城市,吸引大家來海口投資海洋運動產業的發展。

他告訴記者,海口擁有得天獨厚環境和氣候,非常適合發展水上運動,此次和海口合作也是一種緣分,意在提升海口帆船城市品牌形象的國際認知度和美譽度,拓展海口水上運動的國際客源市場,同時吸引全球資本參與到海口體育旅遊開發建設,打造海口水上運動聚集區。

目前,徐京坤正在瓜德羅普島休整。徐京坤坦言,他有更長遠的目標——參加2024年旺代單人不間斷環球帆船賽,本屆“朗姆路”是旺代環球賽的積分賽之一。

“通過朗姆路,我測試了我自己和我的賽船,積累了更多經驗,也爲旺代單人不間斷環球比賽做好了準備。”徐京坤說,旺代環球帆船賽是頂級世界航海賽事,賽事無比艱難,他想通過參加這項賽事探索中國航海人的極限,也是對中國人從未消逝的航海精神的一種宣示,同時希望能帶動中國更多優秀船長能加入航海運動,

據悉,徐京坤12歲時因意外失去左前臂,但他經受住了命運的考驗,不斷突破自我,16歲成爲國家隊帆船運動員,之後陸續完成了環中國海、跨大西洋以及環球航行,成爲“世界上第一位環球航行的獨臂船長”。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陳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