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在新疆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農田裏,大型農機正在播種。(資料圖)新疆兵團第三師融媒體中心供圖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8日電 題:新疆兵團農業機械化水平爲何能居中國前列?

記者 戚亞平

農業機械化是衡量現代農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在中國,要問農業機械化水平哪家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必定能佔據一席之地。

近年秋收季,記者多次走進新疆兵團各地農田看到,採棉機,水稻、小麥收割機,辣椒、番茄、玉米收穫機等現代化農機以田野爲舞臺,上演着一場場精彩又壯觀的大農業“秋收秀”。

稍微靠近些,來回馳騁的大型農機發出的轟隆聲不絕於耳。平日裏,這樣的聲音很大程度上會被當成“噪音”。

但面對“豐”景,種植戶全然不會覺得吵,因爲他們嚐到了這些大傢伙帶來的“甜頭”,讓自己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

“以前種二三十畝地都感覺非常喫力,人力不足、工序繁重,秋收時還要從外面招收拾花工,勞心勞力。”共青團農場五連職工袁家強說,現在從種到收100%全程機械化,種了30多年的地,越種越輕鬆。

從成立之初的人拉犁耙,到引進拖拉機、採棉機等農機,再到建廠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機械。多年來,新疆兵團農機裝備結構不斷優化、數量持續增加,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形成獨具特色的機械化大農業生產體系,助力鄉村振興聞“機”起舞。

起步早、發展快,是新疆兵團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顯著特徵。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新疆兵團就着力推廣農業機械化,是中國農業實行機械化最早的示範單位之一。

大型機械在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農田裏收割水稻。(資料圖) 新疆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機械化水平居中國前列

在新中國成立還不到一年的1950年6月,新疆軍區便從前蘇聯引進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一些配套農機具。

至1954年新疆兵團成立時,其已擁有機耕農場24個,各類拖拉機236臺,聯合收割機80臺,機耕面積2.52萬公頃。

到1960年代,新疆兵團農場的機械化程度已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到2021年,新疆兵團種植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5.3%。現已是中國農業機械化推廣基地,機械化水平居中國前列。

“兵團農機技術正在步入以精準作業爲特徵的智能時代。”作爲新疆兵團農業機械化的見證者和引領者,現年75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機械設計製造專家陳學庚如是表示。

縱觀新疆兵團農業發展史,每一次農業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都是以農業機械化爲載體,每一項成就的取得,農機都發揮了巨大作用。

大型採棉機在新疆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農田裏採摘棉花,場面壯觀。(資料圖) 新疆兵團第三師融媒體中心供圖

主要作物實現全程機械化

提到新疆兵團農業機械化,必然要從棉花說起。

作爲中國重要的商品棉生產基地,新疆兵團以中國四分之一的植棉面積生產出超三分之一的棉花。植棉團場達110個,絕大多數農工的主要收入來自棉花,農業機械化自然也最早用於棉花產業中。

1996年,新疆兵團投資3000萬元開始實施“兵團機採棉引進試驗示範項目”,填補了中國在棉花機械採收方面的空白。其2001年開始推廣機採棉,當年採收28.2萬畝,以後機採面積逐年攀升。

記憶中,以前每到採棉季,往返新疆的拾花工專列曾是“華夏一景”,過程儼然一次小型人口遷徙。而現在,一臺臺採棉機讓棉花采摘告別“人海戰術”。“以前種地滿田跑,現在全程機械化。”袁家強說,從種到收全程機械化,效率高、成本低,省心又省力。

數據顯示,今年,新疆兵團種植棉花1268萬餘畝,機械採收面積超1230萬畝,棉花機採率較上年進一步提升,中國最大機械化採棉基地的地位愈發牢固。

《古今賢文》有云:“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如今,除棉花外,新疆兵團小麥、玉米、甜菜、番茄、辣椒、大豆、馬鈴薯等主要糧食和油料作物,全面利用機械採收,勞動強度大大降低,省時省力節本增效。

新疆兵團還推動農業機械化向畜牧業、園藝業、林果業拓展。

“現在機械化,20畝葡萄地冬埋不到兩小時就完了,往年我跟媳婦要五到六天。”頭屯河農場職工高建仁說。

在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的同時,近年來,新疆兵團還不斷提升農機作業現代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廣先進農業裝備,爲種植戶整地、播種、植保、收穫全程機械化賦能,輕鬆種地已成常態。

“北斗智能自動導航播種機、無人機、採收機都應用在農業生產中,智慧農業成爲農業的新潮流,現代化智能裝備助力農業跑出加速度。”第六師五家渠市農業農村局產業科科長殷桂強說。

農機在新疆兵團第二師二十二團一農田裏翻曬收割後的燕麥牲畜飼草。(資料圖) 謝江林 攝

“兵團造”農機“錢”景廣闊

農業機械化的推廣,不斷提高着新疆兵團農業生產水平,也帶動農機裝備製造企業進行自主研發,不斷突破“瓶頸”,助推農業機械化“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今年棉花采摘季,新疆兵團共調集3300臺採棉機參與作業。記者發現,這其中就有150臺“兵團造”新型六行自走式打包採棉機的身影。它們在銀色棉海里大顯身手,頗受歡迎。

這些物美價廉採棉機的“家”,位於新疆北部五家渠市的新疆天鵝現代農業機械裝備有限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整機國產化率達到93%,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具有動力強、採淨率高、纖維損傷小等特點,主要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企業負責人李佔濤說,新型採棉機得到用戶高度認可,市場供不應求,產品熱銷全國。

在之前長達近20年的時間裏,具有先進技術水平的採棉機幾乎被國外壟斷,這與“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的實際不相匹配。

陳學庚表示,新型採棉機的成功研發製造,打破了國外採棉機長期壟斷中國市場的格局。“這是我國農業機械研發應用史上值得書寫的一筆。”

而在位於新疆南部鐵門關市的新疆天誠農機具製造有限公司,工人們的忙碌也沒有被辜負。

這個主要生產各類精量播種機械、整地機械和現代農業配套機具的企業,近年來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去”,在中亞打開廣闊市場。

從2014年向塔吉克斯坦出口第一臺棉花精量播種機起,該企業已向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出口各種農機具逾千臺。

“我們將以‘成爲中國精量播種機行業的引領者’爲遠景目標,爲新疆、兵團現代農業發展貢獻更大力量。”企業負責人於永良說。

從國外引進、國內購買,到自制自產,“兵團造”農機已在國內外打響名聲,“錢”景廣闊。

今年,國產採棉機成新疆棉花采摘絕對主力,佔新疆市場超八成。(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