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僑見·這裏是上海”市情體驗活動現場。範宇斌攝

中新網上海12月8日電(記者 範宇斌)“來到松江,就找到了‘上海之根’,這片土地歷史底蘊很深厚,見證了千百年來上海的崛起,也讓我讀懂了上海。”8日,僑眷、上海因果慈善公益中心理事長趙許倩雯對中新網記者說。

當日,由上海市委統戰部主辦的“僑見·這裏是上海”市情體驗活動第六場在上海舉行,參加2022上海新僑創新創業高級研修班的僑界人士一行走進上海松江雲間糧倉、廣富林文化遺址等地,探尋“上海之根”足跡。該活動旨在凝聚僑心、匯聚僑智、發揮僑力,助力上海發展,並以僑爲橋,講好中國故事。

僑界人士走進上海松江雲間糧倉。龔志萍 攝

廣富林文化遺址是上海歷史文化之根。考古發掘表明,廣富林自從距今5500年崧澤文化晚期就開始有人在此居住,此後延續數千年,有“先有廣富林,後有松江史”之說,也填補了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譜系的空白。如今,廣富林文化遺址集生態、文化、休閒、旅遊爲一體,吸引遊人來此追尋歷史之根、探求自然之態、品味文化之源、享受生活之美。

這片孕育城市脈搏和文明基因的故土是上海彰顯文化自信的價值所在。上海市普陀區僑聯常委、僑眷姜蕾第一次走進廣富林文化遺址,她拍了不少照片準備和海外僑胞分享。她告訴記者,參觀廣富林文化遺址,讓她更好地瞭解了上海從古代到近代的歷史發展進程。“對於許多‘新上海人’來說,讀懂這座城市的歷史很有必要。”

松江別稱“雲間”,雲間糧倉便因此得名,這處原爲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陸續建造的糧食倉庫和工廠,佔地面積136畝,留有60餘棟建築,如今華麗變身爲松江文創新地標、滬上網紅打卡地。啤酒博物館、雲間藝術館、雲間半畝田、創意塗鴉……僑界人士漫步其中,瞭解新中國成立以來糧食行業的發展演變,細細感受老建築的歷史韻味。

僑界人士參觀雲間糧倉。龔志萍 攝

高24米、直徑5.5米的八棟筒倉是雲間糧倉的標誌性景觀,原來這裏是供松江麪粉廠存儲原料的,如今披上了巨幅筒倉塗鴉《稻田守望者》——4位航天員行走在稻田中,手持水稻,仰望星空,蘊含的是“松江大米航天育種”的主題,吸引了僑界人士們的駐足圍觀。

來自浙江寧波的新僑餘瑩非常喜歡此般文創氛圍,十年前,她回國發展就選擇了紮根上海,在上海生活和創業十年間,她對上海的好感度不斷提升。看着眼前這處文創新地標,她談及,“我來到這裏感受到的不僅是它的歷史文化氣息,更是一種因地制宜、與時俱進的精神,經過創意改造成爲城市新的文化生態,從而產生更多的綜合價值。”

在餘瑩看來,上海包容友好的城市氛圍,讓她很快就融入其中。在上海,她很容易接收到最新最前沿的理念與思路,來提升自身企業的創新意識。“上海就像是世界瞭解中國的一扇窗,上海也引領着中國走向世界,多元文化在上海交融碰撞,讓她在上海萌發更多創業創新的想法。同時,我們也很容易將成功的案例與產品分享到更多城市。”

僑界人士參觀廣富林文化遺址。龔志萍 攝

中國僑聯新僑創新創業聯盟理事、上海市夢想加油站青年發展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王勤智說,作爲一名新僑,探尋“上海之根”足跡,對創業者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我正在從事傳統文化、非遺文化等方面的青少年素質教育內容,經常有機會帶領青少年學生參與研學活動,讓他們瞭解中華文化、上海文化,引導他們從小熱愛上海,將來助力上海發展,實現人生夢想。”

來自重慶的新僑韓江煒自2009年以來在上海創立公益組織到社會組織,再到商業公司,他一直致力於跨文化交流,幫助外國人解決社區融入、跨文化交流、創業創新等問題,助力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近期,他還積極助力外國品牌“引進來”和中國品牌“走出去”。

僑界人士座談交流現場。龔志萍 攝

以僑爲橋,參與跨文化交流,讓韓江煒不斷建立了自信心,如今他的許多外國朋友通過他漸漸瞭解了中國語言、文化和習慣,更有志同道合者成了他的合作伙伴。他告訴記者:“上海是中外青年交流的樂土,期待有更多外國人、海外僑胞來上海走走看看、追夢圓夢。”(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