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宝莲    每经编辑 魏官红    

对资本市场来说,2018年是起承转合之年。这一年,A股巨轮浩浩荡荡向前行驶,“入摩”“入富”促使资本市场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国际化;这一年,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的消息被正式宣布,预示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创新时代即将到来。

2018年3月,富士康36天“闪电”上市被视作独角兽IPO绿色通道开启的典型事件。

让好企业留在国内,是2018年资本市场的“好声音”。由此,2018年的A股发生了新的变化,市场关注点从原先的优质白马转向了科技独角兽。

为了降风险、去通道,让金融回归于服务实体的本质,2018年,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全面的资管实施细则: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旨在打破刚性兑付,化解影子银行风险,统一各领域资管业务监管标准;7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紧接着,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随后,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其配套细则对外公开征求意见。资管行业开始了阵痛转型,但进一步面对的是回归主业,服务实体,促进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入摩”“入富”是2018年A股国际化进程值得铭记的两件事。2018年6月起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2018年9月28日,A股市场被富时罗素纳入“富时新兴市场指数”,之后,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正式宣布将A股纳入其指数体系,中国权益市场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通畅。

2018年,“沪伦通”的声音渐行渐近。

2018年10月,深圳市政府率先出台了促进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并安排数百亿元的专项资金,以债权、股权两种方式入手,降低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随后,广州、北京、上海等地政策密集跟上,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为民企纾困。

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提出“特别要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研究支持民企股权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企发展支持基金”等内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随后表示,对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纾解股权质押问题的私募基金提供备案“绿色通道”。

这一年,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的消息被正式宣布。这场增量改革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并实质性地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变革。

2018年11月23日,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关于就《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就《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紧接着,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公告,公布回购意向和回购进展。这场以民企为主力发起的价值保卫战,为极不平凡的2018年完美收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