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沙晚报

村民家门口就能搭公交进城

宁乡市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初见成效,实现行政村100%通达

偏居宁乡西南部的洞庭村铺好了沥青路,开通了公交车,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搭车进城。 张禹 摄

吴敏 陈苗 张禹

一条弯弯窄窄的乡间路,提质改造成了6米宽、黑亮平整的沥青路,成为灰汤镇洞庭村群众心目当中的“最美农村路”。如今,这条新路上还令人欣喜地开通了公交车,让沿线600多户、2000多村民受益,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搭车进城。

走进这个宁乡西南部小山村,我们看到的是交通赋能给村子带来的新变化,听到的是出行便捷为村民引入的新思维。而在洞庭村发生的喜人一幕,亦是宁乡市打造对接循环、城乡一体的路网体系,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的成果体现。

公交清脆鸣笛声,点缀小山村清晨黄昏

“通畅的沥青路,崭新的公交车,整洁的农家院,流金的稻田地,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洞庭村!”说起贯通全村的道路提质改造和公交车线路的开通,洞庭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张文初喜从心头起,打开了话匣子。

作为宁乡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洞庭村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县道X014是连接村里到集镇的必经之路,而这条长约3公里的水泥路早已年久失修坑洼不平,4米宽的路面就连小轿车都难以会车通行。

村民出行都难,何谈产业发展?在宁乡市委、市政府的指引下,宁乡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支持,村民积极筹资、投劳,无偿让山让地,总共投入360多万元对道路进行改扩建,破损难行的水泥路“蝶变”成为崭新的沥青路。

令村民眼睛一亮的是,贯穿全村的新路上还设置了7个公交站,美观的公共厕所、安全的水泥护砌、垃圾分类亭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75盏太阳能路灯一到晚上就通明透亮。大伙都开心地说,以后走亲访友再也不用担心走夜路了。

“嘀嘀嘀……”伴随着清脆鸣笛声,一辆崭新的纯电公交车到站停靠,村民们有序上下,热情地相互招呼着。公交车司机文冠军今年53岁,有着32年驾龄。作为老司机的他介绍,纯电公交车有21座,可载58人,寒暑都会开空调,这条381公交线往返于流沙河镇大田方村和宁乡市汽车南站,单程约70公里,时长一个半小时左右。

据湖南宁乡花明公路运输有限公司负责人谭宇轩介绍,以前这些偏僻村子的群众想进城,需要先搭乘摩托车、小巴车到集镇,再等汽车站统一发车,不仅花费不少,耗时也要长得多,现在家门口就能搭乘公交车,早晚都有往返车次,并将视群众需求增加班次,相比之下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票价还下降30%左右。

改革为人民服务,让村民安全便捷出行

宁乡市辖区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基本形成“4+6+4+12+N”的综合交通网络格局,即4条铁路、6条高速、4条国道、12条省道、N条县乡道,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全市公路总里程为10617.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1.93公里,国省道574.131公里,县乡道963.918公里,村道8907.921公里,公路等级优良率达83%,良好的公路通行条件,为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提供了基础保障。

2013年以来,宁乡市先后对宁煤线903等5条城乡线路公交化改造。2020年以来,宁乡市交运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瑞祥多次召开“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方案研讨会”。宁乡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将此项工作纳入该市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2年重点工作之中,明确了改革思路、目标、保障措施和扶持奖励政策,做到全市上下一盘棋。

“2022年以来,宁乡出台《宁乡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实施方案》《宁乡市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实施细则》等相关文件,完成宁灰线309的城乡线路的公交化改造,实现了片区经营、集约经营的初步目标。”宁乡市交运局灰汤交管站站长胡杰介绍。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宁乡市投入近3亿元,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建成公交首末站26个,在建乡镇公交枢纽站10个,新建充电桩62个、候车亭459处,对76台农村班线车辆、503台公交车安装智能监管系统,对150台公交车进行整车电池更换。

目前,宁乡市的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初步构建了城乡一体、服务均等、串联成链、互连互通以及与周边市县区协同发展的交通格局,基本达到“城市公交全覆盖、主干线路运力足、农村客运全通达、城际公交推进快、群众出行更便捷”的良好效果,最大限度普惠于民,实现让广大农村老百姓安全便捷出行的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