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遼寧日報

音樂劇《風刃》首演講述瀋陽版“潛伏”

我省運用多種舞臺藝術形式表現“六地”紅色題材

音樂劇《風刃》演出現場。

本報記者楊競 文並攝

核心提示

音樂響起,大幕拉開,瀋陽北市場陰雲密佈,舞臺上40多名演員邊舞邊唱:“彎曲的身體,能否伸展開?昂起的頭顱,不怕受傷害。迎接幸福日子到來!等待和平,瀋陽歸來!”12月7日晚,由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瀋陽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出品,瀋陽歌舞團、瀋陽曲藝團創排演出的音樂劇《風刃》在盛京大劇院首演,這是我省首部以音樂劇的形式講述解放戰爭時期戰鬥在敵人心臟中的李年、趙煒等諸多紅色特工英雄事蹟的作品。

根據瀋陽多位紅色特工事蹟改編而成

音樂劇《風刃》深挖遼寧“六地”紅色文化資源,根據解放戰爭時期戰鬥在敵人心臟中的李年、趙煒等多位紅色特工的英雄事蹟改編而成,主要講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我黨地下工作者在瀋陽同國民黨反動派展開的驚心動魄的“潛伏”故事。

紅色特工趙煒是我黨祕密戰線上的傑出代表,被稱爲中國近代特工史上的“十大金剛”之一。在解放戰爭時期,趙煒打入國民黨軍東北保安司令部高層,絕密代號“902”。正是這個“902”,利用一道假命令,重創了敵軍,爲東北的順利解放,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關於趙煒的英雄事蹟遼寧日報於2010年9月18日用一個整版以《趙煒:設下口袋陣重創一個軍》爲題進行過報道。

《風刃》用時1小時50分鐘,共分8場,由“風起”“風雲驟變”“醉生夢死”“書劍恩仇”“心結難解”“裸露狼羣”“大義回贈”“生離死別”“革命無悔”等部分組成。舞臺上,故事曲折動人,敵人從偵聽的電波中發現我地下黨一個代號叫“風刃”的臥底,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生死較量悄然展開……透過近百名演員的演唱表演讓觀衆置身於歷史場景中,將觀衆帶入到驚心動魄的瀋陽版“潛伏”故事中。

《風刃》音樂風格鮮明、節奏強烈,韻律高低起伏,既有東北小調、古典音樂,又有搖滾樂、爵士樂,時而娓娓道來,時而高亢激昂。人物造型給人以豐富、生動、雋永的審美感受。

《風刃》立足塑造英雄城市,深挖革命史實,經過主創團隊不斷精煉和打磨,最終形成以鮮明的紅色基因、冷峻的諜戰風格爲基調,又貼合當代審美的紅色主題音樂劇。該劇既有歌劇的莊重大氣,又兼具話劇的深刻內斂和音樂劇的時尚靈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瀋陽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黨委書記蘇穎說,紅色音樂劇《風刃》是一個真實的瀋陽歷史故事的藝術再現,是一節生動的歷史課和黨性教育課,現場震撼人心,令人潸然淚下,今天的和平生活是無數個無名英雄用生命換來的,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瀋陽人對當年的英烈的敬畏油然而生,我們真的需要去更多地瞭解瀋陽,瞭解這個有歷史故事的城市。

“六地”紅色文化資源是遼寧戲劇創作的富礦

遼寧“六地”紅色文化資源是遼寧戲劇創作的富礦,如何用戲劇在尊重歷史與還原歷史中對遼寧“六地”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深入的開掘與表達?

近年來,我省對遼寧“六地”紅色文化資源進行了挖掘,在戲劇舞臺上,不斷有新劇目創作出來。比如,遼藝創排的話劇《北上》、大連話劇團的《無風地帶》、大連雜技團的雜技劇《旗幟》、大連歌舞團的《搖籃》、瀋陽評劇院的大型現代評劇《黃顯聲》以及瀋陽雜技團聯合瀋陽大學正在創排的雜技劇《先聲》、詩畫音樂劇《國之歌》等都是對遼寧“六地”紅色文化資源的深度挖掘。

話劇《北上》通過小人物串聯起大事件,突出展現了共產黨人護送著名民主人士“北上”歷程中的初心與使命,充分體現了仁人志士的家國情懷。而《無風地帶》是在中共大連地方黨史素材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和創作而來的,從一段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特定視角,展現出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羣衆爲民族獨立自由解放英勇奮鬥的光輝歷程。劇中通過夏子衿、常海陽、夏先生等人的奮鬥犧牲,歌頌了共產黨人的革命理想和英雄氣概。

雜技劇《旗幟》以雜技語彙述說百年來那些刻骨銘心、具有時代意義的歷史瞬間,讓觀衆在欣賞全新的驚險奇美舞臺藝術晚會的同時,重溫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大連歌舞團創排的《搖籃》則採用樂章式結構,以“苦難歲月”爲序,用“遠航”作尾聲,運用詩、歌、舞等多種表現方式,採用現代聲光電、視頻、多媒體等多種藝術手段,以及多時空交織的藝術手法,表達人民對黨的無限熱愛。

深入挖掘瀋陽歷史文化,將黃顯聲的英雄形象和事蹟藝術地呈現在舞臺上的現代評劇《黃顯聲》,傳遞出抗日英雄永不言敗、奮勇抗爭的勇氣和精神。而正在創排的雜技劇《先聲》、詩畫音樂劇《國之歌》等也都是以遼寧“六地”紅色文化資源爲藍本進行的創作。

針對《風刃》的這次接力挖掘,紅色文化研究學者趙懷力說,對遼寧“六地”紅色文化資源的開掘,必將產生更爲強大的精神力量。面向新時代,更具文化意識的審美表達無疑有助於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英雄形象,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

遼寧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鄭永爲說,當下,全省文藝創作緊緊圍繞遼寧“六地”展開,在戲劇創作上,深度、廣度、視角是比較鮮明的。無論是話劇、評劇,還是雜技劇、歌舞劇、音樂劇,都在戲劇的舞臺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而音樂劇《風刃》不說教,可看性極強,有成功的人物塑造,同時又兼顧了藝術性地表達,特別符合現今觀衆的觀賞需求。這讓我們再次看到遼寧舞臺藝術創作始終緊扣時代脈搏,努力挖掘本土題材進行創作,反映地域文化的良好傳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