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贵阳供电局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党建+”满足用户用好电

贵阳供电局党员突击队队员巡检地下电缆。 杨志坚 摄

杨志坚 张其琼 袁文芳

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鲜明导向,建强“党建+”新机制,通过抓实党建工作基础、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坚强电网,做优供电服务,为满足用户用好电,助力乡村振兴,为“强省会”五年行动提供有力保障。

■ 深度融合 保障用户用电

日前,伴随着贵阳电网迎峰度冬重点项目——220千伏赵斯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顺利投运,贵阳市北部地区今冬供电更稳当。

220千伏赵斯变电站是贵阳市北部电网的一座重要枢纽变电站,为观山湖区、高新区及云岩区提供电源支撑。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贵阳供电局提前规划该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

该主变投运后,该站终期规模将实现主变3台240兆伏安,承担起观山湖区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用电需求,肩负起高铁、成渝铁路、轨道交通等电铁牵引供电重任。

“项目建设期间,为克服建设难点,我们党支部组建党员攻坚突击队快速推进工程建设,确保该工程在迎峰度冬前竣工投产,实现保民生、保经济增长电力需要。”贵阳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主网项目管理科经理罗轶说。

“我们把这家企业总部从沿海发达地区争取到贵阳落地,过程十分不易,能否10天送电?”回忆起2月27日贵阳市花溪区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赵廷举的一席话,贵阳花溪供电局青岩供电所所长罗再龙思虑再三后对赵廷举说:“全力支持。”

赵廷举口中提到的项目是由主营1至100寸触摸屏(全国唯一全尺寸覆盖)的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于花溪区燕楼创新产业孵化基地投资建设的5条生产线,计划全部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超6亿元。

“之前我们开展的同等规模的业扩工程,从客户报装到最后送电一般要30天至60天,而这个工程,只用了8天。”青岩供电所配电班班长冯平说。

仅仅在制定供电方案环节,青岩供电所就已深度参与。最开始的方案是从满足长期容量需要的角度选择另外两条10千伏线路进行搭接,但是一条线路受市政管网建设延后影响,另外一条线路需要新建3公里线路才能搭接,至少需要花费2个月。

“先将现有负荷较轻的10千伏紫龙Ⅰ回线进行接入,满足客户一期用电需要。”罗再龙说。

为了快接电,青岩供电所实施了“驻家车轮战”,简单说就是成立由所长牵头5人组成的党员服务工作专班,派人每日驻点帮扶。

就以方案“敲定”这个环节来说,通过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多渠道协调,从原来最快至少3个工作日压缩到现在的一天之内。

从2月27日接到报装“指令”后,工作专班开启绿色通道,从勘察现场到制定供电方案;从现场施工、设备安装再到整定试验……最终组织带电作业,完成带电搭火,8天内,工作专班分组到现场驻守帮扶共10次。

3月8日,在工作专班每日驻点紧盯“呵护”下,一台容量为1250千伏安的变压器一次性顺利投运,为企业计划年内实现5000万以上产值提供了电源保障。

“达沃斯光电主攻智慧汽车、智慧大屏等智能化产品,是我们孵化基地首家专精特新类企业,将吸纳近百个就业岗位,如今用电有保障,他们可以放心进行产业孵化了。”贵阳花溪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宋居文说。

今年以来,“党建+基建”“党建+营销”“党建+生产”……已在贵阳供电局多个重点工作领域“开枝散叶”。仅在针对高故障线路整治,保障用户可靠用电这一项,贵阳供电局就组织党员攻坚队对高故障线路开展全面“体检”,通过139个党支部共同努力,截至11月,高故障线路条数同比降幅51.8%。

■ 创新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构建村电联建‘同心圆’、建设为民服务‘舒心电’、搭建公益帮扶‘连心桥’,我们建设的‘电亮先锋.南网驿站’是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百米”,贵阳供电局派驻贵阳市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瓦窑村驻村干部、“南网驿站”党员先锋哨哨长刘彬说。今年以来,贵阳供电局根据贵州电网公司统一安排,在瓦窑村重点打造“南网驿站”,通过红色电力网格模式签订联建协议、开展配网线路设备增容改造、开展消费帮扶、产业帮扶等惠民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11月11日,瓦窑村2022年水淹坝经济循环水产养殖项目首批4000余斤鲤鱼启动打捞作业,仅此一项就能为村集体带来近7万元收入,全村167户690人因此受惠。

曾经的瓦窑村也有过诸多困难,这里是白云区最偏远的乡村,布依族占99%。村里原有的水淹塘与用来提水灌溉的提水站因年久失修已损坏,无法使用。每年汛期洪水不单单给村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更给当地村民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去年以来,刘彬与驻村工作组对“水困”问题实际情况详尽调查后,通过“南网驿站”支部联建这一平台,将实际情况上报村委会与白云供电局牛场供电所,通过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与牛场供电所党支部书记携手策划并联动落实,瓦窑村水淹坝经济循环发展河塘治理与水产养殖两个项目在第一时间得到贵阳供电局党委大力支持,项目共计获得贵阳供电局帮扶资金30万元。

“‘南网驿站’通过党组织织网、党员联网搭建起的公益帮扶‘连心桥’,为我们以‘水淹坝’天然存在的牛困塘为基础,发展渔业养殖,带动村民增收带下了坚实基础。”瓦窑村驻村第一书记彭强说。

“水困”得到解决,发展还需产业带动。半年前,准备选取瓦窑村小寨片区投资生态种植养殖产业的贵州寰宇兴农智慧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吴康毓遇到了“基础差”这一大难题。由于该片区长期无村民居住,并没有电源点,也无水源,无法支撑包括黄金李、火龙李及红肉猕猴桃、梨树、茶园乃至后期鸡鸭鱼养殖等新型生态种植养殖基地的用电需要。

“留住企业,就等于为村民留住希望与未来。”刘彬通过“南网驿站”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十项惠民举措”之一的“用电质量更可靠”,紧急协调贵阳白云供电局投入近50万元新建1台容量为5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用“架电抽水”的方式,全力保障村生态种植养殖基地发展用电用水问题。

3月18日下午2点,随着抽水水泵嗡嗡作响,一股清水从地下200米抽出后灌向提前建好的蓄水池。整个工程共架设29基电杆、1.55公里长线路,仅用常规项目建设一半时间就完成了该项目的投运。

如今,在瓦窑村,通过水产养殖,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乡村旅游、农家乐、烧烤、休闲垂钓等一系列产业链效益正在延伸。全村通过实现了年收入140余万元的增长。通过电网升级加上无人机巡检等科技运维手段的大力使用,今年以来,为瓦窑村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同比下降5.36%,停电次数同比下降53.3%。

“从可靠供电到便捷办电、从公益帮扶到助力乡村振兴……现在,村民有任何用电需要,通过‘南网驿站’党员先锋哨,足不出村即可实现。”“南网驿站”党员先锋哨哨员、贵阳白云供电局牛场供电所所长黄蔚介绍。

截至目前,贵阳供电局已成功建成2个南网驿站,为当地的供电服务增加新载体的同时,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南网驿站”是党建与服务融合的新载体,以“红色网格”为示范打造敏捷前台,深化现代供电服务体系。通过红色电力网格模式签订联建协议、开展配网线路设备增容改造、开展消费帮扶、产业帮扶等惠民举措为群众办实事、“减”难题,为乡村振兴增色添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