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貴州日報

貴陽供電局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黨建+”滿足用戶用好電

貴陽供電局黨員突擊隊隊員巡檢地下電纜。 楊志堅 攝

楊志堅 張其瓊 袁文芳

開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南方電網貴陽供電局牢固樹立大抓基層大抓支部的鮮明導向,建強“黨建+”新機制,通過抓實黨建工作基礎、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打造堅強電網,做優供電服務,爲滿足用戶用好電,助力鄉村振興,爲“強省會”五年行動提供有力保障。

■ 深度融合 保障用戶用電

日前,伴隨着貴陽電網迎峯度冬重點項目——220千伏趙斯變電站3號主變擴建工程順利投運,貴陽市北部地區今冬供電更穩當。

220千伏趙斯變電站是貴陽市北部電網的一座重要樞紐變電站,爲觀山湖區、高新區及雲巖區提供電源支撐。爲滿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求,貴陽供電局提前規劃該站3號主變擴建工程。

該主變投運後,該站終期規模將實現主變3臺240兆伏安,承擔起觀山湖區居民生活、企業生產用電需求,肩負起高鐵、成渝鐵路、軌道交通等電鐵牽引供電重任。

“項目建設期間,爲克服建設難點,我們黨支部組建黨員攻堅突擊隊快速推進工程建設,確保該工程在迎峯度冬前竣工投產,實現保民生、保經濟增長電力需要。”貴陽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主網項目管理科經理羅軼說。

“我們把這家企業總部從沿海發達地區爭取到貴陽落地,過程十分不易,能否10天送電?”回憶起2月27日貴陽市花溪區工業園區服務中心辦公室副主任趙廷舉的一席話,貴陽花溪供電局青巖供電所所長羅再龍思慮再三後對趙廷舉說:“全力支持。”

趙廷舉口中提到的項目是由主營1至100寸觸摸屏(全國唯一全尺寸覆蓋)的貴州達沃斯光電有限公司,於花溪區燕樓創新產業孵化基地投資建設的5條生產線,計劃全部投產後將實現年產值超6億元。

“之前我們開展的同等規模的業擴工程,從客戶報裝到最後送電一般要30天至60天,而這個工程,只用了8天。”青巖供電所配電班班長馮平說。

僅僅在制定供電方案環節,青巖供電所就已深度參與。最開始的方案是從滿足長期容量需要的角度選擇另外兩條10千伏線路進行搭接,但是一條線路受市政管網建設延後影響,另外一條線路需要新建3公里線路才能搭接,至少需要花費2個月。

“先將現有負荷較輕的10千伏紫龍Ⅰ回線進行接入,滿足客戶一期用電需要。”羅再龍說。

爲了快接電,青巖供電所實施了“駐家車輪戰”,簡單說就是成立由所長牽頭5人組成的黨員服務工作專班,派人每日駐點幫扶。

就以方案“敲定”這個環節來說,通過工作專班集中辦公,多渠道協調,從原來最快至少3個工作日壓縮到現在的一天之內。

從2月27日接到報裝“指令”後,工作專班開啓綠色通道,從勘察現場到制定供電方案;從現場施工、設備安裝再到整定試驗……最終組織帶電作業,完成帶電搭火,8天內,工作專班分組到現場駐守幫扶共10次。

3月8日,在工作專班每日駐點緊盯“呵護”下,一臺容量爲1250千伏安的變壓器一次性順利投運,爲企業計劃年內實現5000萬以上產值提供了電源保障。

“達沃斯光電主攻智慧汽車、智慧大屏等智能化產品,是我們孵化基地首家專精特新類企業,將吸納近百個就業崗位,如今用電有保障,他們可以放心進行產業孵化了。”貴陽花溪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宋居文說。

今年以來,“黨建+基建”“黨建+營銷”“黨建+生產”……已在貴陽供電局多個重點工作領域“開枝散葉”。僅在針對高故障線路整治,保障用戶可靠用電這一項,貴陽供電局就組織黨員攻堅隊對高故障線路開展全面“體檢”,通過139個黨支部共同努力,截至11月,高故障線路條數同比降幅51.8%。

■ 創新服務 助力鄉村振興

“構建村電聯建‘同心圓’、建設爲民服務‘舒心電’、搭建公益幫扶‘連心橋’,我們建設的‘電亮先鋒.南網驛站’是服務鄉村振興最後一百米”,貴陽供電局派駐貴陽市白雲區牛場布依族鄉瓦窯村駐村幹部、“南網驛站”黨員先鋒哨哨長劉彬說。今年以來,貴陽供電局根據貴州電網公司統一安排,在瓦窯村重點打造“南網驛站”,通過紅色電力網格模式簽訂聯建協議、開展配網線路設備增容改造、開展消費幫扶、產業幫扶等惠民舉措助力鄉村振興。

11月11日,瓦窯村2022年水淹壩經濟循環水產養殖項目首批4000餘斤鯉魚啓動打撈作業,僅此一項就能爲村集體帶來近7萬元收入,全村167戶690人因此受惠。

曾經的瓦窯村也有過諸多困難,這裏是白雲區最偏遠的鄉村,布依族佔99%。村裏原有的水淹塘與用來提水灌溉的提水站因年久失修已損壞,無法使用。每年汛期洪水不單單給村裏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0餘萬元,更給當地村民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

去年以來,劉彬與駐村工作組對“水困”問題實際情況詳盡調查後,通過“南網驛站”支部聯建這一平臺,將實際情況上報村委會與白雲供電局牛場供電所,通過村委會黨支部書記與牛場供電所黨支部書記攜手策劃並聯動落實,瓦窯村水淹壩經濟循環發展河塘治理與水產養殖兩個項目在第一時間得到貴陽供電局黨委大力支持,項目共計獲得貴陽供電局幫扶資金30萬元。

“‘南網驛站’通過黨組織織網、黨員聯網搭建起的公益幫扶‘連心橋’,爲我們以‘水淹壩’天然存在的牛困塘爲基礎,發展漁業養殖,帶動村民增收帶下了堅實基礎。”瓦窯村駐村第一書記彭強說。

“水困”得到解決,發展還需產業帶動。半年前,準備選取瓦窯村小寨片區投資生態種植養殖產業的貴州寰宇興農智慧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吳康毓遇到了“基礎差”這一大難題。由於該片區長期無村民居住,並沒有電源點,也無水源,無法支撐包括黃金李、火龍李及紅肉獼猴桃、梨樹、茶園乃至後期雞鴨魚養殖等新型生態種植養殖基地的用電需要。

“留住企業,就等於爲村民留住希望與未來。”劉彬通過“南網驛站”向社會公開承諾的“十項惠民舉措”之一的“用電質量更可靠”,緊急協調貴陽白雲供電局投入近50萬元新建1臺容量爲50千伏安的配電變壓器,用“架電抽水”的方式,全力保障村生態種植養殖基地發展用電用水問題。

3月18日下午2點,隨着抽水水泵嗡嗡作響,一股清水從地下200米抽出後灌向提前建好的蓄水池。整個工程共架設29基電杆、1.55公里長線路,僅用常規項目建設一半時間就完成了該項目的投運。

如今,在瓦窯村,通過水產養殖,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鄉村旅遊、農家樂、燒烤、休閒垂釣等一系列產業鏈效益正在延伸。全村通過實現了年收入140餘萬元的增長。通過電網升級加上無人機巡檢等科技運維手段的大力使用,今年以來,爲瓦窯村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同比下降5.36%,停電次數同比下降53.3%。

“從可靠供電到便捷辦電、從公益幫扶到助力鄉村振興……現在,村民有任何用電需要,通過‘南網驛站’黨員先鋒哨,足不出村即可實現。”“南網驛站”黨員先鋒哨哨員、貴陽白雲供電局牛場供電所所長黃蔚介紹。

截至目前,貴陽供電局已成功建成2個南網驛站,爲當地的供電服務增加新載體的同時,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南網驛站”是黨建與服務融合的新載體,以“紅色網格”爲示範打造敏捷前臺,深化現代供電服務體系。通過紅色電力網格模式簽訂聯建協議、開展配網線路設備增容改造、開展消費幫扶、產業幫扶等惠民舉措爲羣衆辦實事、“減”難題,爲鄉村振興增色添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