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扫码阅读更多内容

三月畈,四十年前,舒城县五显镇上河村的一块围河造田整出来的一块田地,足足有二百多亩。

接待我们的村书记叫李大潮,五十多岁,几十年的基层村支书生涯,练就了他的精干聪慧和过人胆识。

李大潮说,这三月畈原是个荒废的河滩,1971年3月,大伙儿自发开展围河造田运动,历时一年,硬生生把这个河滩改造为几百亩的良田。第二年就多打粮食二十多万斤,家家户户吃上了饱饭。改造这河滩的运动发生在三月,人们便把这里称为三月畈。

从此,三月畈成为当地村民的粮仓,人们呵护着这片土地,精耕细作,养育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粮食是村民的命根子。自三月畈改造为良田后,当地村民倍感振奋,带着心中的虔诚种粮、惜粮,他们把所有的感情融进了三月畈。

说起三月畈当年种粮的劲头,八十多岁的村民李天军记忆犹新。

刚过完年,大伙儿就开始备耕。元宵节前后,正是 “七九六十三,路边行人把衣单”的时节。他们把农家的草、土还有粪便,一担担挑到田间地头,开始烧“火粪”。田野袅袅炊烟,稻草的清香弥漫田间地头。

烧“火粪”,一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二是烧死田里的害虫虫卵。然后开始整田,一畦一畦地,如“井”字,被称为秧田,如豆腐般细嫩。接着,洒下冒着白尖嫩头的稻种。要不了几天,秧苗就开始从泥中探出脑袋,春风一起,秧苗就绿油油了。

清明谷雨后,秧苗长得差不多了,开始插秧。

插秧非常辛苦,为了赶季节,村民们往往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先从秧田里拔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当天有足够的秧栽。早晨七八点钟挑到水田里去插秧,弓着腰,一弯就是好几个小时,偶尔直起身,感觉腰都要断了。到了中午,水都被晒烫了,人下到田里,烫脚。

秧苗插好后,施肥、薅草、放水、打虫,每一道工序都繁琐又艰辛。

然后是割稻,湿热的天气里,大汗淋漓,一手紧握稻秆根部,一手挥出镰刀,一不小心,或者贪多求快,手指肚就会被镰刀划过。

掳稻、捆稻、脱粒、晒粮……农民们与天斗、与地斗,好不容易把粮食运到家。这时候,可不能放开肚皮大吃大喝,大人们计算着,要交国家的公粮,要留下明年的稻种,下半年少吃干的、多吃稀的,再搭一些瓜菜红薯,全家差不多能混个半饥不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忆起当年的情形,李大潮很感慨,“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珍惜粮食,即使一粒饭掉落在地,也被要求捡起吃下。父辈们吃过了太多的苦,刻骨铭心的饥荒,是他们共同的记忆。”

后来,三月畈荒废了,曾经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年轻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只有留守在家的老人,还在下田耕田,继续那熟悉的耕作。一辈子忙碌在土地上,他们舍不得田地抛荒。

李大潮,这位土生土长的村书记,也曾为此彷徨。他想劝农民回来种田,但实在找不到好的理由。他知道,这块土地,是在过去围湖造田时,硬在一片荒滩上造出来的,土地非常贫瘠;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被切割成小块分给几百户家庭,更难产生效益;加上村民住得离这土地都非常远,难以激发大家的种粮积极性。进城务工,不管干点什么活儿,也比一家人都守着一亩三分地强呀。这经济效益,谁都算得明白。

但身为村里的带头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暗定决心,一定要积极克服困难,为这块土地找条出路。他召开全体村民大会,鼓励大家集思广益,就如何开发利用这块土地献计献策。

农民是纯朴的,虽然在外历练了很多,回到故土,还是对乡土、对庄稼充满特别的感情。讲起粮食的重要性,几个村民的分析还很有见地。村民刘光成说:“生命健康是人这一辈子前面那个‘1’,粮食则是生命健康前面那个‘1’,生命是大自然这一切的‘饭’,粮食则是生命的‘饭’。悠悠万事,唯饭为大,饭的问题是根本问题。”刚回乡的大学生也表达了自己的见解:“现在不少人更关注城市的繁荣、关注现代化,其实我们还应关注农业农村。还有这么多农民,农业是巨变开始的‘零号’因子。农业兴了,有饭吃了,人心才能安,百业才能兴。”

他们达成了共识:坚信土地、坚信劳动是这世上种种幸福创造的源头,不能让先辈用辛劳和汗水改造的良田如此荒废,要积极改造利用,创造最大的效益,为村民带来最大的收入。

李大潮集合大家的意见,心里有了初步方案。

白晃晃的日光下,一百多个大棚层层叠叠地铺开,整齐划一,威武雄壮。安营扎寨的大棚,如枕戈待旦的将士,随时准备打退来犯敌人的进攻。大棚上冒出的一团团雾气,好似传递战争的烽火信号。

大棚有一扇小门,我们低头跨进去,一团热浪扑面而来。令人惊诧和感动的是,三五个上了年纪的农民正在里面忙着采摘和锄草,汗水湿透了头上包着的手巾。

大棚里各种果蔬可着劲儿生长,芦子、丝瓜、西兰花、黄瓜、茄子……一个比一个长得艳,一个比一个长得旺。市场里常见的茄子,最多长到筷子高。但在这里可不一样,郁郁葱葱,几乎和人差不多高。李大潮用手比划着说:“这茄子,从三四月份,一直采摘到十月下霜,一棵茄子就能摘近百斤,收益五百多元。”

大棚尽头搭了一个凉亭,几十名工人正在包装,蔬果们被分门别类,一箱箱装好。外面停了许多货车,将一箱箱果蔬运送到全国各地。

这就是三月畈凤凰涅槃的现状。

那次与村民讨论后,李大潮坐不住了,他知道这块土地特质上并不适合种水稻,因为是围河造的田块,土质相当贫瘠,当年花费巨大投资所种的庄稼,亩产量并不高。思量再三,又多方请教专家,最终在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动下,村里整合资金七百多万元,建设大棚,种植各种瓜果蔬菜。

有村民不解,不是讲种粮食吗,怎么又建起大棚种杂七杂八的菜了?李大潮掰着指头向大家解释:“我们讲因地制宜,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这土地更适合瓜果蔬菜,我们就种瓜果蔬菜。瓜果蔬菜种得好,产值高,咱们村民得实惠,村里也有了收入,这其实也是缓解粮食问题。”村民们听了,心服口服。

“我们把一切条件准备好,包括一百多个大棚、三公里长的沟渠、灌水的电动化设备、通往大棚的硬化道路,与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然后邀请在县城长期从事大棚种植的专家李军拎包入驻,从事大棚种植生产。”李大潮自豪万丈。

每天晨曦初露,李军和他的团队成员就早早起床,一个接一个地观察大棚:长得怎么样?有没有病虫害?哪些需要浇水?哪些需要施肥?哪些瓜果可以采摘了?他像陪护小孩一样精心照料着蔬果枝丫。看着它们郁郁葱葱的样子,李军欣慰地笑了。

李军从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与村委会签订了协议,按照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每年要付给村里近30万元承包费;村里刚刚脱贫的三十多户村民每天在大棚里忙活,每年要支付每位村民两万多元的工资。他要对得起村里对他的信任:“这大棚七百多万元的投资,是党和政府鼓励村民发家致富的引子钱啊。这份事业,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夕阳西下,李军和李大潮兄弟般坐在大棚下的小渠边,规划着未来的发展前景。落日的余晖,映得两人的脸庞红红的,他们捧起眼前这汩汩的渠水,洗洗脸又喝一口,享受一丝丝甘甜。

未来的路,如这三月畈的起起伏伏,不得而知。但我们相信,坚守初心,一定百川归海、走向敞亮畅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