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安徽日報

掃碼閱讀更多內容

三月畈,四十年前,舒城縣五顯鎮上河村的一塊圍河造田整出來的一塊田地,足足有二百多畝。

接待我們的村書記叫李大潮,五十多歲,幾十年的基層村支書生涯,練就了他的精幹聰慧和過人膽識。

李大潮說,這三月畈原是個荒廢的河灘,1971年3月,大夥兒自發開展圍河造田運動,歷時一年,硬生生把這個河灘改造爲幾百畝的良田。第二年就多打糧食二十多萬斤,家家戶戶喫上了飽飯。改造這河灘的運動發生在三月,人們便把這裏稱爲三月畈。

從此,三月畈成爲當地村民的糧倉,人們呵護着這片土地,精耕細作,養育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糧食是村民的命根子。自三月畈改造爲良田後,當地村民倍感振奮,帶着心中的虔誠種糧、惜糧,他們把所有的感情融進了三月畈。

說起三月畈當年種糧的勁頭,八十多歲的村民李天軍記憶猶新。

剛過完年,大夥兒就開始備耕。元宵節前後,正是 “七九六十三,路邊行人把衣單”的時節。他們把農家的草、土還有糞便,一擔擔挑到田間地頭,開始燒“火糞”。田野裊裊炊煙,稻草的清香瀰漫田間地頭。

燒“火糞”,一是增加土壤的有機質,二是燒死田裏的害蟲蟲卵。然後開始整田,一畦一畦地,如“井”字,被稱爲秧田,如豆腐般細嫩。接着,灑下冒着白尖嫩頭的稻種。要不了幾天,秧苗就開始從泥中探出腦袋,春風一起,秧苗就綠油油了。

清明穀雨後,秧苗長得差不多了,開始插秧。

插秧非常辛苦,爲了趕季節,村民們往往凌晨三四點就起牀,先從秧田裏拔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當天有足夠的秧栽。早晨七八點鐘挑到水田裏去插秧,弓着腰,一彎就是好幾個小時,偶爾直起身,感覺腰都要斷了。到了中午,水都被曬燙了,人下到田裏,燙腳。

秧苗插好後,施肥、薅草、放水、打蟲,每一道工序都繁瑣又艱辛。

然後是割稻,溼熱的天氣裏,大汗淋漓,一手緊握稻稈根部,一手揮出鐮刀,一不小心,或者貪多求快,手指肚就會被鐮刀劃過。

擄稻、捆稻、脫粒、曬糧……農民們與天鬥、與地鬥,好不容易把糧食運到家。這時候,可不能放開肚皮大喫大喝,大人們計算着,要交國家的公糧,要留下明年的稻種,下半年少喫乾的、多喫稀的,再搭一些瓜菜紅薯,全家差不多能混個半飢不飽。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憶起當年的情形,李大潮很感慨,“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珍惜糧食,即使一粒飯掉落在地,也被要求撿起喫下。父輩們喫過了太多的苦,刻骨銘心的饑荒,是他們共同的記憶。”

後來,三月畈荒廢了,曾經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年輕農民紛紛外出打工。只有留守在家的老人,還在下田耕田,繼續那熟悉的耕作。一輩子忙碌在土地上,他們捨不得田地拋荒。

李大潮,這位土生土長的村書記,也曾爲此彷徨。他想勸農民回來種田,但實在找不到好的理由。他知道,這塊土地,是在過去圍湖造田時,硬在一片荒灘上造出來的,土地非常貧瘠;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又被切割成小塊分給幾百戶家庭,更難產生效益;加上村民住得離這土地都非常遠,難以激發大家的種糧積極性。進城務工,不管幹點什麼活兒,也比一家人都守着一畝三分地強呀。這經濟效益,誰都算得明白。

但身爲村裏的帶頭人、一名老共產黨員,他暗定決心,一定要積極克服困難,爲這塊土地找條出路。他召開全體村民大會,鼓勵大家集思廣益,就如何開發利用這塊土地獻計獻策。

農民是純樸的,雖然在外歷練了很多,回到故土,還是對鄉土、對莊稼充滿特別的感情。講起糧食的重要性,幾個村民的分析還很有見地。村民劉光成說:“生命健康是人這一輩子前面那個‘1’,糧食則是生命健康前面那個‘1’,生命是大自然這一切的‘飯’,糧食則是生命的‘飯’。悠悠萬事,唯飯爲大,飯的問題是根本問題。”剛回鄉的大學生也表達了自己的見解:“現在不少人更關注城市的繁榮、關注現代化,其實我們還應關注農業農村。還有這麼多農民,農業是鉅變開始的‘零號’因子。農業興了,有飯喫了,人心才能安,百業才能興。”

他們達成了共識:堅信土地、堅信勞動是這世上種種幸福創造的源頭,不能讓先輩用辛勞和汗水改造的良田如此荒廢,要積極改造利用,創造最大的效益,爲村民帶來最大的收入。

李大潮集合大家的意見,心裏有了初步方案。

白晃晃的日光下,一百多個大棚層層疊疊地鋪開,整齊劃一,威武雄壯。安營紮寨的大棚,如枕戈待旦的將士,隨時準備打退來犯敵人的進攻。大棚上冒出的一團團霧氣,好似傳遞戰爭的烽火信號。

大棚有一扇小門,我們低頭跨進去,一團熱浪撲面而來。令人驚詫和感動的是,三五個上了年紀的農民正在裏面忙着採摘和鋤草,汗水溼透了頭上包着的手巾。

大棚裏各種果蔬可着勁兒生長,蘆子、絲瓜、西蘭花、黃瓜、茄子……一個比一個長得豔,一個比一個長得旺。市場裏常見的茄子,最多長到筷子高。但在這裏可不一樣,鬱鬱蔥蔥,幾乎和人差不多高。李大潮用手比劃着說:“這茄子,從三四月份,一直採摘到十月下霜,一棵茄子就能摘近百斤,收益五百多元。”

大棚盡頭搭了一個涼亭,幾十名工人正在包裝,蔬果們被分門別類,一箱箱裝好。外面停了許多貨車,將一箱箱果蔬運送到全國各地。

這就是三月畈鳳凰涅槃的現狀。

那次與村民討論後,李大潮坐不住了,他知道這塊土地特質上並不適合種水稻,因爲是圍河造的田塊,土質相當貧瘠,當年花費巨大投資所種的莊稼,畝產量並不高。思量再三,又多方請教專家,最終在扶貧和鄉村振興政策的推動下,村裏整合資金七百多萬元,建設大棚,種植各種瓜果蔬菜。

有村民不解,不是講種糧食嗎,怎麼又建起大棚種雜七雜八的菜了?李大潮掰着指頭向大家解釋:“我們講因地制宜,適合種什麼就種什麼。這土地更適合瓜果蔬菜,我們就種瓜果蔬菜。瓜果蔬菜種得好,產值高,咱們村民得實惠,村裏也有了收入,這其實也是緩解糧食問題。”村民們聽了,心服口服。

“我們把一切條件準備好,包括一百多個大棚、三公里長的溝渠、灌水的電動化設備、通往大棚的硬化道路,與村民簽訂土地流轉協議,然後邀請在縣城長期從事大棚種植的專家李軍拎包入駐,從事大棚種植生產。”李大潮自豪萬丈。

每天晨曦初露,李軍和他的團隊成員就早早起牀,一個接一個地觀察大棚:長得怎麼樣?有沒有病蟲害?哪些需要澆水?哪些需要施肥?哪些瓜果可以採摘了?他像陪護小孩一樣精心照料着蔬果枝丫。看着它們鬱鬱蔥蔥的樣子,李軍欣慰地笑了。

李軍從不敢有絲毫懈怠,他與村委會簽訂了協議,按照投資額的一定比例,每年要付給村裏近30萬元承包費;村裏剛剛脫貧的三十多戶村民每天在大棚裏忙活,每年要支付每位村民兩萬多元的工資。他要對得起村裏對他的信任:“這大棚七百多萬元的投資,是黨和政府鼓勵村民發家致富的引子錢啊。這份事業,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夕陽西下,李軍和李大潮兄弟般坐在大棚下的小渠邊,規劃着未來的發展前景。落日的餘暉,映得兩人的臉龐紅紅的,他們捧起眼前這汩汩的渠水,洗洗臉又喝一口,享受一絲絲甘甜。

未來的路,如這三月畈的起起伏伏,不得而知。但我們相信,堅守初心,一定百川歸海、走向敞亮暢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