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根據“新十條”要求,對風險區劃定和管理、核酸檢測、隔離方式、保障羣衆就醫購藥需求、老年人疫苗接種、重點人羣健康管理、社會正常運轉、涉疫安全保障和學校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出了進一步的優化要求。

與此同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就“新十條”出臺的背景、防控措施優化重點等熱點問題作出權威解讀。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十條”內容明確重點保護人羣的個性化措施。對於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提出發動全社會力量參與動員老年人接種。更加強調重點人羣健康情況摸底及分類管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底”和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

“中國的新冠病毒疫苗非常安全,接種以後獲益遠大於風險。”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鄭忠偉介紹。在此背景下,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政府與醫療AI領軍企業鷹瞳科技達成合作,結合自身轄區特色和基層醫療資源實際分佈,推出了“60歲以上老人接種疫苗贈送體檢篩查”的惠民舉措。

病毒致病力減弱,特殊人羣重點保護

“堅持走小步、不停步,主動優化完善防控政策,是我國疫情防控的一條重要經驗。”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指出,“當前形勢下,新冠病毒變異株的致病力和毒力明顯減弱,我國全人羣疫苗完全接種率已超過90%,羣衆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明顯提升,這些都爲政策調整提供了條件。”

“新十條”優化措施是針對當前我國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特點、疫情流行特徵,通過對疫情形勢動態的研判,對現行防控措施的成效評價等,綜合考慮後作出的判斷。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強調,“這十條措施是爲了持續提高防控的科學精準水平,執行中要堅決糾正簡單化、‘一刀切’,不搞層層加碼。”

“近三年來,我們不斷調整優化防控措施,每一次優化都是十分審慎的。建立在此前防控實踐的基礎上,根據實踐發現的問題,深入研究論證;每一次優化都是強調更加科學精準,聚焦病毒特性、國際國內疫情形勢和國內外防控策略變化,因時因勢進行調整;每一次優化都是爲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羣衆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更好地爲老年人、嬰幼兒等重點人羣提供保障。”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說。

梁萬年分析認爲,目前的新冠病毒特性方面更加溫和,重症和死亡比例明顯下降。因此,“新十條”尤其對老年人疫苗接種、重點人羣健康管理、社會正常運轉、涉疫安全保障和學校疫情防控等工作,提出進一步的優化要求。

“當前需要特別關注的是病毒的變異、重症和死亡的情況,要嚴防出現醫療資源擠兌等問題,這些方面我國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有些措施也在進一步加強。”梁萬年強調,“我國一直在密切關注病毒和疾病的變化,邊防控、邊調整、邊加強能力建設,一直在研究防控策略調整的條件,持續因時因勢動態優化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尋找最佳的防控方案。”

在具體措施方面,他指出:一是加強疫苗接種,特別是老年人羣疫苗接種;二是加強藥物的研發、生產、儲備,滿足患者用藥需求;三是持續監測病毒變異情況;四是優化完善醫療救治方案和資源準備,比如分級診療方案落地的相關政策和救治設備、物資、人力資源的準備等;五是強化基層能力建設,充實基層的專業防控和救治力量,加強居民的健康監測和管理;六是強化重點場所、重點人羣的保護,對醫院、養老院、福利院、托幼機構、中小學等重點機構的人員密集情況要加強管理,強化對老年人等脆弱人羣的保護;七是提升個人的健康意識。

老年人接種疫苗獲益大於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十條”內容明確重點保護人羣的個性化措施。對於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提出發動全社會力量參與動員老年人接種。“中國的新冠病毒疫苗非常安全,接種以後獲益遠大於風險。”鄭忠偉說。

鄭忠偉進一步分析稱,“我國新冠病毒疫苗對老年人非常安全。國內已經接種了34億劑次,向境外提供了20多億劑次。中國疾控中心的不良反應監測情況表明,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與我們常年接種的其他疫苗的安全性是相當的,老年人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還略低於年輕人。全球有30多個國家的政府首腦和元首接種了我國的疫苗,都很安全。全球60歲以上的人接種中國新冠疫苗超過10億劑次,均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

據悉,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重症和死亡的風險更高。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表示,60歲以上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後引發重症的危險人羣,特別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更是重症的高危人羣。在臨牀當中,有基礎病,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腫瘤、慢性腎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人羣,感染新冠病毒以後引發重症的風險更高。

此外,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老年醫學科專家張存泰教授、餘維巍副教授通過《華夏時報》建議:“在無疫苗禁忌症的情況下,老年人考慮積極接種新冠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相關疫苗。”

根據《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除以下四類老年人,均推薦接種新冠疫苗。

一類是,既往接種疫苗時發生過嚴重過敏反應,如過敏性休克、喉頭水腫(不包括食物或藥物等過敏和非發作期蕁麻疹);二類是,急性感染性疾病處於發熱階段暫緩接種;三類是,嚴重的慢性疾病(如腫瘤化療、高血壓、冠心病、自身免疫性神經系統疾病進展期、癲癇等)處於急性發作期暫緩接種;四類是,患嚴重疾患、失能,預期生存期有限的老年人。

對於以上不宜接種疫苗的四類人羣,張存泰表示,“建議通過均衡飲食、適當運動、充足睡眠等方式提高免疫力,注意加強物理防禦,如勤洗手、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減少感染機會。”

社會各方共同推進老年人接種

針對如何進一步加快老年人的接種,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於11月29日印發了《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各地堅持以60歲以上老年人爲重點,進一步壓實屬地責任,加大組織和社會動員力度,努力提升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60歲以上人羣疫苗第一劑接種率已超過90%,但還需要繼續做好60—79歲,特別是80歲以上人羣全程接種和加強免疫工作。

相關部門公開回應表示,中國老年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處於失能和半失能狀態,爲了能夠讓他們更加方便的接種疫苗,在加強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方案中,對優化預防接種服務、細化各項服務措施作出了安排。

在此背景下,社會各方力量共同行動,以政企合作、科普入戶、上門接種等方式,推進全國各地老年人的新冠疫苗接種。

據悉,南京市衛健委聯合玄武區衛健委、中山陵園管理局,將流動疫苗接種車開到了市民的家門口,並帶着市區疾控專家和鼓樓醫院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老年醫學科、腫瘤內科等多位專家坐診,方便更多人羣前來諮詢接種。全部接種點有序落實“有駐點醫務人員值守、有急救藥品設備保障、有120急救車轉運患者、有二級以上醫院救治綠色通道”的“四有”要求,嚴格執行“三查七對一驗證”的疫苗掃碼接種制度。安排工作經驗豐富、對老年人常見病診療工作熟悉的醫務人員參與接種和醫療保障工作,老年人接種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而在廈門,翔安區政府與醫療AI領軍企業鷹瞳科技達成合作,結合自身轄區特色和基層醫療資源實際分佈,推出了“60歲以上老人接種疫苗贈送體檢篩查”的惠民舉措。該舉措不僅顯著提高了當地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同時還爲超過兩萬老年人開展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健康風險篩查。

“通過開展這項活動,老年人過來接種的意願進一步得到了提高,活動開展一週,老年人的疫苗接種率就提高了十個百分點,同時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和健康風險的篩查就已經累計完成了將近2000人。”翔安區衛健局項目專班負責人陳維超表示。

此外,“新十條”還提出加強重點人羣健康情況摸底及分類管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底”和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摸清轄區內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腎病、腫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推進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對此,鷹瞳科技方面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我國慢性病患病人數多達數億,其中糖尿病患者有1.4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有3.3億,但是由於疾病知曉率低,大約一半左右的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病,其中不少是老年人。希望通過這樣的項目,能幫助政府加快老年人疫苗接種,同時儘快定位風險人羣,精準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加大對重點人羣的保護。”

據介紹,自2021年8月3日至2021年11月23日,該項目已總計篩查20000多人。在篩查中發現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裂孔、靜脈阻塞、老年性黃斑病變、青光眼疑似等需要立即就醫的重大健康風險患者100多人,其中最年輕的只有32歲;發現高風險健康風險患者4000多人,爲患者及時發現病情、積極干預和儘早就醫爭取了時間。項目的開展,幫助老百姓進行疾病早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降低個人醫保費用和整體衛生支出都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