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CE認證主要分測試和審覈兩部分,主要對應做實驗和寫報告方面工作,所需時間各佔整個流程的一半。

在出口產品運抵歐洲之前,它們還剩“最後一里路”。

西井科技是一家位於上海的科技企業。今年年初,該企業從歐洲客戶處接到了自動駕駛產品的部署需求。儘管是在封閉的港口場景應用,但Q-Truck自動駕駛產品要在當地部署,這意味着該公司必須儘快把產品出口到歐洲。

“當時我們瞭解到,在必要出口程序之中,我們需要獲取歐盟CE認證,這是出口的必要條件。”西井科技產品經理陳葉浪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說道,“按計劃,產品就要在7月部署使用了。如果不能及時獲得認證,將影響公司後續歐洲市場的整體推廣。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們當時的認證被耽誤許久,不過好在在6月初就拿到了。”

對此,CE認證行業從業人士徐晨對市場變化感受頗深。 “我有一個賣加熱產品的客戶,之前爲他們做CE認證的時間差不多是兩個月,他現在要求把認證時間儘可能壓縮10%~20%。”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縮短驗證時間,無疑爲CE認證機構帶來了較大挑戰。“現在我們負責認證的員工都不得不加班工作。”徐晨說。

不過,雖然現在的工作時間緊、任務重,但徐晨也表示理解,“CE認證是中國企業對歐出口的‘護照’,是需要在通關時提供的必要材料之一。如果出口貨物已在海關,但並未取得CE認證材料,歐盟海關將其處罰,或直接退回出口商品。”

根據歐盟規定,只有符合歐盟規則、帶有CE標誌的產品才能投放到歐洲經濟區(EEA)市場,這代表在EEA銷售的產品已經過評估,符合高安全、健康和環境保護要求。

在徐晨看來,一般大家關注中企對歐出口,大多關注的是出口總額多少、增速多少,什麼樣的商品好賣。由於CE認證是to B的生意,這個生意很容易就被公衆忽略了,“根據歐盟法律法規,但凡涉及到對歐出口的外貿企業,其實都需要出具符合歐盟CE認證法律法規的文件。CE認證是歐盟的強制性規定,中企對歐商品出口市場多大,CE認證的市場便有多大。”

進入歐洲市場的護照”

隨着中國對歐商品出口日漸增多,CE認證這個不爲人知的行業逐漸浮出水面。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與歐盟貿易總值爲4.68萬億元,增長8.1%,佔我國外貿總值的13.5%。“粗略估算,這幾個月我們業務總量也比往年增加了不少。”徐晨說。

同在CE認證行業的從業人員劉琳也對此感同身受。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CE認證業務增長,與中企對歐出口情況密切相關的。像最近浙江等省份對歐商品出口激增,就帶火了一波CE認證的訂單。”

在前述兩位受訪者看來,從細分行業來看,近期在歐洲大賣的取暖電器、新能源產品——如電熱毯、熱泵、光伏,正是拉動CE認證的訂單的主要動力。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是歐洲空氣源熱泵進口來源第一大國,佔比高達60%。市場研究機構Infolink據海關總署數據測算,今年一到三季度,歐洲市場共自中國進口67.8吉瓦的光伏組件,同比增長121%。

在出口情況以外,歐盟政府機構及相關行業對進口商品安全性的考量,則是影響CE認證需求的另一因素。一般而言,對安全性要求越高的行業,對CE認證要求更爲複雜。

“例如,醫療器械行業不僅需要做CE認證審覈,根據新發布的歐盟MDR法規,還需要對產品進行測試,還要得到歐盟授權代表等。整個認證週期大約需要12~24個月,同時對配套廠商也需要符合認證。”徐晨說。

隨着CE認證業務日趨火爆,對歐出口商也面臨着一些問題:能不能找到CE認證企業,這樣的服務會不會漲價?

陳葉浪便回憶道,好在公司未雨綢繆,很早就之前就已找到了做CE認證的機構,不然整個過程可能還要再推後幾個月。

徐晨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市場對CE認證需求增加,但其實這一服務的價格沒有太大變化,“價格主要還是由認證產品決定的。”他說,“我們提供的服務一般是針對系列產品的。比如,一個產品做了一個CE認證,那麼這一系列的產品就都不用再做了。根據CE不同指令安全要求,證書有效期內可一直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CE認證市場並不是一個“標品”市場,這意味着,如果同樣的產品在不同的認證機構做CE認證,可能價錢是不一樣的。比如,同一種產品,有些企業做CE認證服務可能只需要幾千塊錢,而換了一家則需要上萬元。

“市場上有很多種類的CE認證服務單位,必須要按照法規和標準的要求進行認證。不同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及不同認證機構收費標準不同。這一差異性來自認證機構的管理方式、運營情況、規模大小及品牌知名度。”他說。

CE認證:如何做,容易疏漏什麼?

一般而言,CE認證主要分測試和審覈兩部分,主要對應做實驗和寫報告方面工作,所需時間各佔整個流程的一半。

在劉琳看來,CE認證過程大多遵循既定程序。客戶填寫申請表,提供樣品,及說明書、合規證書等一系列材料,之後便啓動CE認證。測試合格結果出來後,測試機構先發送證書草稿確認,後提供正式版認證證明。“在最快的情況下,測試工作可以在4個工作日內完成。審覈有固定模版,一般將測試所得數據填到報告裏面即可,最快可以在5~7個工作日內完成。”劉琳說。

需要做CE認證的企業類型各不相同,它們在此過程中所提供的材料,及帶來的測試及文書寫作工作也大相徑庭。“舉例而言,對製造業企業來說,它們需要提供不同類型的技術資料。此外,對於設備產生的廢棄物、操作環境和設備環境也要進行參考。”徐晨說。

劉琳則表示,CE認證測試內容的差異,是由不同項目內容決定的。尤其對於一些特殊項目而言,這一差異更爲明顯,“比如像熱能項目就需要做一些絕緣功功能、保護功能、耐壓測試,這可能在其他項目中並不常見。”

對於CE認證過程而言,一般做實驗的時間是固定的。如果客戶要報告時比較緊來那就要延長員工審覈工作時間。但所謂“忙中出錯”,如果工作時間一緊張,出錯的風險就將有所增加,CE認證工作又容不得一絲錯誤,相關企業如何應對挑戰?

“CE認證工作最容易出錯的方式是,一個項目由不同的人負責。”徐晨說,“這樣不但增加了人爲出錯率,也很有可能導致人員出具不同審覈意見,導致項目不通過。我們還是要遵從合規流程,由第一人先寫審覈報告,第二人複覈,再由第三人審批,最後由第四人出具最終結果。”

他進一步稱,具體來說,可能有些出口商沒有把做認證的時間算好,進而耽誤了產品出關。此外,在中歐,一些產品標準並不一致,但一些客戶仍以國內的標準來準備CE認證的材料。

劉琳則向第一財經記者舉了一個較爲典型的例子,在做CE認證過程中,出口商寄來的樣品是合規的,但在實際生產中可能出現偏差,質量就沒辦法完全保證。“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出口商已獲得了CE認證證書,但其出口訂單仍有可能受到影響。”她說。

(應受訪者要求,徐晨、劉琳爲化名)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