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寧夏日報

俯瞰李士村,美如畫。

“搬到養殖園區,我多養了十幾頭牛。”隆德縣鳳嶺鄉李士村村民李莉盤算着。李莉從多年前飼養兩三頭起步,到現在飼養肉牛30多頭,年純收入10多萬元,成爲村裏出了名的肉牛養殖能手。

牛雖養得好,但李莉始終爲擴大規模、牛糞污染而發愁。“我已和村上協調好了,趕在年底就讓牛住進‘新家’。”就在李莉找地方建牛棚時,村裏的養殖園區建成了。今年10月,李士村爭取項目實施肉牛養殖“出戶入園”工程,建成百頭肉牛養殖園區,幫助想擴大養殖規模的農戶發展產業,一併解決牛糞污染問題。

“全村肉牛存欄量820多頭,但標準化、規模化程度相對較低。”李士村黨支部書記齊永新結合村土地多、人口少的特點,成立村集體養牛專業合作社,修建標準化養殖園區。

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李士村發掘傳統釀醋、榨油、刺繡、石磨麪粉等老手藝,依託傳統工藝、民俗文化、鄉土人才,發展手工食醋、土方胡麻油、石磨雜糧粉、蕎皮枕頭加工等特色產業,恢復傳統農村釀醋、榨油工藝流程。

“土方醋傳統釀造技藝,擁有家族代代相傳的祕訣。”齊永新說,釀醋選材本地出產的五穀,以小茴香、沙棘、花椒葉、地椒爲佐料,以黃酒、酵面等引發和繁殖酵母菌,經過七道工藝製成口味獨特的五穀香醋。

李士村建成傳統手工醋坊、油坊、石磨坊、超市、蕎皮枕頭作坊和農機服務中心6個經營實體,探索建立利農聯農機制,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544萬元,戶均增收200元至1600元。

李士村抓住美麗鄉村建設機遇,對全村土院落和土坯房進行全面改造,一排排紅磚青瓦的住房建了起來,水泥路、自來水、污水管道通到家家戶戶,還用上了庭院燈、熱水器、水暖電炕、抽水馬桶,配套了健身器材。

環境改變了,生活改善了,老百姓的觀念也隨之轉變。李士村推行鄉村文明實踐積分卡,建成“愛心超市”,村民通過參與環境保潔、公益事業、護林防火等集體活動獲得積分,到愛心超市兌換日常生活用品。

同時,建起了紅色講堂、移風易俗講堂和道德評議會,讓孝老愛親、互幫互助“新風尚”深入人心。興辦休閒民宿,開發研學旅遊功能,結合朱莊河流域水系建成的醋文化公園,吸引遊客觀光旅遊,體驗鄉村魅力。

如今的李士村,農家院落整潔亮麗,旅遊、養殖、種植、勞務、特色加工多元發展,處處彰顯着新時代農村喜人變化。(記者 剡文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