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

12月9日14時35分,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黃海海域使用捷龍三號遙一運載火箭,採用“一箭十四星”方式,成功將吉林一號高分03D47-50星、東坡08-10星等14 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國商業航天“國家隊”的新成員——捷龍三號的首飛任務有哪些看點?記者採訪了火箭抓總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有關專家。

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供圖 郭厚澤攝

國內固體運載火箭包絡空間最大的整流罩

對於商業運載火箭而言,在整流罩“安全、舒適”的前提下,還要擁有儘可能大的包絡空間,才能提高有效載荷的適應性,搭載更多的“乘客”,進而提高發射任務的適應性和使用效率。

雖然捷龍三號火箭的整流罩借鑑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成熟產品和技術,但在具體研製過程中對整流罩的分離方案、能源配置、具體結構都進行了重新設計。

同時,而且爲了適應從三級箭體2.0米直徑向3.35米直徑的過渡變化,重新設計了整流罩的倒錐段,以期獲得更好的氣動特性。

這一系列變化都給具體的生產、試驗帶來諸多的挑戰,需要一絲不苟地甄別處理,最終,順利完成了“一箭十四星”的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首次實現我國運載火箭海上熱發射

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海上熱發射技術從無到有,填補了一個個空白。

這項技術是世界性的難題,實現起來面臨多重挑戰:由於面臨複雜海況,故而存在火箭在起豎過程中出現偏載、火箭在垂直待發階段出現傾覆、火箭在飛行初期姿態不易控制等情況。

研製團隊花費半年時間參考了國外的海上發射技術,論證了多個總體技術方案,進行了大量的仿真計算。

他們創新採用多物理場耦合仿真技術、縮比試驗技術和其他大量創新方法,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實現火箭在發射平臺內的可控飛行,更從發射平臺兼容性、半實物系統仿真方法等維度開展工作。

過程中檢查了核心產品中的200多種金屬原材料、3000多種電子元器件、15000多條關鍵承載焊縫、4萬多枚螺栓緊固件等,累計編寫了數千頁的各類分析報告。

最終,成功完成了中國固體運載火箭從冷發射到熱發射的跨越。

國內航天領域動力電壓最高、功率級別最大的機電伺服系統

伺服系統負責火箭飛行全過程的姿態穩定和方向調整,可以理解爲——“開”火箭的“司機”。

傳統伺服系統多爲電液伺服系統,主要靠液壓驅動來執行動作,穩定可靠,但生產週期較長,後期維護也較爲複雜。而機電伺服系統可直接將“電能”轉化爲“機械能”,生產週期縮短一半,對市場需求的響應速度大幅提升。憑藉先天“基因”優勢,機電伺服系統逐漸成爲航天發射領域的“新寵”。

爲了匹配捷龍三號火箭快速履約的特點,研製團隊將機電伺服系統全覆蓋式的應用在火箭的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和滾控伺服系統,其中30kW產品爲我國航天領域功率等級最高的機電伺服產品,工作電壓400V爲目前國際航天領域機電伺服應用的最高電壓體系,其綜合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供圖 郭厚澤攝

首次實現筆記本“一鍵式”發射

沒有複雜的測發設備,只見一臺筆記本電腦、一個鼠標。隨着發射口令下達,鼠標輕輕一點,捷龍三號火箭便從海上衝天而起。

實現“一鍵式發射”要歸功於研製團隊打造的一體化測髮指揮系統。

據介紹,捷龍三號火箭地面測發系統採用一體化設計,前端發射船部署發射控制艙,後端保障船部署一體化指揮控制艙,兩艙之間採用無線通信方式,完成對火箭的測試發射控制。

研製團隊用5檯筆記本電腦,就完成了火箭從測試到發射的所有環節的控制,包括流程的控制、數據的顯示、判斷和監控以及對故障的實時診斷。

呈現出來的越簡單,背後的工作越複雜。在軟件流程設計時,研製團隊考慮了各種工況和工作模式,將希望實現的目標集成到軟件中,使其具備自主判斷和自主決策的能力。每出現一種新情況,研製團隊都要考慮軟件是否能適應新變化。

在一輪輪修改、測試和調試中,一行行代碼、一個個指令讓軟件日趨完善,最終實現了火箭“一鍵式發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