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9日,全球首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正式交付首家用户东航,并实现调机航班号为MU919的上海浦东——虹桥两场间“首秀”飞行,此举标志着大飞机事业发展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正式迈出民航商业运营的关键“第一步”。

此次C919大型客机顺利交付的背后,可看到上海海关不断创新监管模式的努力。

洋山特殊综保区是全国168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一个特殊综保区,是我国目前开放程度最高、改革力度最大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今年年初,封关运作的洋山特殊综保区(二期),包括芦潮港区域南港区块,以及浦东机场南部区域,封关面积达8.09平方公里。其中,浦东机场南部区域,围绕中国大飞机服务总装,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上海飞机制造公司已进入围网内。

上海飞机制造公司目前在上海设有宝山大场和浦东两个生产基地。其中大场基地负责零部件加工、特殊工艺和金属处理工序等,浦东基地主要承担arj21新支线飞机、c919大型客机和cr929宽体客机的总装集成。

这两大基地,分别位于洋山特殊综保区围网以外和以内,这种“一司两地”格局,对海关监管提出个性化需求。

上海飞机制造公司的两个生产基地之间,货物流转频繁,财务方面也无法分开管理,围网内外不同的政策如何实现一体化监管,这是极大挑战。

在无任何先例和经验可循情况下,上海海关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上飞公司协作,并获得海关总署支持,通过信息系统一体化管理等方法,实现了对该企业两个基地的一体化监管。

“一司两地”一体化监管模式落地实施,实现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外两个基地生产加工与物流仓储的一体化运营和自由流转,满足企业两个基地一体化监管和运作的需求,这也成为临港新片区海关监管模式创新的典型范例。

大飞机企业入区运作后,上海海关完善“24小时预约通关+绿色通道”机制,以保障相关试飞物资及时验放,帮助C919顺利完成取证试飞、ARJ21飞机通关。

同时,上海海关通过汇总征税、保证保险等税款担保模式,设立重点生产设备和原料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叠加“区港联动”“水水联运”等创新举措,实现了供应链在境内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高效流转;建设专门信息化系统模块,实现浦东、大场基地货物便捷流转。

此外,上海海关还运用AR、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大场基地远程验核+试飞雷达采集全流程轨迹记录+拖机道射频识别(RFID)感应式自动验放”,提升整机及航材监管服务能级。

今年8月,临港新片区揭牌三周年,上海海关又推出支持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若干措施,进一步推动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发展。

若干措施提出,发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对接洋山港、南港、浦东机场空港等口岸的区位优势,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为智能汽车、大飞机、集成电路等产业进出口货物提供通关便利;建立大飞机试飞“绿色通道”,保障国产大飞机组装、试飞和交付,不断完善监管模式以适应产业发展的新需求。

在“一司两地”监管模式下,不仅上飞公司得以更好地利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政策,更多的大飞机产业上下游企业也纷至沓来。

据了解,目前,中复神鹰等产业链配套企业签约落户,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机场南侧片区大飞机产业上下游企业已呈现集聚发展、规模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