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倪雨晴 深圳報道

12月9日,華爲與OPPO宣佈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了包括5G標準在內的蜂窩通信標準基本專利。

華爲法務部副總裁、重大項目部部長沈弘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採訪時表示:“過去一年中,我們在智能手機、智能車、網絡、IoT等領域新達成了近20個許可協議,包括三星、OPPO、NORDIC等。在華爲和一些國內廠商簽訂許可協議中,OPPO是其中規模最大、自有專利最多的一個。”   

衆所周知,華爲是無線標準的主要貢獻者,5G領域更是位於國際第一梯隊,硬核的專利是華爲的核心護城河,而OPPO也在無線標準上重度投入、提前佈局。從4G追趕到5G齊頭並進的時代,全球通信專利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5G領軍者之間的競合關係愈發凸顯,中國企業進一步走向全球,也更有實力直面專利博弈。

同時,國內的知識產權體系日臻完善,2022年以來國內各省市也紛紛制定強化知識產權的相關方案。保護創新的共識既有利於產業穩健發展、也能助力企業提升商業價值。沈弘飛說道:“我們認爲和OPPO簽訂協議也標誌着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走向成熟,已經在國內的創新技術市場發揮了重要的調節作用。”

華爲牽手OPPO、三星

對於手機廠商而言,每年的通信專利費價格不菲,在5G手機滲透率提升後,5G標準必要專利(SEP)許可成爲關鍵話題。標準必要專利是指爲實施某一技術標準而必須使用的專利,而標準必要專利的許可需要遵循FRAND原則,即公平、合理和非歧視。

此次華爲和OPPO達成的交叉許可協議,就主要圍繞標準必要專利。沈弘飛介紹道,協議對雙方5G等標準必要專利技術及相關產品做出了包括專利許可的一攬子安排,OPPO付費獲得了華爲先進的5G技術的許可,同時華爲也獲得了OPPO的無線標準技術相關專利許可。

“很多中國公司都在參加全球主流的專利池,通常大型廠商既是權利人也是使用人,所以大型廠商之間的許可通常是交叉許可,”沈弘飛進一步闡釋,“在交叉許可協議中,每一方都獲得另一方的專利許可,最終由哪一方向另一方淨支付許可費,取決於雙方的專利價值和市場情況。”

2021年,華爲首次公佈5G專利費率,對單臺手機專利許可費的上限爲2.5美元,具體的費率則需要根據對象公司進行商談。相比高通愛立信諾基亞等公司,華爲最高2.5美元/部在價格上並不高。

今年6月,華爲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曾表示:“過去五年,已有超過20億臺智能手機獲得了華爲4G/5G專利許可。目前每年還有約800萬輛網聯車獲得華爲4G/5G專利許可。”

據沈弘飛透露:“預計今年有3.5億臺5G手機獲得華爲許可,其中包含了OPPO協議和三星協議覆蓋的產品。華爲一直積極與全球主要廠商進行許可協商,大多數廠商都表達了付費的意願,但具體條件還在協商當中。”

在他看來,企業間相互認可知識產權價值,可以促進高價值標準技術研究“投入——回報——再投入”的創新正循環,提升產業的可持續創新能力。

此前華爲曾表示,2019~2021三年的知識產權收入約在12~13億美金之間。這一部分營收並非華爲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華爲一直強調,保護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必由之路。

近十年間,中國企業也在知識產權領域不斷蛻變、質變。從通信界來看,華爲、中興、OPPO等企業在名列前茅。

根據IPlytics在6月發佈的5G技術專利競賽報告,2015年以來,截至2022年4月30日,華爲每年在歐洲專利局(EPO)或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申請的專利數量最多,OPPO排在第八名。

前十名中還包括高通、三星、LG、諾基亞、愛立信、中興通訊、夏普和NTT DOCOMO。而排名前十的專利權人擁有的專利數佔所有已申報和授權的5G專利家族的84%。

專利本質上是法律,或者說是法律的一種變身,專利費用收取、專利交叉授權、乃至專利戰,在商場上都很常見。如今,國內企業向全球收取高科技專利費,是技術實力和標準話語權的體現。

5G通信專利的競合

與此同時,隨着5G標準的成熟和商用,通信專利也面臨着新一輪的市場重塑。

一方面在手機領域,隨着4G向5G切換,5G專利費的博弈此起彼伏。比如,在2021年7月,4G專利合同到期後不久,諾基亞對OPPO發起了全球範圍內的訴訟,並且在德國、印度、印尼等地對vivo也提起訴訟。

據悉,該許可到期前,諾基亞與OPPO試圖協商延長許可期限並將許可範圍擴大至5G專利。OPPO認爲,對方設定的專利費用遠高於4G時與OPPO簽訂的協議標準,這並不合理。

隨着國內企業技術精進,專利強化,其在國際戰場的交鋒中也更有底氣。根據OPPO公開的數據,截至2022年9月30日,OPPO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83000件,全球授權數量超過4200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數量超過75000件,佔比爲90%。此前,OPPO已與高通、愛立信、夏普等公司達成專利交叉許可授權。

另一方面,通信技術也在影響汽車產業。“汽車行業的知識產權規則在近年發生了改變,相比於4G主要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連接,5G實現了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的聯接,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沈弘飛表示,“汽車廠商逐漸認可了ICT專利技術的價值,並願意爲此合理付費。到今年年底,預計近10家全球主要的智能汽車生產商獲得華爲的相關專利許可,獲得華爲許可的網聯車超過1500萬臺。”

華爲作爲5G產業的核心廠商,已經進行了長期的研發投入。華爲近十年研發費用8450億元人民幣,2022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爲1100億元人民幣,超過去年同期。截至2021年年底,華爲在全球累計申請量超過20萬件,累計授權量超過11萬件,PCT超過6萬件。

沈弘飛表示,以5G爲例,華爲是基於在2/3/4G的10餘年持續積累,並早在4G初期的2009年,華爲就投入500人的研究團隊開始5G標準的預研,“基於海量研發投入,華爲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包括5G、Wi-Fi和音視頻等在內的高價值專利包。現在華爲已經在預研6G、Wi-Fi7和AI Video Coding等下一代技術標準。” 

同時,他也指出:“華爲積極開展專利許可並將以許可收入反哺創新,合理收費是創新的結果而不是目的。創新者獲得回報,企業間相互認可知識產權的價值,有助於維護整個產業的創新環境。”

隨着華爲面向全球進行5G專利許可、以及OPPO等國產終端廠商擴大話語權,原有的通信專利競爭格局也在變化中。5G在不同場景商用後,通信產業鏈的巨頭們也進入了新一輪競合時代。

(作者:倪雨晴 編輯:林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