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新冠感染后需报备社区、统一在方舱医院或定点医院隔离病房收治,随着“新十条”落地,就医路径已完全改变。

12月9日,北京多位市民表示,社区通知今后核酸/抗原阳性均不必报备,自觉居家;记者也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获悉,对于有就医、转诊需求的人群,可以前往普通医院,基层医院也将给予相应帮助。

在疫情新形势下,包括社区医院、方舱医院、非定点医院在内的各类医疗资源,也将进行调整。

阳性不再报备社区,感染后可自行居家、就医

“居民朋友们:大家好!根据最新发布的‘京十条’规定,关于疫情政策有如下调整……阳性病例或同住人如果出现急症、重症请及时拨打120,或自驾前往医疗机构闭环就诊,不乘公共交通工具,无需向社区报备。”

今日,家住北京朝阳区国美家园第二社区的刘先生收到社区通知。记者从朝阳区、丰台区、东城区等多位市民处了解到,社区已发布类似通知,不再要求阳性感染者报备。

记者注意到,随着“新十条”、“京十条”落地,感染新冠后,普通人的就医路径已经发生变化。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优化就医流程、新冠肺炎分级诊疗、感染者居家治疗、重点人群健康服务等发布多个文件。相比既往所有感染者均统一送往方舱医院、定点医院隔离收治,新形势下,是否就医、去哪里就医,成为感染者的自行选择。

根据《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可参考该指南进行居家管理。

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发热患者就诊流程的通知》,对于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居民,无论是否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以及检测结果如何,如居民有就诊需求,均可自行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就诊尽量乘坐私家车、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点对点直达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并做好个人防护,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各地不得强制要求居民通过所在社区、街道联系或者通过120急救车转运,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阻拦其自主就诊。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介绍,奥密克戎感染者90%以上是无症状和轻型,无症状不需要治疗,轻微症状可对症处理。

对于年龄在65岁以上的,合并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的感染者,比如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以及一些免疫抑制的感染者,并且没有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要加强监测、密切关注。如果基础疾病相对稳定,但是出现了高热不退,体温持续在38.5℃以上,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胸闷气短等症状,应该及时到定点医院接受治疗。

如果上述基础疾病不稳定,如出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或者相关肿瘤疾病需要规律的放化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急性加重、需要急诊手术、晚期妊娠等建议去综合医院就诊。

所有医疗机构均要接诊阳性,设置核酸阴性区、阳性区

“以往大家觉得核酸阳性的都是到定点医院就诊,接下来我们所有的医疗机构,都要接诊核酸阳性患者。不允许因为核酸阳性不接诊。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做好这方面准备,完全出于医疗需要接诊。”今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无论是急诊、门诊还是住院区域,都要设置核酸阳性区和核酸阴性区。

在具体的流程上,二级以上医院对普通门诊的病人仍进行预检分诊,区分开阴性和阳性患者。非急诊患者可提前进行核酸检测,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就诊。核酸阳性则进入阳性诊疗区。记者近日从北京安贞医院了解到,该院对无核酸结果的患者,在相应诊区护士台提供抗原试剂,即来即检。

在急诊,不以核酸检测结果作为接诊先决条件。有阴性证明可直接提供医疗服务,无阴性证明进入缓冲区,不影响、不延误医疗急救服务,提供急救服务的同时,进行抗原或者核酸检测。

在发热门诊,由于患者绝大多数已经出现症状,对于抗原检测很敏感,要求尽快检测抗原,根据疾病的情况开具相应处方,患者可尽快返家,进行居家治疗。

由于住院患者是较脆弱人群,所有入院患者入院前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入院后根据情况来调整检测的频次,并且交叉选用抗原检测或者核酸检测。如医院有独立楼栋,可以作为收治核酸阳性患者的住院区;如果没有独立楼栋,要求在每一层楼或者每一个病房都要留出相应的房间收治核酸阳性患者。其中,65岁以上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特别是没有完成全程免疫接种的人群,为住院关注的高风险人群,一旦发现核酸阳性,应加大病情观察的频次,并且转入到独立的隔离病房中。

居家后有转诊需求的,社区发挥作用

对于居家隔离期间,有就医转诊需求的,社区将发挥作用。

根据《关于印发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失能老人或高龄行动不便感染者,经县(市、区)卫生健康部门确定的专家团队或上级医院评估后决定收治方式,经评估后不适宜居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协助转诊。重点人群感染者和有紧急医疗需求的人群,社区(村)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转诊,有紧急医疗需求的也可通过急诊就诊。

《以医联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中则提到,以地级市、县为单位,按照分区包片原则,规划覆盖辖区内所有常住人口的若干网格,每个网格内组建1个医联体(包括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或依托现有医联体将辖区内所有居民纳入管理。科学统筹亚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和医联体之间的空间布局,明确高水平三级医院作为医联体外部协作医院,建立对应转诊关系,畅通双向转诊机制,实现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的基层首诊、有序转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级管理及转诊分为四种情况。

对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隔离或居家自我照护,必要时给予口服药治疗,密切监测其健康状况。高龄行动不便的,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原则居家或在养老机构就地治疗,医务人员提供上门服务,不转出集中救治。

普通型病例、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心脏病、肿瘤等)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转诊至医联体对应的亚定点医院治疗。

以新冠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转诊至医联体对应的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危重型病例收治于ICU病房,重型病例收治于亚ICU病房,需要血液透析的病例收治于普通病房。

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础疾病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亚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转诊至医联体牵头医院治疗,牵头医院不是三级综合医院或能力不满足患者救治需要的,转诊至与医联体建立协作关系的三级医院。

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

ICU、方舱、社区医院……医疗资源重新调整

记者注意到,随着新的就医模式建立,相应的医疗资源也将调整。

首先是基层将承担更多防控任务,也将在硬件软件上进一步充实力量。焦雅辉今日提到,发热患者可尽量选择到有条件的基层社区中心解决开药问题。而据新要求,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均要设置发热诊室(门诊),发热诊室要有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人员,完善消毒、检查检验、应急抢救等相应设备和药品配置,具备预检、分诊、筛查功能。在人力资源方面,要吸引医疗机构已退休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医联体内二级以上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派出呼吸、感染、中医等相关专业医师和院感管理人员,驻点出诊、指导。且各地要对照第九版诊疗方案,按照服务人口的15%-20%配齐配足中药和抗原检测试剂盒。

作为此前用于收纳无症状及轻症感染者、防止病毒扩散的方舱医院,将承担更多治疗作用。焦雅辉称,要以地市为单位,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把方舱医院升级改造成亚定点医院。所谓亚定点医院,就是在方舱医院的基础上,使其具备一定的治疗功能,要按照其床位10%的比例来改造监护床位。

定点医院的准备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省会城市,以及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的中心城市的定点医院,对其要求更高一些,除了要准备好重症床位资源以外,还要提高其综合诊疗能力,包括要设置血液透析中心、分娩室、儿科等,另外,要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以提升定点医院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在备受关注的重症资源方面,则要求各地要把二级医院重症监护科和重症监护病房按照标准进行改造,作为三级医院重症资源的重要补充;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4%的比例;各专科ICU要按照综合ICU的标准来进行扩容改造和建设。此外,按照床位总数4%的比例改造可转换ICU床位,需要的时候,可以在24小时内迅速转换成重症ICU的资源,保证综合ICU和可转换ICU能够达到医院床位总数的8%。在人员方面,除综合ICU的医护力量以外,要求对其他专科ICU的医务人员,重点是内科、急诊科、儿科等相关专业医务人员进行综合ICU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和培训。

“按照我们现在床医比和床护比,再额外扩充20%到30%的医疗力量作为重症力量的补充。所有这些扩容和改造工作,我们要求各地务必在12月底之前完成。”焦雅辉称。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