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記者 陳子帥】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國外賣配送平臺DoorDash加入愈演愈烈的美國科技企業裁員潮。據DoorDash首席執行官徐迅致員工信的內容,DoorDash將裁員約1250人,約佔員工總數的6%。12月6日,雅虎財經又報道稱,美國消費者對高企的食品價格和高昂的配送費感到越來越失望,那些減少使用DoorDash送餐服務的人每月平均可節省30美元。作爲美國“外賣帝國”的掌舵人,聚光燈下起家的徐迅能否帶領公司走出迷霧,已然成爲業內關注的焦點。

創業靈感來自在餐廳洗碗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徐迅1985年出生於中國南京,4歲時隨父母移民至美國。初到美國時,徐迅一家生活窘迫,徐迅的父親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攻讀研究生,徐迅母親在當地餐館打工。徐迅在2017年回憶這段歲月時說,家裏十分拮据,甚至“連去麥當勞都是一種奢侈”。母親爲賺取從醫執照的培訓費,每日堅持打3份工。徐迅曾說:“DoorDash的存在,就是爲讓那些像我媽媽一樣懷揣夢想來到這裏的人能夠自力更生。爲弱者而戰是我使命的一部分。”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童年的經歷讓徐迅保持節儉作風,他的一位員工透露,徐迅一直不捨得換掉他的2001款本田雅閣汽車,直到汽車報廢。

母親在餐館打工時,年幼的徐迅也在那裏幫忙,徐迅後來稱,正是這段洗碗經歷給予他創辦DoorDash的靈感。

徐迅表示,儘管生活拮据,但父母總是“把教育放在第一位”,支持他攻讀伯克利的工業工程本科學位以及斯坦福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正是在斯坦福商學院讀研期間,徐迅結識3位同窗,並與他們在2012年聯合創辦DoorDash。

“這是一家‘領導有方’的公司”

徐迅和幾位合夥人,都曾在硅谷闖蕩過。2012年,4位合夥人在斯坦福的一次課堂項目中結識。在經過對校園周邊餐館的調研後,他們設計出一家網站,爲當地8家餐館提供送餐服務。據徐迅介紹,網站上線後不到45分鐘,他們就收到第一份訂單。徐迅向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透露,最初的幾百份訂單都是由他們4人輪流配送。

2013年,徐迅幾人將公司正式更名爲DoorDash,並開始僱傭配送員,他們把配送員稱作“Dashers”。發展至第二年,DoorDash已經獲得近2000萬美元的風投。至2020年末,DoorDash的用戶數量超過1800萬,配送員數量超100萬。

《福布斯》雜誌此前分析稱,DoorDash之所以能在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是因爲這是一家“領導有方”的公司,徐迅以身體力行培育公司“爲客戶提供卓越服務”的文化。按照徐迅的要求,公司每天都要進步1%。此外,徐迅還要求他和其他高管每個月都要花一天時間與客戶保持直接聯繫,其中包括要親自參與配送工作。據《金融時報》報道,DoorDash 2013年首批僱傭的職員安德魯·穆迪表示,徐迅的領導風格近乎“冷酷無情”。“無情並不意味着不尊重他人,而是他對員工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消費生變,危機浮現

疫情的出現讓徐迅的事業直上青雲,DoorDash的外賣業務取得爆發性增長。2020年,徐迅帶領DoorDash在美上市。同年,他還入選《財富》雜誌全球40位40歲以下最具影響力年輕人之列。然而,如今隨着疫情形勢趨緩,以DoorDash爲代表的外賣平臺公司市值嚴重縮水。彭博社在今年6月指出,疫情最初暴發時,美國民衆轉向網上訂餐,這也催生“外賣大亨”的出現,DoorDash的幾位聯合創始人都因此積累鉅額財富。“但這些財富現在看起來像是海市蜃樓,因爲人們又開始返回餐廳就餐。”彭博社犀利地點評道:“並非所有快速致富的億萬富翁都能守住自己的財富。”

外媒報道,DoorDash的收入來自兩部分,一部分是向用戶收取的配送費,另一部分是向餐廳收取的佣金。DoorDash僱傭的Dashers都是臨時工,他們能夠從配送訂單中獲得佣金,並且偶爾還能收到客人的小費。

不過,DoorDash曾因“霸佔”配送員小費一事遭到顧客大量投訴與媒體指責。經過媒體曝光後,徐迅於2019年7月宣佈取消該小費模式。但《金融時報》指出,雖然小費事件已過去,但與之相關的薪酬和福利問題卻不那麼容易解決。“隨着零工經濟受到新的監管,DoorDash的商業模式面臨着巨大風險。”與此同時,通貨膨脹正在讓美國人減少外賣開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