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瞻仰一次革命纪念碑,参观一次展览,观看一场专题片,朗读一段党章,参加一场宣讲活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

大埔围村:红色文化点亮“最美乡村”

本报实习记者 王添艺

大埔围村革命烈士纪念碑

重温入党誓词

增江街党工委供图

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增江街道东部,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小村落,承担着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功能。其以“6+X”为主要特色的红色文旅活动,深度挖掘整合红色资源,打造出集具象化、情景式、体验式于一体的“沉浸式”红色学堂,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招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在推进红色资源融入乡村文旅产业优化升级方面成果显著。这里,就是大埔围村。

“保家卫国功昭日月,抗日锄奸气贯长虹”,这是大埔围村革命烈士纪念碑两旁铭刻的一副对联。1943年6月至1945年8月,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宝安大队副大队长阮海天的带领下,大埔围村的村民与侵略者斗智斗勇,搜集情报、储备军需、游击抗争、保护家园,用智慧和鲜血开辟了增博边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后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根据地之一,谱写出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唤醒红色记忆,汲取历史智慧,激发村庄建设的内生活力。据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3年起,大埔围村便坚持以红色旅游为抓手,以“红”带富、以“红”构美,优化统筹、稳步落实,不断深入挖掘、整合红色资源,推动该村由“角落村”向“最红最美大埔围美丽乡村”转变。

在大埔围村革命烈士纪念碑广场前,胸前飘扬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大埔围村抗战历史纪念馆内,进行课外实践的大学生们在讲解员的介绍下重温“增城抗日战争大事记”“增城敌后抗战前进基石”“创建四联乡抗日民主政府”“创建和捍卫抗日战争根据地的重要战斗”等光辉历史;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讲堂上,听课的党员在与历史事件、革命人物的对话中,不断进行触及思想、深入灵魂的反思与感悟;红色漫画工作室内,村民叶水长正向游客介绍自己耗时一年创作的连环画《战史栉风血染成》,这是增城地区首部正式出版的抗日纪实连环画,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伴手礼”……不断完善的红色文化设施为大埔围村搭建了更加丰富的平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学习教育中的作用,营造集参观、学习、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红色研学环境,形成多面多维的红色文化传承聚合阵地。

除了硬件过关,大埔围村在提升红色旅游软实力方面同样下足功夫。其中最为亮眼的当属“6+X”红色系列活动。“来到大埔围村一定要打卡体验6个红色文化活动,即瞻仰一次革命纪念碑,参观一次展览,观看一场专题片,朗读一段党章,参加一场宣讲活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另外,还可以结合个性需求定制特色环节,比如红色文化展演、红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演讲比赛等,也就是这里的‘X’。”大埔围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解员周月琴介绍。

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大埔围村还成立了一支专业志愿讲师队伍,组织所在辖区党校、高校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志愿者担任讲师,每月定期组织专题宣讲。与此同时,每逢清明节、建军节等节日,大埔围村都会组织开展祭奠革命烈士的活动。这样的“固定节目”也为大埔围村的红色旅游培养了一批“粉丝”,每当有专题活动开展,游客便组团来村“打卡”,逐步打响“红色学堂”特色品牌,加快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推动党史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展现出红色文化在推动乡村发展中的生机与活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