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范文清    

每经评论员 范文清

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已成为推动车市增长的“主引擎”。中汽协预测,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670万辆,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5%。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当前汽车产业的比拼已经进入智能化下半场。在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的关键时刻,我国汽车产业如何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已成为行业内关注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与电动化相比,汽车智能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正在推动汽车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力电子产品、互联网产品和电子信息高技术产品。正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所说,“未来汽车对传统汽车的颠覆性将使50%以上的传统零部件体系面临重构。”

而在当前汽车产业供应链和价值链加速重构的过程中,我国在芯片等环节依然面临“卡脖子”的问题。公开数据显示,自2020年汽车芯片短缺以来,全球汽车减产总量超过1500万辆,中国市场减产超200万辆。但汽车芯片目前国内供给度不到10%,即每一辆汽车90%以上的芯片都是进口或在外资的本土公司手中。

此外,我国在汽车芯片链条上还存在技术短板,在车规级芯片的测试和认证方面几乎还是空白。这些都是迈过芯片这道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除了芯片,智能汽车所需的汽车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也进入攻坚阶段。但是我国现有的数据质量还不足以支撑L4级自动驾驶落地,国内汽车产业整体上对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的重视程度和投入还远远不够。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与汽车相关的基础操作系统主要被国外垄断,QNX、安卓Android和Linux系统是当前我国市面上车型底层操作系统的主流选择。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曾指出,一旦未来形成全世界的智能汽车都采用一个开源、开放、全免费的操作系统,那么又将上演手机操作系统赢者通吃的局面。

面对诸多挑战,我国智能汽车发展如何迎难而上,走在世界前列?笔者认为,当务之急相关部门需要针对智能汽车做好顶层设计。

首先,国家有关部门应形成智能汽车引领科技潮流的战略共识,在政府的主导下,制定智能汽车科技及创新方向,推进解决相关领域关键技术的空心化问题,大力发展产业前瞻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和跨行业融合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推动打造完整的智能汽车自主技术链和产业链。

其次,智能汽车产业跨行业、跨领域属性突出,主管部门较多,因此需要由相关部门牵头,集聚国内各相关行业的创新资源建立国家智能汽车创新中心等行业组织或机构,加强部门合作和领域协同,构建“技术、资本和产业”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三,智能汽车作为深度融合各领域的新兴事物,产业链体系较为庞大,其发展需要统一的标准架构和适应的法律法规。所以相关部门一方面需积极开展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对智能汽车各关键领域制定统一标准;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适用于智能汽车道路交通规范的制定与修订工作,构建符合国情的智能汽车法律体系。

总之,当前中国智能汽车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商业化前期阶段,只有做好顶层设计,集聚各方优势力量,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智能汽车发展产业链和生态圈,才能加快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汽车强国目标的早日实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