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勞動午報

面對新冠病毒,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面臨什麼樣的風險?高齡老人應該如何防護?北京安貞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史冬梅、北京胸科醫院呼吸科主任葉寰日前接受媒體採訪,就合併相關基礎病的老年人,尤其是高齡老年人的新冠防護要點給出了詳細建議。專家提示,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以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應積極接種新冠疫苗,以加強防護。

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新冠重症比例更高

史冬梅表示,在新冠面前,老年人是弱勢人羣,也是受新冠影響最大的人羣,重症比例比年輕人高很多,二次感染的風險也比年輕人高許多,因此需要特別引起重視。史冬梅提醒居家觀察的老年人和家屬,發病過程有發熱、全身肌肉和咽部疼痛,後期出現咳嗽、咳痰等情況都是疾病的過程,但是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人有時反應並不強烈,出現低熱且體溫很快恢復正常。對於發熱、肌肉痠痛、咳嗽等症狀,可積極退熱、適當增加飲水,使用止咳祛痰藥物等。

史冬梅建議,要注意老年人的血壓、心跳情況,注意他們是否有憋氣等缺氧症狀。家裏可自備指氧儀和血壓計,也可自備家庭製氧機,對於輕度缺氧的老年病人可在家中進行吸氧治療;如果指氧呈不斷下降趨勢,甚至降到90%以下,或者不適感加重,須去醫院進一步診治。

葉寰表示,高齡患者的免疫機能下降,一旦發生肺炎感染難以控制。同時,高齡患者的組織修復能力下降,細胞衰老缺乏充足的物質補充,肺炎不容易好。而且高齡患者神經肌肉衰老,導致咳嗽、吞嚥困難,呼吸道保護能力下降,致使排痰功能出現障礙,更容易發生誤吸,加重肺部感染。

出現下列情況應當及時就醫

葉寰介紹,現在臨牀中發現並不是核酸轉陰病就好了,有一些病人在發病十幾天以後依然會出現肺炎,甚至是重症肺炎。出現肺炎一般有前期預兆,比方說大多數病人咳嗽三四天症狀就逐漸緩解,但有一些病人咳嗽越發劇烈,整宿咳嗽,甚至不能平躺,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更有一些患者出現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低於93%,甚至低於90%,這就存在發生肺炎風險,甚至導致肺功能損傷。

有些病人的呼吸道症狀不是很明顯,但是出現明顯的精神萎靡、乏力、體力下降、渾身痠痛,頭暈頭痛等臨牀症狀,再結合有基礎疾病、超高齡的情況就屬於高風險人羣,應該及時就醫,進行肺部CT的檢查,明確是否有重症肺炎發生的可能性。

大多數新冠肺炎患者都是普通型,這一類肺炎基本是可以自限痊癒的。一般來說,整個肺炎應該在一個月之內得到明顯吸收,臨牀症狀應該在兩三週內緩解。

心腦血管及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穩定期鼓勵儘早接種疫苗

“除非急性發作期,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只要病情穩定都鼓勵接種並全程接種疫苗。”史冬梅說,此外,患有瓣膜疾病,做過冠心病支架術或搭橋術後,以及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射頻消融術、起搏器術後,甚至是腦血管支架、外周血管支架術後無併發症及無心衰發作的患者進入穩定服藥階段也可以接種新冠疫苗。

接種前,跟社區醫生如實告知目前的身體狀況,接種後要關注心血管疾病相關症狀(如心絞痛、胸悶氣短等),以及相關指標(如血壓、心率等)變化,一旦有明顯不適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葉寰介紹,患有慢性呼吸道系統疾病,包括有老慢支、哮喘、肺結節的老年人也應該早期進行疫苗接種,預防感染。但是當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急性發作時,還有正在發生肺炎的人羣,要等疾病處於穩定期時才能接種。絕大多數吸入性疫苗從國內接種情況來看非常安全,很少有不良反應發生。

葉寰同時表示,正在進行放化療或者做靶向治療的肺癌患者,還有肺結核患者,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不能接種新冠疫苗。“這類病人身體較弱,屬於新冠重症感染的高風險人羣,應該考慮提前接種,預防重症感染髮生風險。”

多措並舉防範流感和新冠疊加風險

葉寰提出,冬季也是流感的高發期,老年人預防流感和新冠感染的有效辦法,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傳染源的控制,儘可能遠離流感、新冠病毒的攜帶者或感染者。二是切斷傳播途徑,戴口罩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切斷最重要的傳播途徑即飛沫傳播和氣溶膠傳播,會明顯降低新冠和流感病毒在人羣中的傳播。還要勤洗手,做好衛生消毒,定期開窗通風,減少呼吸道傳染病的病毒濃度。三是易感人羣的控制,人類對新冠普遍沒有太多抵抗力,所以要提高免疫力,適當補充營養、蛋白質,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呼吸系統的防寒能力等。另外,要接種疫苗,比如每年定期進行流感和新冠疫苗接種,提高易感人羣的保護力。

陽康後運動要循序漸進

葉寰表示,原來認爲新冠兩週內基本上就康復了,但是從現在臨牀情況看,很多病人即使核酸轉陰,還有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的臨牀症狀,比如乏力、咳嗽、呼吸困難,甚至有的病情還在進一步發展。所以核酸轉陰不能認爲就是真正的痊癒,需要循序漸進進行康復,不要做過於劇烈的運動,一切以身體感受爲主。如果陽康後精神狀態很好,體力充沛,就可以從事強度大一些的工作。一旦身體有緊急信號,比如說頭暈頭痛、肌痛、乏力、飲食不振、精神萎靡,一定要趕緊休息,甚至去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

史冬梅告訴記者,新冠感染後遺症是指從新冠感染康復後出現或持續數週至數月的一系列症狀,呼吸短促、咳嗽和胸膜炎性胸痛是新冠感染後遺症常見的症狀。常見的心血管方面後遺症包括疲勞、認知功能障礙、睡眠障礙和運動不耐受,幾乎涵蓋每個器官系統,胸痛、呼吸困難和心悸比較常見,也可能出現血壓升高、與活動不相關的心動過速或血氧飽和度下降。

史冬梅強調,新冠康復階段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運動康復。新冠轉陰後的第1周,目標是給身體恢復的時間,可以進行一些日常活動,比如做家務等;轉陰後的第2周,目標是逐步提高心率,但運動時的心率最好不要超過日常最高心率的70%,可以進行走路等輕度運動,每日時長不超過15分鐘;轉陰後的第3周,目標是提高運動頻次和時長,但運動時的心率不超過日常最高心率的80%,可以進行快走等適當的有氧運動,每日時長不超過45分鐘;轉陰後的第4周,目標是繼續增加運動強度,但運動時的心率還是不超過日常最高心率的80%,可以進行快跑等更激烈的運動,每日時長不超過60分鐘;轉陰後的第5周,可以迴歸正常的運動鍛鍊,依據自身的耐受程度進行。

□本報記者 任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