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

“1415个岗位,最终录用高校毕业生906人,缺口占比约36%。”这是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数十家科技企业,在2022年春季招聘期间遇到的尴尬局面。

按当地规划,浦口区是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该区共引进、培育30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然而,在毕业生规模突破千万大关的2022年,区内一些科技企业却出现“招聘难”。缺口岗位以工程师为主,集中在集成电路、高端交通装备和新材料产业领域。

“就业难”与“招聘难”并存,并非新现象。近年来,中国教育部门、高校与人力资源部门、用人单位,一直想破除这一“怪圈”,但二者矛盾却有加剧的趋势。

其原因在于,把解决矛盾的重点放在了就业环节的“供需见面”(注:中国高等学校与用人单位直接联系,通过协商安排毕业生工作的一种做法)、调整供需双方的期望上,却在人才培养“供需匹配”上缺乏突破。

如何破解“就业难”与“招聘难”问题?

当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就业环节。包括要求高校走访企业,获得更多需求订单;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利用直播平台,高校“直播带人”、企业“直播带岗”,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牵线搭桥”等。

但是,这最多能解决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见面问题,但如果双方不适合,还是会存在求职者找不到合适岗位,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的问题。

部分舆论认为,“就业难”与“招聘难”的主要责任在高校毕业生。如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太高,“有业不就”,因此教育高校毕业生要“先就业、再择业”;还有部分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就业节奏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不合拍。

然而,从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使用和发展看,“先就业、再择业”会导致新招聘员工不稳定,刚入职就想着“跳槽”。而少数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并不影响用人单位的整体招聘,反而还可以招到考虑成熟的人才。

在就业环节发力,对于解决“就业难”与“招聘难”问题,作用极为有限。

其根本矛盾是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存在“两张皮”问题。不能从“供需匹配”角度,推进高等教育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导致难以走出“怪圈”。

当前存在的考研“高考化”倾向,就反映出高校的办学定位出现偏差。很多本应举办职业教育的本科院校,不安于职业教育的定位,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却以升学为导向,甚至围绕考研开展本科教学,导致学生追逐提升学历,而对就业准备不足。

近年来,为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的“两张皮”问题,国内要求推进产教融合,在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材编写、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发挥产业、行业的作用。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并明确要求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

但具体落实推进产教融合,遭遇高校办学定位偏离,产业、行业积极性不够的现实问题。一心追求提高考研率的高校,专注对学生进行考研科目的教育,与考研无关的教育都被边缘化、弱化,随之也就没有意愿搞产教融合。

再者,在“学历社会”环境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才观教育,是要努力成为学术人才,因此,在选择技能职业时,学生的意愿和能力都是问题。

因此,破除就业难与招聘难“双难怪圈”,要在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引导所有高校安于自身办学定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发力。

这要求努力破除“学历社会”,构建“技能型社会”,引导高校和学生都重视能力而不再是追逐学历;同时要落实和扩大学校自主权,给高校自主办学空间,避免办学“千校一面”,培养满足不同产业、行业、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有个性、特长的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