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微信聊天窗口能不能打開抖音或者淘寶的鏈接,只是互聯網平臺實現互聯互通的第一步,但這一步走得很糾纏很複雜。1月11日,“微信切斷抖音外鏈”引發輿論關注,這不是第一次,恐怕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在事件因果探究中,微信給出的解答是“早有平臺規定,不能包含亂碼字符,正常鏈接都可以打開”。而網友的反饋,不同個體不同感受,即便同屬“競爭對手”,淘寶的境遇似乎比抖音好一點。

自2021年工信部等監管部門啓動互聯網平臺“拆牆行動”以來,微信、淘寶、字節紛紛表態,陸續在“外鏈開放”層面展開行動,從一對一聊天到羣聊場景,從普通外鏈到電商類外鏈,互聯互通之於用戶的便利清晰可見。2022年10月,甚至出現了“支付寶微信轉賬打通”的傳聞,儘管真相併非如此,當事企業的創新努力還是給出了進一步互通的信號。

外鏈開放-API(應用程序接口)開放-賬號數據(包含支付)開放,被認爲是互聯互通理想狀態“三步走”。理想狀態能不能實現,如何實現,何時實現?有遞進的三個層次,既有態度壓力,更延伸到技術和經濟壓力,尤其後兩者,需要長時間考驗,除了商業博弈,還有社會效益不同節點不同程度的考量。

僅僅商業博弈,動態且微妙。十年前,百度阿里、騰訊(BAT)針尖對麥芒。現如今,字節(抖音)被普遍認爲是騰訊(微信)最大競爭對手,阿里次之,百度甚至可以成爲騰訊、阿里的朋友。

相較輿論認知,現實狀況更爲複雜。比如,監管層要求互聯互通之前,被騰訊投資的快手知乎、小紅書等企業產品的外鏈也經常在微信的屏蔽之列。

所以,態度、技術的短期努力不容易解決根本性問題,只有在較長曆史時期,把企業之間的商業博弈、社會效益算到“整體經濟賬”中才有希望。

這樣的例子也有,1月10日,京東圖書與噹噹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噹噹官方旗艦店在京東全面上線運營,雙方會在貨品、供應鏈、營銷、服務等多個層面展開深度合作。

此次合作被稱爲互聯網領域的“活久見”,作爲十餘年老冤家,噹噹和京東曾經激烈對抗,雙方創始人一度親自上陣在社交平臺對罵。

有人說,這是噹噹的妥協,畢竟企業規模和市場地位與京東不對等。但對於當事企業而言,在沒有資本驅動的背景下,這樣的冤家聚首實屬不易,在謀求雙贏的目標下,業務層面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聯互通。

只靠市場論成敗太慢,在監管催動之下,業務高度對撞、實力旗鼓相當的騰訊與字節、騰訊與阿里能否提前實現高度互聯互通?過去一年,撬開外鏈開放的第一步後,大平臺確實在嘗試,充滿多維度想象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