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商报

作为国内最早生产LED的企业之一,国星光电(002449.SZ)在技术研发上收获颇丰。

1月10日晚间,国星光电发布公告显示,公司近日收到11项发明专利证书。2022年4月,公司还公告称收到9项发明专利证书。

一年间,国星光电获得了20项发明专利证书,而且均与公司主业密切相关。

当前,国星光电业绩面临诸多挑战,公司计划通过收购实现重组,从而改善财务状况。公司正在推进购买盐城东山60%股权事项,目前交易相关方尚未签署正式交易文件。

上半年新增申报国家级项目6项

国星光电2010年7月上市,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中高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及其应用产品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与销售LED器件及组件产品。

近几年,国星光电聚焦Mini&Micro LED超高清显示领域,加速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等前瞻领域赛道,狠抓核心技术攻坚,形成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1月10日晚间,国星光电发布公告显示,公司近日收到11项发明专利证书,其中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8项、美国发明专利证书3项,均为2022年获得授权。

国星光电介绍,上述取得的发明专利中,有6项涉及Mini/Micro LED技术领域专利,1项涉及第三代半导体技术领域专利。

涉及Mini/Micro LED技术领域的6项专利,其技术方案涉及封装胶工艺改善、线路板检测点设置、超高清显示模组结构设置、芯片精准转移等方面,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提高超高清显示产品的集成度,优化及简化线路结构设计,提升制程及封装良率,形成成熟的封装技术路线,确保显示效果的一致性,提高产品的质量。

国星光电表示,上述专利的取得彰显了公司在相关领域核心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对公司的工艺改进、产品创新、市场及品牌影响力提升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022年4月,国星光电还发布过一次取得发明专利证书公告,公司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9项发明专利证书,其中6项涉及Mini/Micro LED技术领域专利,3项涉及第三代半导体技术领域专利。

由此来看,国星光电公告获得的20项发明专利证书,均与公司主业密切相关。

半年报显示,国星光电2022年上半年新增专利申请35项,获得专利授权32项;新增申报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6项。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027项,其中,Mini/Micro领域申请国内外专利220项,获授权专利数量共714项。

三季报显示,国星光电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2亿元,同比增长14.19%。

欲借重组改善未来财务状况

国星光电1976年开始涉足LED封装,是国内最早生产LED的企业之一,是国内第一家以LED封装为主业首发上市的企业,国内最大的LED制造企业之一。

据Trend 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国星光电位居2021年全球LED厂商封装营收前十。

受市场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国星光电业绩并不算稳定。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国星光电营业收入分别为40.69亿元、32.63亿元和38.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08%、-19.80%和16.64%;净利润分别为4.08亿元、1.01亿元和2.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8%、-75.20%和100.28%。

2022年前三季度,国星光电营业收入达25.35亿元,同比下滑10.98%;净利润达1.10亿元,同比下滑38.02%。

半年报中,国星光电表示,2022年上半年,因国际形势和疫情等带来的挑战,行业发展受到一定冲击。

根据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LED显示屏应用端出货量同比下降幅度超过20%,配套LED显示产业链均受到一定程度波及。

在业绩下滑之际,国星光电计划通过收购实现重组。

2022年10月,国星光电公告称,公司拟通过现金方式购买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山精密”)全资子公司盐城东山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简称“盐城东山”)60%股权(最终持股比例以各方签署的具体股份转让协议约定为准)。公告显示,本次交易估值及定价尚未确定,预计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资料显示,盐城东山是一家专业从事LED显示器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丰富的行业技术储备和持续的研发能力,其LED显示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小间距高清显示屏等领域。

国星光电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整合行业优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协同效应,有利于公司聚焦核心主业,提高产能规模,提升市场份额,从而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力、盈利水平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交易完成后,将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2023年1月10日晚间,国星光电公告称,公司正积极组织各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标的资产的尽职调查以及审计、评估等工作,并就上述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同各相关方持续沟通协商,对交易方案进一步论证,交易相关方尚未签署正式交易文件。

 

相关文章